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极重度聋伴脑梗如何改善听力?

马**,男,76Y

听力下降30多年伴耳鸣,曾进行中耳鼓室成型手术,有糖尿病史,脑梗中风两次,否认遗传史。多次到不同的听力中心选配助听器,效果均不理想,后考虑植入耳蜗,被多家医院拒绝。12月19日首次来我中心咨询,建议除主观听力学检查外,应加做客观的听力学检查:声导抗,耳声发射,Click ABR,CAEP(长潜伏期诱发电位)等。


一、听力学检查:

一)纯音测听

左耳平均听阈75dB HL,为上升型听力损失。

右耳平均听阈96.7dB HL,为下降型听力损失。



二)宽频声导抗

双耳未见异常。



三)耳声发射(DPOAE)

双耳均未通过




四)ABR:Click ABR

双耳Click ABR阈值均为85dB nHL。



五)裸耳CAEP

1

2

500Hz CAEP

3

4

1000Hz CAEP

5

6

Click  CAEP

右耳高频CAEP以及500Hz CAEP的潜伏期在正常范围之外(50~80ms),左耳尚可。



六)言语识别率

声场双耳未助听(85dB HL):5%



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二、处理、干预

选择慢压缩、言语增强、移频助听器


声场评估:

左耳助听后声场评估平均听阈46.7dBHL;

右耳助听后声场评估平均听阈40dBHL。


助听后言语识别率:

双耳助听后(65dB HL):70%


该患者双耳常规验配言语识别率不高于10%,后按双耳融合的调试方案,言语识别率为70%,这也满足了患者日常交流需要。



三、讨论分析

该患者曾在多处听力中心验配助听器,佩戴后感觉头晕不适,而且清晰度不佳,同时,由于其存在三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多家医院咨询后因麻醉风险不建议植入人工耳蜗,只能尝试助听器验配,无奈由于多次验配效果较差,只能带着助听器靠写字交流。


该患者右耳存在高频耳蜗死区,左耳存在低频耳蜗死区,又有中枢问题,因此左耳放大以中高频为主,右耳放大以中低频为主。利用双耳融合作用,当低频声和高频声分别输入两耳时,言语识别得分增高,这是由于避免了左耳低频耳蜗死区的过度放大(低频)对高频的向上掩蔽作用,同时,开启移频功能,也使得4kHz处的补偿更好。


简单的说就是让患者右耳听中低频语言,左耳听中高频语言,利用我们听觉中枢高级功能把两个不完整的信号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信号,使得言语识别率显著提升,以达到可以正常交流的目的。

双耳融合(binaural fusi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听觉系统能有效地把作用于双耳的两个不同声源的声音信号融合成单一听觉表象的现象。在声场中收听立体声时可体验到;一般相类似的声音比较容易融合,但重要的是取决于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


单一的短声融合时间上限为5毫秒,而言语和音乐等复杂声音的融合时间可长达40毫秒。被融合声音的方位主要由到达某一耳的第一个声音决定,即在立体声听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优先效应。



常规助听器验配方案对于该患者均没有用,是因为两个耳朵单独听的时候都不具备较好的言语识别率,而通过双耳分别聆听低频和高频不同的信号,同时利用患者自身大脑的整合能力合成完整的信号,以此来提高言语识别能力,这也是该患者干预的特殊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对侧佩戴助听器——双模式聆听
听力图,您会看吗?
耳硬化症的诊断与听力学干预(附1例耳蜗型耳硬化)
先天外中耳畸形(耳廓-耳道-听骨链畸形),不接受骨导助听干预,该怎么办?
耳鸣的听力学诊断与助听器声治疗功能的应用
耳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