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慢性便秘的常见原因和治疗—— Earls360馨醫堂

小儿慢性便秘的常见原因和治疗——  Earls360馨醫堂

一、慢性便秘的定义

小儿慢性便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便质干硬,且排便困难或不畅。可由许多因素引起,如平滑肌源性、神经源性,代谢性或内分泌疾患等,称继发性便秘;当排除了这些因素后的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国外资料表明小儿便秘发生率3%-8%,其中90%-95%为功能性便秘。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14岁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为3.8%,城区高于农村,女童高于男童。功能性便秘是影响小儿生活质量及身心发育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经常困扰患儿及其家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陈飞波

二、慢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1. 膳食结构不合理:蛋白质食物摄入偏多,如肉类、蛋、奶;含碳水化合物食物(主

食)摄入少且过于精细(粗粮少);含膳食纤维食物摄入不足,如蔬菜、豆类、水果。此外,饮水少亦为重要原因。

2.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减少,如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等,而有害菌

增多,如革兰氏阴性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及其它腐败菌,而产生大量肠毒素和有害物质,使肠蠕动减慢,肠功能紊乱。

3.      环境、生活习惯改变: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陌生,生活方式变化大,部分儿童因为害

怕,尽量避免在幼儿园解大便;学龄期儿童由于上课等因素,经常试图抑制排便。粪便往往储留于直肠,久而久之,盆底肌疲劳而致收缩无力,肛门括约肌松弛。液态粪汁自粪块周围渗漏,而使粪便污染内裤或大便失禁。有时伴有腹痛、食欲下降等。

4.      活动量少:现今社会生活内容及节奏变化,儿童每天活动量亦受影响,特别是7岁以上

儿童,白天大部分时间上课学习,回家后做作业、看电视、操作电脑等,使活动量大为下降。

5.      缺乏正规排便习惯训练:排便习惯训练是指在餐后半小时内胃结肠反射最活跃期间,

有目的地使小儿入厕(或坐便盆等),逐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使其由反射性排便过渡到规律性排便以适应社会秩序,防止功能性便秘发生的良好生活训练方式。以18个月左右开始为宜。

6.      精神因素  20%的患儿有精神因素,有学者称之为精神性便秘。在发生便秘前遇到突发事

件,如家庭不合、父母离异,搬迁新居、转学、面临考试或升学等,患儿情绪差、焦虑或抑郁,影响正常排便。

三、功能性便秘分型:以结肠和直肠肛门动力学特点,把功能性便秘分为3型

1. 慢通过型:系指由于结肠动力障碍,使内容物滞留于结肠或结肠通过缓慢

的便秘。病人症状多为排便次数少、粪便质地坚硬、无便意。

2.      出口梗阻型:可能由于感觉或直肠、肛门的功能异常所致,具有正常的结肠

传输功能。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直肠阻塞感,排便时需要用手协助。

3.      混合型:同时具备上述两型的特点,或两者均不典型。

四、慢性便秘的诊断

1.为了排除继发性便秘,对患儿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非常必要。主要是观察有无器质性的损伤、有无代谢和系统性疾病,有必要时还要了解结肠和盆底肌的运动功能情况。首先应该从病史和一般检查开始寻找继发的原因。如未发现明显的病因,可以有针对地选择特殊的检查方法来诊断功能性便秘。

2. 症状和体征:

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可有排便困难和肛门疼痛。自觉腹胀及下腹部隐痛、肠鸣及

排气多。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或直肠脱垂。粪便在直肠停留过久可因局部炎症而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可有精神食欲不振、乏力、头晕、头痛等全身症状。长期摄食不足,可发生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便秘。严重便秘者可在干粪的周围不自觉地流出肠分泌液或未成形的粪便弄脏内裤,酷似大便失禁,称之为“失禁溢出”,而小儿可能因大便次数多甚至“腹泻”来就诊。

常规体格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发现。可有腹部胀气,左下腹可触到存留在乙状结肠的粪块,经洗肠后粪块自然消失。肛门指诊,在出口梗阻者可触到粗而坚硬的粪块,若直肠空虚则为结肠无力型便秘。有时指检后随着肛门扩张而排出大量粪便及气体,症状也随之消失,器质性肠梗阻即可排除。较大患儿可要求做排便的动作,可以感觉外括约肌的松弛和会阴的下降,如没有则提示盆底肌群协调障碍。注意有无痔疮、肛裂,肛门周围有无尿布疹、皮肤感染等。

3. 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糖,钡剂灌肠造影、直肠活检、下消化道动力、肛管直肠感觉等检查帮助明确便秘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1.一般治疗:

(1)保持良好的精神及心理状态,解除父母急躁、过分关注等情绪,对儿童的教育包括消除排便训练挫败心理,排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精神影响。

(2)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足量饮水,母乳喂养的婴儿便秘时,可加菜汤、枣汁、橘子汁,清晨可喂适量的蜂蜜水;人工喂养儿可在牛奶中加8%的糖;应及时添加辅食,由细到粗、由少到多;年长儿应鼓励进食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和杂粮,避免偏食挑食。

(3)加强科学的生活管理,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应从8-12个月开始训练排便习惯,一是定时排便,每天晨起或饭后15分钟为宜;二是限时排便,一般10-15分钟,长期蹲坐可引起脱肛反而加重便秘;三是教育年长儿学会正确的排便用力方法,在排便过程中松弛盆底肌及屏住呼吸,以增加腹压。

(4)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练。

2.药物治疗:

(1)对结肠无力患儿,选用选择性作用于结肠平滑肌的促动力药,如5-HT4受体激动剂。

(2)    严重便秘和有大便失禁者,首先需清除嵌塞的大便。可选用生理盐水或高渗性电解质溶液灌肠。

(3)    常用泻剂:容量性泻剂(硫酸镁、硫酸钠等),刺激性泻剂(番泻叶等),粪便软化剂(液

体石蜡、乳果糖等),直肠内给药(开塞露等)。应避免长期滥用泻剂导致泻剂性肠病。

3.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纠正不协调排便行为的训练法,有报道其疗效可达96%,具有无药物副作用、成本低、非创伤性等优点。

4.微生态疗法:便秘患儿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微生态制剂可以分解食物中的乳糖为低分子酸,使大便酸化,大便的渗透压提高,软化大便,还可以加快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

5.中医辨证治疗:燥热便秘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食滞便秘用枳实导滞丸加减;气虚津亏便秘用麻仁丸与黄芪汤加减。也可用杭菊花、金银花、蒲公英各10g,每日一剂,开水冲泡。

6. 继发性便秘积极治疗原发病。

7.      手术治疗:对严重慢性便秘经上述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营养障碍者,可采取

手术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儿童期便秘可延续至成人阶段
【头条】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治进展
全科诊疗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西医治疗
小儿便秘
【推荐】【资源】简述小儿便秘
看!引起新生儿呕吐不止的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