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春期社会心理、认知以及社会性发展
本文由中山大学公共学院妇幼卫生系魏文佳、宋姗姗翻译,静进 审校

  青春期是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时期,以认知、社会心理和情绪的发展为特征。

  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指思维方式由儿童向成人的转变,主要包括3个方面。

  首先,青少年开始形成更高级的推理能力,包括发掘某种情形内在所有可能性的能力,进行假设性思考的能力(即与事实相反的情形)以及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

  其次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从只思考直接接触或熟悉的事物的具象思维者,转变为抽象思维者,即能够想象未看到或未经历过的事物。这一转变使得青少年拥有了爱的能力、对精神领域进行思考的能力以及参与更高级数学运算的能力。继续停留在具象思维水平的青少年在解决问题时主要关注事物表象或具体实物,因此在升入中学后可能出现学习困难或遇到挫折。临床医师能够帮助父母认识到该问题从而有助于青少年适应教育的进度。

  由于能够更加抽象地思考,青少年也可能出现个人神话观念。个人神话是指青少年认为,假想观众(同龄人)在关注和思考自己,因此自己必须表现得特殊或与众不同。几十年来,人们认为青少年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促进了冒险行为的发生以及不可改变的个人神话(例如,认为妊娠或性传播疾病只可能发生在其他青少年身上)的形成。

  一些研究表明,相比成人,青少年在某些方面能够感知的危险更大,然而这种危险意识未能阻止青少年参与冒险行为。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在冒险行为中青少年能体会到更多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使得青少年尽管意识到了危险,仍然选择冒险。除此之外,拥有具象思维的青少年可能无法推断行为后果(例如不服药),无法联系行为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吸烟、饮食过量、酗酒、吸毒、危险驾驶以及过早性行为),且不能够规避风险(例如使用避孕套和避免乘坐醉酒者驾驶的车辆)。另外,当青少年感觉个人神话观念受到威胁时会表现出紧张、抑郁或者多种身心症状。

  再次,形式运算思维的形成。该思维使得青少年能够思考思维本身,即元认知(meta-cognition)。此时,青少年学会思考自身感受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这种思维过程和青春期情感和生理发生的快速改变,使得青少年认为,其他人不仅思考他们在思考的事情,同时还关注他们自身(假想观众)。

  这种假想观众现象不利于青少年获得临床治疗和服务。例如,因害怕假想观众(同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或为了向其证明自己没有患病,有慢性病的青少年很可能对自己的病情进行隐瞒或否认。临床医师应清楚对青少年而言假想观众的真实性,通过意识到并理解青少年存在的这种现象,来解决其健康需要和社会需要。

  青春期社会心理发展

  青春期社会心理发展以建立自主性及认同感,并形成未来取向为特征。

  青春期发展的第一个方面——自主性的建立,发生在青春期早期(12~14岁),青少年努力使自己情感独立和经济独立时出现。其特征是组成同性别同龄群体,同时对家庭活动和父母建议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在这一时期,青少年非常关心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现。以同性别为特色的同龄群体经常是理想化的,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青少年可能会通过衣着、发型、语言和其他途径来迎合自己的伙伴。同样,与其他同龄人表现不一致的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可能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在青春期末,青少年变得较少关注自己身体变化,注意力从关注自身转向采纳较大同伴、父母或成人群体的准则和价值观。临床医师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帮助,如可以与其家庭成员进行讨论,告知他们青少年在青春期成熟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家庭成员内部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进行再调整,而这有时会导致压力增加和冲突出现。

  在青春期中期(15~17岁),同性别的同龄群体变成了一个混合性别的同龄群体,在该群体中,青少年也开始承担自己的初级社会角色。在寻找“理想”伴侣时,青少年之间开始出现短暂而强烈的“恋爱”关系。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对成人迷恋的现象并不少见。家庭冲突很可能在此时达到顶峰。由于自主性增加,青少年可能会审视个人经历,并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开始关注他人。

  在青春期晚期(18~21岁),青少年能够独立于其父母。同时,青少年会从同龄群体中脱离转而努力达到成人状态。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会显著减少。随着青少年开始与他人建立更为持久的人际关系并开始承担责任,个人价值观也趋于成熟。

  儿科保健专业人员应该意识到大多数青少年是渐进性地寻求独立,家长也应意识到青少年突然转变可能是一种警示信号,表示青少年在此过渡中需要帮助。事实上,有研究表明,11岁的女孩与家人和朋友共渡的时间分别占68%及22%,而18岁的女孩则分别为46%和44%。

  针对青少年出现独立需求这一状况,对父母进行预先指导有助于其了解子女这一重要发展阶段,使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促进子女独立性的建立,并能缓和此阶段家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有助于满足青少年对隐私、保密和参与决策制定需求的临床策略,对这一过渡期也会有所帮助。

  青春期社会心理发展的第二个方面是身份认同。身份认同与自我意识有关。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是指青少年对自我的知觉——即感知自己的天赋、目标和生活经历。它也可以涉及身份认同中种族认同、宗教认同以及性别认同的部分。自尊与一个人如何评价自己的价值有关。

  在1950年,埃里克森将发生在这一阶段的社会心理危机描述为“同一性与角色混乱”(13~19岁)。随着青少年进入成年期,他们开始思考在成年期的角色。一开始,青少年常会感觉自己身份混乱,并且常描述适应社会时产生的混乱想法和感受。因此,他们会尝试通过一系列行为和活动来认清自己身份,可能通过加入不同的群体、尝试不同风格的服饰或者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寻找自己的身份。超出家庭想象的某种程度的叛逆也是青少年寻求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如果未能确定一种身份或职业道路,则可能会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尽管这一阶段持续时间可能较短,但是由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延长,以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获得更高学位或接受职业培训,青少年建立身份认同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有慢性疾病的青少年由于外在形象受到破坏,实现独立的能力受到影响,因此建立一个积极的身份认同或自我认识时会更难。儿科保健专业人员帮助青少年建立身份认同时,可鼓励父母允许青少年独立做出医疗保健决定,促进其参与有助于建立身份认同的活动。

  自我身份认同建立不完全会导致青少年低自尊。较差的自我认识及自尊较低与适应性差(抑郁或自杀)、学习成绩差、物质滥用以及其他冒险行为有关。使父母了解这一阶段赞扬和接纳青少年的重要性,有助于确保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身份认同。

  青春期社会心理发展的第三个方面是未来取向的能力。这一阶段通常发生在青春期晚期(18~21岁)。青少年已经获得发展未来职业所需的成熟认知,以实现现实目标,同时形成了自我认同感,并且他们的道德观、宗教观以及性价值观很可能已经完善。在此阶段青少年还希望受到与成人一样的待遇。随着自主性的增强,青少年被赋予更多责任,也开始有更多接触酒精和毒品的机会。

  请将您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儿科学大查房》的微信公众号(erkexuedachafang)发给编辑部,我们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您解答,并在杂志上刊出。

  情绪及社会性发展

  对实践的启示

  (图表及以上内容 略,需全文PDF,请回复此微信与《儿科学大查房》编辑部联系)

  *原文出处:

  Sanders RA. AdolescentPsychosocial,Social,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Pediatr Rev. 2013;34(8): 354-35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孟潮谈青春期的认同转换|家长老师咨询师均适读
2020.2.5日原创微头条(参考心理学知识)
有关青春期父母们都不知道的一个大问题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心理学基础
你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吗? 青春期的身份认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