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糟糕了!
userphoto

2023.06.30 广东

关注

自1980年代后期开始,一顶不知从何处飞来的“文化沙漠”帽子在深圳头顶飞舞,至今仍时隐时现。其恶果有二:其一,弄得许多人焦虑万分,一部分人辩解说“深圳从来不是'文化沙漠'”,另一部分人则又声称“深圳已经摘掉了'文化沙漠'帽子”。此两路人马忽而同仇敌忾,忽而又自相矛盾,其情堪怜。其二,又弄得许多深圳人神经敏感,一听见“文化沙漠”四字,就以为是在说深圳,这一种“心虚”,太糟糕了。

昨天我在“夜书房”公号中提到,1981年春,姜德明先生写文章称1940年代的天津是“文化沙漠”,有深圳朋友读了感到很新鲜:原来天津也曾经荣膺此名号。其实,按照我曾经揭示过的“文化沙漠”命名逻辑,北京人说天津是“文化沙漠”一点也不奇怪,而原因也还是那个原因,即1949年之前天津是北方工商中心,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文化都比北京发达,加之还有几块租界刺目地在此地活跃,这里不是文化沙漠,哪里还是?

今天继续在天津开会,上午是第二十届全国读书年度会议闭幕环节,下午是天津“问津书院”揭牌十周年座谈会。茶歇期间与一位媒体同行结识,他说现在他转型去了《文学自由谈》杂志。

“这个杂志还在?”我急切地问了一句,显得很不礼貌,实则我的“急切”自有另一番道理。

应该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我对那位同行说,关于深圳文化,曾经有人在《文学自由谈》发表了态度偏激的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场争论。

这也好啊。那位同行说道,争鸣文章传播得更广,宣传效果更好。

是啊,我心中暗想,可惜并非是我所愿意见到的所谓“宣传效果”。我之所以多少年之后仍对这家杂志挑起的争论耿耿于怀,是因为这场争论的焦点是余秋雨的所谓“为深圳文化唱赞歌”,而发出责难者所依据的文本,正是我在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上编发的余秋雨先生在深圳的几篇讲演录。

我至今认为,不管当时余老师对这场争论采取了如何不明智的回应方式,也不管之后他多次陷入各类争议的是是非非,仅就他对深圳文化发表的观点而言,他是不应该受到那样的攻击的。他并非一味为深圳文化唱赞歌。作为当时深圳市政府和文化研究机构聘请的文化顾问,他对深圳文化建设表达立场、提出建议,是十分正常的“履职”行为,不应该受到无中生有的指责、怀疑与莫名其妙地过度解读。

不过,俱往矣,二十多年过去了,再提这些已经没有意义。

奇妙的是如今我常常意识到身处“时光交叠的时刻”,仿佛无意中踩到的那片泥土,乃是历史的“层累”之地。今天先由《文学自由谈》联想到当年因余秋雨深圳文化话题引发的“官司”,此刻忽然又想起,前几天我还偶然读到2001年年底余秋雨先生关于深圳文化的一番高论。那年轮到深圳作东道主,举办一年一度的“台北-香港-上海-深圳四城市文化交流会”。讨论参会代表团时,我们已经知道,参会的每个城市代表团都有一个“灵魂人物”:台北是南方朔,香港是陈冠中,上海是吴贻弓,深圳是谁呢?很遗憾,一时推不出呼之欲出、各方共识的人物,最后还是决定由余秋雨代表深圳出场,他当时的“深圳身份”是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深圳读书月读书指导委员会特别顾问。

从那天会议发言情况看,余秋雨并未受到当时仍未平息的纷纷扰扰的影响,仍然讲出了让许多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他说,深圳文化的起点是对原有文化结构的出走。我们不要仅仅看到深圳做了哪些文化的基础工作,它更大的贡献是创造了让这种“出走文化”能够生存发展的大的空间。

他说,当一大批开发者来到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时,一个戏剧性的现象出现了,这块地方本来没有文化,但这些人的身上都有文化,所以,当这个聚集一旦发生的时候,就不能说深圳是“文化沙漠”了,老说别人是“文化沙漠”的人,恰恰说明他自己在文化转型期感到了危机。而勇敢的创业者,他在自己的生命里有一种向前闯的文化,有一种叛逆者的思维,有勇敢的闯劲,这就带来一种全新的精神。而且意义还在于当时他们根本不知道今天的结果,那时的深圳是个未知数。这些脱离原单位的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批文化人是中国文化史上比较有意思的人,他们奠定了深圳文化的基石,这一点很值得研究。这些构成了深圳的生态文化。随着生态文化的前进,有的人落荒而去,有的成为边缘人物,有的成了骂骂咧咧的深圳的批评者。但深圳文化终于站住了,它采取了有限度的叛逆,准确地说是出走。这种文化结构是上海文化、北京文化等所没有的,结构非常强硬,它对文化的诠释与其他城市都不一样,而且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一开始时,人们惊讶于深圳的旅游文化,在没有山水的地方建起了“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旅游文化对于原来的文化结构是非常陌生的。另外像企业文化,深圳的一些企业的内刊,质量与公开刊物一比,毫不逊色,像《万科周刊》等等。还有社区文化,这也是很新的。这种文化结构的突破,出现了一种概念,原来所谓的专业文化被一种生态文化所替代。生态文化的概念讲起来比较陌生,但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深圳文化的价值就在这儿,展现出对原有结构、原有文化伦理的出走和叛逆,体现出对整个文化大盘子的突破。但它又不表现出挑战的心态,它让理念变成事实,让所有来参观的人,带回去的是“这样的文化”。并不夸张地说,经济特区在做经济示范的时候,在某种角度上也做了文化示范。现在如果要对深圳文化提出某种忠告的话,我觉得是不要过于顾虑或在乎内陆的原来文化结构的认可,不妨继续勇敢一点。既然在经济上已经创出了那么多奇迹,那么现在可以在文化上进一步往前走了。

今天重温余老师二十二年前对深圳文化的判断,感觉虽然有些观点已经显得武断(比如说“深圳本来没有文化”),有些观点又成了“前卫”(比如“出走”云云),但主体观点仍然有旺盛生命力。那不是为谁唱什么“文化赞歌”,而是在建设一种深圳人应有的文化立场或文化态度。至于今天的深圳人是否还欣赏和接受这样的文化立场与态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余秋雨兩小時掃描四千年—國際視野看中國文化
读友友赠余秋雨著《山河之书》有感
余秋雨与现任妻子马兰情史 前妻李红离婚原因揭秘 (2)
广州的软实力不能再吃老本了
天边的骆驼,沙漠的赞歌!【横频观看】
微博春晚节目三,天津快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