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年三十,我与死神一较高下


这本该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对急诊科医生而言,却是一次又一次与死神的较量。

大年三十晚8点15左右,急诊科值班医生朱汉斌刚处理完今晚接诊的第8个患者,眼看急诊收费窗口仍排着长队,和同事打趣说:“看样子又是一夜无眠了”。



正说着,只听急诊大厅外传来呼喊:“医生,医生,快来救命!”

朱汉斌立即冲出去,只见伏在家属背上的中年男子神情淡漠、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他一边量血压、测心率,一边询问病史,得知患者47岁,来院前感胸骨中段持续压榨性疼痛近半小时且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看完床边心电图结果后,初步判断为急性心梗。



情况十分不妙,他立即电请心内科医生急会诊,接到电话后,心内科值班医生谢耀武一路小跑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判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谢医生立即致电上级医生李文波汇报现场情况。

电话里,李文波指示立即开通急性心梗绿色通道,并通知介入室人员启动心脏导管室准备手术,随后一路狂奔赶到急诊。

830分,李文波赶到现场,院长胡国龙,值班院长喻映光同时赶到。此刻,大家都有共识就是要快,争取尽快球囊扩张开通病变血管血流。省去所有入院手续,医护人员全程陪同检查,介入室林心润、葛秋红、刘丽娟等人早早做好了术前准备

8点45分,完成CT检查准备送往介入室手术,突然,患者呕吐、两眼上翻、神志模糊,心电监护仪提示室颤,血压持续下降,死亡仿佛就在眼前。

“快,快,快,准备除颤”,谢耀武医生一边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边喊,与此同时,朱汉斌医生也加入轮流按压。好在除颤1次后,患者恢复到窦性心律,意识稍稍转醒,医护人员不敢懈怠,守在急诊观察,待病情稍稍平稳即送往介入室手术。



21点05分,手术开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前降支近段急性闭塞,必须尽快疏通,否则可能引起更大面积的不可逆转的心肌坏死。医生抓住时机10分钟内送入导丝,随即送入球囊并扩张,紧接着顺利植入支架,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21点35分,手术成功完成。穿着沉重的铅衣,李文波背上已渗透了汗水,好在各个环节都很顺利,从进入介入室到完成手术仅用了30分钟。此时,所有在场人员仍不敢松懈,生怕患者再有突发情况,待留观15分钟,确定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才将其转入心内科进一步治疗。


送入导丝后血管疏通

手术完成后


据统计,在年三十至初六期间,我院成功完成急诊心梗手术3例,门急诊11409人次,住院收容1310人次,医技检查日均413人次,眼看“井喷式”就诊,医务人员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团圆,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我们由衷说一声“谢谢!”。


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水平,自2014年起,我院在院内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紧急救治绿色通道,2017年启动胸痛中心建设,不断强化“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不断优化救治流程,实行急病急治。


此次患者的顺利救治即得益于医务人员的迅速处理,同时也离不开家属的及时反应。许多患者在病发后几小时内死亡,其中未能及时到医院就诊便死亡人数占1/3,因此,及早发现和及早处理十分关键。


急性心梗就医前家庭救治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1、如何识别急性心肌梗塞

1.只是一瞬间或不超过15秒的胸痛:一般来说,这不是心肌缺血性胸痛的最有力证据,医生们认为更可能是肌肉、骨骼的神经性疼痛,或者是食管孔疝的疼痛,或者是精神因素造成的功能性疼痛。

2.持续2~10分钟的胸痛:多为稳定性胸痛,是阵发性的,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可消除。

3.持续10~30分钟的胸痛:多为不稳定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并不是真正的剧痛,而是表现为阵发性前胸压榨紧缩感、压迫窒息感或闷胀感。这种疼痛主要位于胸部正中,也会放射到左前胸与左上肢。也有些病人的发作部位不在胸部正中或心前区,而是表现为牙痛、肩背痛、颈部僵硬或上腹部疼痛等。

4.持续30分钟以上甚至数小时的胸痛: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带状疱疹、骨骼疼痛,这些疾病的疼痛持续时间长,不易在短时间内缓解。

2、突发急性心梗如何自救

心肌梗塞比心绞痛更为严重,不仅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而且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应该做到:

1、求救:立即联系120,速送医院抢治。

2、就地平卧,头部后仰,使气道打开。

3、镇痛: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速效救心丸10粒口服。

4、吸氧:有条件时应立即吸氧。

5、复苏:若患者出现心跳停止、意识不清,应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大约为100次/分钟,深度大约为3-5公分。

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



1、病人仰卧,面部向上,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施救者位于病人头旁,一手捏紧病人鼻子,以防止空气从鼻孔漏掉。同时用口对着病人的口吹气,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2次。

3、吹气要快而有力。此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让其呼出空气。


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其它慢性病者,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慌气短、胸背部不适、脖子有压迫性窒息感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尤其是心前区压迫性绞痛持续3分钟以上,并向左上肢放射,必须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性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是2小时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性心肌梗死,到底距离死神有多远?
放了心脏支架,会死的更快?
我没和你开玩笑!
笃信“老天爷不收我”的房产老总猝死了 相信医生比相信老天爷靠谱!
滥用?还是治疗不足?揭开“救命心脏支架”的真面目
【热点文章】楚英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流程的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