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科普】老年,“肌”不可失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发展老年医学  服务老年健康

最近,67岁的李大爷常常感到乏力,走路越来越慢,并且连一桶10斤重的水也搬不动了。他看着隔壁的王大爷,在同样的年纪,还能每天健身,保持“八块腹肌”,觉得又羡慕又苦恼。于是,李大爷到医院寻求帮助,甄医生进行评估后告诉李大爷:“大爷,你应该是患肌少症了!”李大爷表示很困惑,什么是肌少症呢?它有什么影响呢?还能不能治呢……让我们一起来为李大爷解答疑惑吧。

01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全名是骨骼肌减少症,它是一种和年龄相关的进行性的全身骨骼肌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质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受损[1]。目前全球已经有5000多万人患此病,而且它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并且,年龄越大,患病风险也越高。有研究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9.9%-40.4%,超过80岁的老人,患病率更是超过50%[2],也就是说,80岁以上的老人,每两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人患此病。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

02肌少症的危害有哪些?

肌少症不仅会引起跌倒、骨折、身体残疾、生活质量下降,还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率增加等相关,导致家庭经济负担显著增加,并且,肌少症还会影响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病、认知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病、抑郁、肿瘤等[3]。所以,老来瘦并不是好事,老年人,更加“肌”不可失。

03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4, 5],首先,高龄是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到了老年,我们一定要重视预防。同样,体重过低、缺乏运动、酗酒吸烟、营养不良尤其是摄入蛋白含量过低也是肌少症的高危因素,所以可以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或饮食习惯来预防肌少症,这也是最经济的预防方式。此外,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肺功能不全、肿瘤、抑郁等,也会使患肌少症的风险增加。

04如何筛查肌少症?

简单来讲,肌少症可以从5大表现,1个问卷来进行筛查。

5大表现是指虚弱、容易跌倒、行走困难、步态缓慢、四肢纤细和无力[6]。若我们有出现这些表现需警惕肌少症的发生。

1个问卷是指简易五项评分(SARC-F)问卷[7],我们可以通过回答5个问题来快速筛查,若得分>4分提示可能存在肌少症,建议前往医院进一步诊断。

05肌少症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有哪些?

目前,肌少症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主要归纳为两点:增加营养,加强运动。

营养方面,首先应注意补充蛋白质。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克/公斤[8],其中优质蛋白蛋(如牛肉、乳清蛋白等)最好达50%,例如,一个体重65kg的老年人,一天蛋白质摄入量约为78g,可搭配200g瘦猪肉、2个鸡蛋、一瓶250ml的牛奶。并且,饮食中需要添加一些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油、海鱼等;以及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A、C、E、锌、硒等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若老年人胃肠吸收功能下降或者患有基础疾病饮食有限制,可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肠内营养制剂作为营养补充治疗。

运动方面,老年人应当减少静坐、卧床,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运动。我们首先推荐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抗阻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以及拉弹力带等,建议每天20-30分钟,每周3次或以上;此外,应坚持一些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的有氧运动,每天累计40-60分钟,每周3次以上[9]

李大爷解了疑惑,回家开始按医嘱进行饮食调节和运动。半年后,李大爷来医院随访,他愉快的表示:“甄医生,我感觉我好多了,每天可有精神了,走路都带风,哈哈哈!”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杨文丽 叶晨静

参考文献

[1] Cruz-Jentoft A J, Bahat G, Bauer J, et al. Sarcopenia: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J]. Age and Ageing, 2019,48(1):16-31.

[2] Mayhew A J, Amog K, Phillips S,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sarcopenia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an exploration of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ies and within defin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J]. Age Ageing, 2019,48(1):48-56.

[3] Xia L, Zhao R, Wan Q, et al. Sarcopenia and adverse health-related outcomes: An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 Cancer Med, 2020,9(21):7964-7978.

[4] Simsek H, Meseri R, Sahin S, et al. Prevalence of sarcopenia and related factors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individuals[J]. Saudi Med J, 2019,40(6):568-574.

[5] Alexandre T, Duarte Y, Santos J, et al.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sarcopenia, dynapenia, and sarcodynapenia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in São Paulo - SABE Study[J]. Rev Bras Epidemiol, 2019,21Suppl 02(Suppl 02):e180009.

[6] Chen L K, Woo J, Assantachai P, et al. 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2019 Consensus Update on Sarcopen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J Am Med Dir Assoc, 2020,21(3):300-307.

[7] Malmstrom T K, Morley J E. SARC-F: a simple questionnaire to rapidly diagnose sarcopenia[J]. J Am Med Dir Assoc, 2013,14(8):531-532.

[8] Deutz N E, Bauer J M, Barazzoni R, et al. Protein intake and exercise for optimal muscle function with aging: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ESPEN Expert Group[J]. Clin Nutr, 2014,33(6):929-936.

[9] 闵文珺, 陈亚梅, 卢群, . 老年肌少症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2,39(03):75-7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76期 肌少症、虚弱与恶病质的鉴别
【综述】肌肉减少症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态改变在肌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一文读懂丨肌肉减少症——肝硬化患者容易忽视的并发症
请重视肌肉锻炼改善骨质疏松骨折
专家评文献|余震教授:骨骼肌质量降低与肌肉功能降低相结合可能会优化肌少症的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