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术中的默练功

太极拳也称阴阳拳,它以弧形的运动轨迹来体现“万变不离其圆”的哲理,其内涵可以延伸到道家的阴阳八卦图形,表示阴阳二气不停旋转,以示天地万物间的平衡。

拳家深知:太极功夫的形态招势,极讲究神领气行,体随气移,周身贯气,达到内外兼修。只有全身血脉通畅,内气才可随意行往体内的各个部位,力才可触之发之。

记得吾师李云龙先生曾给学生们讲一个故事。他年轻时曾拜杨澄浦的高徒张钦霖为师,学练杨式太极举。见张师授徒时脚踩中门,双手棚圆置于腹前,立如泥胎,丹田起伏鼓荡,颇感不解。待张师讲述拳经之时,便上前讨其原由。张师答道:“徒儿们必先行形体,练究筋骨皮血脉的功夫,叫以动态笃静寂,老朽我修练内腹,神归气位(指丹田),气动而意到力随,皆为形体静而执动也。”由此可知高师潜心修练内功,已能支配周身气血通流,内劲可随意集聚以抗击防暴,驱邪化察。用太极拳术语解释叫配“气口”。

太极拳歌练术的锻炼方法即是用意念在大脑中呈现练太极奉的影像,俗称“默练功”。练习者必须有一定的太极拳功底,具备纯熟的太极拳功夫,操练时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象太极拳谱描述的那样:“似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处处见虚实,拳拳合太极。”

练习默练功时,身体采取立、坐、卧姿势均可,首先令驱体依次放松,由脚而腿而膝,再腰再背,后脑,然后肩、时、手等部位。待全身放松,便可产生“静思退想”的竞技准备或持念状态,呼吸随之保持相对平稳自然的顺呼吸阶段。当内三合集聚于腹腔丹田处时,内气始动,气血似将贯往四梢(指手指、脚趾末端、毛发和牙齿等),或流往于腰背、胸夜、膀臂、臀髋、膝肘·..··。

拳经内功心法日:“真气储于丹田,运气导引通贯周身,须持诀、咒而激之。”

具体练祛:手搭握固双鱼指诀(即左右手的拇指与食指相互对扣锁环交接),在腹前布成阴阳太极循环气场。随着丹田内气鼓荡,共鸣产生振频,类似次声波,渐听丹田处发出“鸣…··咳咳咳…··.”的声音(只有自己才能听到)、同时还可感到腹部随这种声音上下抖动不止。

此刻,音频振荡于丹田与膻中穴(即心窝)之间,形成上下气场融汇,心肾二气相抱,出现内丹功的抽铅添汞,坎离交媾,降龙伏虎之势,陶然醉然间,猛的心神一震,忽见紫气升腾,大脑闪出蓝色的星光,出现了渐渐稳定的图像,清晰地映出自己练习太极拳的身影。这时呼吸要随着脑内拳式的发展而吐纳调息,用以支配拳式呼吸运动。方法

为上吸下呼、内吸外呼、开吸合呼,随着意识的专注以及气血的周身游刃,可获开奇经、通八脉、驱逐四肢百骸阴之气的功效。

拳姿,在梦境般的阴阳场里再现,吐纳由浅呼吸渐转为深呼吸,久之转为胎息。默练太极拳的好处很多,首先,意境中的太极拳本比现实中的太极拳术,练起来要优美得多,从而可增强炼好太极拳的自信心;其次,又能在心神合一的良好功态下,加深潜意识和内气的沟通,较好地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补脏腑等作用,以利于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此功实质上是一种独特的整练气功的方法,妙在能将太极拳术和道家丹功有机地结合起来,功效大为增强,且不易出偏差。这对于练静功难以人静或功力难以开华的人来说,无疑是绝好的方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式太极拳内功修炼的三个关键
解析神秘的太极内气
气沉丹田论理
内家拳与修身之间的关系
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李雅轩
古谱秘籍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