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行要持守“赤子之心”

各位师友上午好,今天和大家汇报一下近期的一点修行感悟,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阳明先生悟到的良知到底是什么样子?有没有办法用简单明了的大白话来描述清楚呢?

为了让没有体证到良知的心友有一个目标概念,让正在体证过程中的心友有一个印证,我就结合自己的体证感受做一个汇报。

先给一个定义:良知是天赋性能的源头和主体,它蕴含着我们生理、心理和道德实践的性能。


一、“不虑而知”的背后有大文章


“良知”概念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的关键词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

良知是本体,良能是发用,因用求其体,我们可以尝试回想一下,我们到底有哪些“觉知”不需要经验,哪些“性能”不需要后天学习呢?

不学而能不只先天而是自悟而得。


1. 是良知让我们具足了视听言动的生理性能


先说一说“视”的性能,人一出生,这个可以看见的性能就有了,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是眼睛让我们具备了可以看的性能,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即便是眼睛坏了的人,他还可以看见黑暗,他的“见性”还一直在,哪天眼睛毛病治愈了,又可以看见光明,只不过看见的内容有所增加而已。

同理可证,耳朵坏了的人仍然可以听见“无声”,鼻子坏了的人仍然可以闻到“无味”等等。

所以说,器官的背后有一个奇妙的,无形无相的东西,它通过我们的生理器官在展现自己的性能。

先生曰:“汝心之视,发窍于目;汝心之听,发窍于耳;汝心之言,发窍于口;汝心之动,发窍于四肢。若无汝心,便无耳、目、口、鼻、四肢。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

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

先生这一句最为关键,换成我们现代语言,就是:所谓你的心,就是那通过耳目口鼻身等器官,使你具足视听言动等生理性能的主体和源头、即“所以然”,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

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

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

许多经典让我们修行时要“复归于婴儿”,要持守“赤子之心”,于是我特别注意观察了一下我两岁的女儿

比如说吃饭,她会沉浸在一种专注和享受当中,所以动作会很迟缓,舀饭夹菜也不是很到位,往往会撒满桌面,并且经常是鼻子眉毛都沾满了饭粒。

只要我们大人不去干扰她,等她吃完放下碗,总能看到她满足惬意的笑容,提起衣角擦擦嘴,然后开心地跑开,投入到另一项“娱乐活动”中。

这个场景不正是一种“自性良知”的展现吗?没有掺杂任何人欲之私,没有对菜品选择的烦恼,没有对吃饭快慢的期待,甚至没有难搞卫生的顾忌

有的只是品尝食物性能的展现,有的只是眼、手、嘴的动作协调性能的展现,有的只是对当下自性的好奇与高度觉知,以及觉知下的宁静与安详。


2. 是良知让我们具足了对事物的分辨与思考性能


人一出生,这个可以分辨的性能就同时具有了,尽管婴儿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被分辨的那个具体事物。

这个分辨是全方位的,综合了耳目口鼻身等等生理性能,因为它来自于同一个源头—“良知”。

比如婴儿面对那个给他喂奶的人,眼中的形象,耳中的声音,鼻中的味道,被怀抱的感觉等等,共同构成了婴儿意识当中母亲的形象,他是可以与其他人分辨开来的。

看上去分辨的主体是婴儿,被分辨的是具体人,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可以分辨的性能,以及提供这个性能的“良知”。

看上去分辨的主体是婴儿,被分辨的是具体人,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可以分辨的性能,以及提供这个性能的“良知”。

再来说说我们的“思考性能”,所谓“思考性能”,就是我们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的能力,我们看看阳明先生如何看待这个性能。

先生说:“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

先生说:“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

良知仅仅只是提供给我们这个分辨和思考性能,而我们却从自己的观念和好恶出发(私意安排),把这种性能大加发挥。

举个例子:假如你回忆一下钱包放在哪了,考虑一下明天出差都要准备哪些用品,很显然,这样的思考是没有“自我意识”参与的,所思莫非天理,过程与结果明白简易。

假如你要是找不到钱包,你可能就会下意识地就怀疑某人偷走了,然后生起情绪,便会想当然地去责骂他,这便是“私意安排”,便会“纷纭劳扰”。

很多心学友人在这里产生了误解,以为做心学工夫就是要做到“一念不生”,以为这就是六祖所谓的“无念”,这便是圣境。

殊不知,“无”这个字是作动词用,是让妄念邪念“无”,而那个能够让妄念邪念“无”的,正是戒慎恐惧之念,而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先生曰:“戒惧亦是念。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便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己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今天先汇报到这里,感恩大家的陪伴和聆听.


贵州王旭东问:可以这样理解吗?我们各种欲念都是正常的,只是要用良知辨别真伪,不断去伪存真,就是事上磨。

潘鹰老师答:有产生各种欲念的性能,这个是正常的。同时我们也有“认清欲念之是非善恶的能力。


助教老师铉杰整理,并课后体悟:

良知具有“分辨”之能,但我们不可起“分别”心,更不可区别对待。《坛经》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即“无念”并非心学所取,我们需要时时以戒慎恐惧之心保持对当下的觉察。

以戒慎恐惧之心觉察当下,大抵也是接近良知的路径吧。


 

此为潘鹰专栏的第19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习录之良知本体 潘鹰
史部明儒学案[清] 黄宗羲卷十七 江右王门学案二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阳明心学】第三讲回顾上
王守仁之《传习录》(上)13
王阳明是怎么走向成功的?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一:心即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