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骨”论今,今天就来和大家谈一谈“DXA骨密度测量”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浙江省人民医院边平达主任在医学界发表的第52篇与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的文章。


骨密度检测,是骨质疏松的诊断、疗效监测和骨折风险评估的基础,但2018年我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3.7%[1]

老年人在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与其骨强度下降密切相关。骨强度是由骨密度和骨质量决定的,但由于目前缺乏直接测量骨强度的方法,因而临床上主要通过测量骨密度来部分(约70%)反映骨强度[2]

DXA骨密度测量的常用部位


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的骨密度,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DXA的检测原理是骨及其周围软组织对两种不同能量X线的吸收存在差异。DXA测量时患者所受辐射量极小,仅是拍1次胸部正位X线片所受辐射量(100微西弗)的1/10。

DXA的检测部位主要是髋部(即股骨近端)和腰椎正位,一般要求同时测量这两个部位,否认容易漏诊。有研究表明,对老年女性来说,如果仅做髋部,约可使1/3骨质疏松患者漏诊,而仅做腰椎,约可使1/5骨质疏松患者漏诊[3]如髋部和腰椎测量受限,则可选择测量非优势侧桡骨远端1/3的骨密度。

骨密度诊断的主要依据不是骨密度值,而是T值。DXA测量的T值是将受测者的骨密度减去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群骨峰值均值后,再除以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群骨峰值的标准差(SD)

由于目前国内使用的DXA仪以进口为主,不同厂家设定的正常青年人群骨密度的参考数据库不同,因而同一个受测者同一个部位在不同的DXA仪中测出的T值是不同的。因此,如果需要通过DXA测量的骨密度来确定疗效,需要到同一家单位、同一台骨密度测量仪上检测。

基于DXA骨密度测量的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制定的标准,在经DXA测量后,主要以股骨颈、全髋、腰椎1-4这3个部位的最低T值来诊断:骨量正常(T值≥-1.0)、低骨量(-2.5<T值<-1.0)、骨质疏松(T值≤-2.5);如T值≤-2.5,且伴有脆性骨折,则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2]

图1(病例1)患者,女,90岁,左髋DXA扫描示其股骨颈和全髋的T值分别为-2.5和-2.0,诊断为骨质疏松

图2(病例2)患者,女,59岁,腰椎正位DXA扫描示腰椎1-4(L1-L4)的T值为-3.2,诊断为骨质疏松
 
而对于绝经前女性和小于50岁的男性,其诊断采用Z值(而不是T值),Z值是将受测者的骨密度减去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群骨密度均值后,再除以同种族同性别同龄人群骨密度的标准差。如Z值≤-2.0,诊断为低骨量。
看DXA报告时应注意什么


首先,经DXA测量后发现没有骨质疏松,并不等于不会发生骨折。我们曾经调查了62例在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老年患者的骨密度,发现骨质疏松33(53%)例、低骨量21(34%)例、骨量正常8(13%)例,说明尽管骨质疏松患者的确容易发生骨折,但是有近半数骨折是发生在低骨量或骨量正常的老年人身上。因此,老年人不管其骨密度检测结果如何,都应时刻注意预防跌倒,以免诱发骨折。

其次,随着年龄增加,腰椎骨密度在骨质疏松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地位逐渐减弱。这一是因为DXA测量的是面积骨密度(克/厘米2,而测量腰椎骨密度时,容易受到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和腹主动脉钙化等因素的影响;二是因为由于老年人身高逐渐缩短,加上可能存在腰椎隐性压缩性骨折,使DXA测量时腰椎投影面积逐渐缩小,从而导致腰椎骨密度“虚假”增高[3]

第三,尽管T值具有诊断价值,但它并不能作为临床治疗的界限。换句话说,T值仅能够证实一个有骨质疏松危险因子的人是否患有骨质疏松,但并非只有骨质疏松才需要治疗,低骨量和骨量正常的人同样也需要治疗[4]

此外,同样的T值,对不同年龄人群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是不同的,如T值同为-2.0,80岁老年人的骨折风险就要比60岁老年人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结果发布[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9,12(4):317-318.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7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5):413-436.
[3]边平达,应奇峰,钱素凤,等.270例高龄老人股骨近端和腰椎正位骨密度对比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3):255-256.
[4]朱汉民主编.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问答[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边平达主任
本文审校浙江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应奇峰主任
责任编辑丨曹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指南 | 中国定量CT( QCT) 骨质疏松症诊断指南(2018)
​健骨科普讲堂:第十五期:了解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问题:58-61)
定量CT和椎体松质骨CT值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
华西专家解读骨密度报告,教你远离这个“沉默杀手”!
什么是骨密度检查?老年人群该如何检查?医生一次说明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