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的《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是怎么停顿的,有何深意?

《道德经》的第一句断句方式多种,比如:“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等各种表述方式。因为古文没有标点,所以出现了,现在断句的问题。

第一句,老子想表达的意思,他认知的那个道的状态与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文字等描述。

“道”是世界生成的本源,当然也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但是,这种最本源的状态和属性是无法表达出来。

如果,只看这一句话,不容易理解。

我们再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们可以从这句道中明白何为道?

这里的有物,肯定不是我们世间的事物,人物或万物。这个物就是世界的本源本性,何为混,就是合一的意思。表示主客体的合一,或者讲天人合一。

我们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何为波粒二象性?光可以表达为波的性质,也可以表达为粒子的性质。

如果光为波的状态,也就是能量状态,那就相当于这里的万物的本源状态,光的粒子性就是生成我们可以看到的物质世界,那就相当于这里万物可道的状态。

这个有物是先天地而生,同时寂与寥,表示为无声无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也就是《心经》上: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这个有物是独立与万事万物而存在,循环往复,不曾有片刻的变化,永远的运行,无穷无尽,永不枯竭。

这个有物生成为万事万物之母,也就是我们这个物质的起源之处,所以这里被称为母。

因为这个有物是宇宙的起源,所以没有名字。这个给这个有物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道。别外勉强按着她的属性称她为大。

因为道是本源本性,是合一的状态,不可说。可说之时,此时所说之物已经由合一的状态,变成了二相之态,也就是阴阳之相。可见此时的道,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本源的道。

所以我们才讲,道如果可以被表达出来,那么表达出来的这个道,已经不是本源的那个道了,此时已经在我们表达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因为道的本源是无极性的状态,也就是合一的状态,如果我们把这个道通过语言文字进行讲述或表达,那么此时的道已经变成了有极性的二相之态,我们知道,佛家把合一的状态称为不二法门,也就是见到本心本性的状态。这样的一种状态也就是道的状态,因为有极性的二元状态,无法表达无极性的一元状态。所以我们才讲,可以表达的已经不再是那个本源的道,此时的道是我们认知的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样的?
儒道合一,珠联璧合
走近老子,解读《道德经》中的人生哲思
道是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中产生的
道是一切的力量本源,与它合而为一时,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道德经十六章:观复博物馆名字,出自道德经,背后的意义发人深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