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营成本增65.9%拦不住开店扩张,格林酒店如何实现中高端转型?

【摘要】从经济型酒店格林豪泰起家,随后向中高端拓展出雅阁、雅阁璞邸(主题特色酒店)、澳斯特等品牌,格林酒店(GHG.US)正在快马加鞭的从经济型酒店向中高端转型。

格林豪泰北京某门店 苗诗雨 摄

从经济型酒店格林豪泰起家,随后向中高端拓展出雅阁、雅阁璞邸(主题特色酒店)、澳斯特等品牌,格林酒店(GHG.US)正在快马加鞭的从经济型酒店向中高端转型。

但据其美东时间5月11日发布的2021年全年业绩报来看,格林酒店的转型路并不好走。截至2021年末,格林酒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06亿元,同比上涨29.69%;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2.12亿人民币元,同比下降19.03%。

值得关注的是,在格林酒店业绩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酒店行业的洗牌变革也在加剧,在此背景下,加速中高端转型的格林酒店如何穿透行业周期也格外引人关注。对此,格林酒店方面5月13日向记者回复称,有关采访函中的绝大部分问题,以其在季报会上的相应回答为准。

业绩、股价双承压

2004年,格林豪泰进入中国,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酒店,标志着格林酒店的诞生。18年后,格林酒店提交了“成人礼”的答卷。

2021年全年,格林酒店取得了同比29.69%的营收增长。从收入分类来看,L&O(租赁和经营的酒店)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72.6%;F&M(特许经营酒店)的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14.3%。截至2021年年末,格林酒店运营66家L&O酒店以及4593家F&M酒店,其中,2021年初以来,格林酒店开业L&O酒店共29家。

不过,L&O酒店对于格林酒店来说是双刃剑。年内受到新开设的29家L&O酒店影响,格林酒店租金、费用及摊销也出现了增长,2021年全年酒店运营成本同比增长65.9%,约为6.514亿元。

同样,新设的L&O酒店也导致格林酒店全年运营收入、净收入有所下降。表现在净利润方面,则是同比下降19.03%。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5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体业绩表现来看,格林酒店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是正常的。

袁帅向记者解释道,“一个是当前格林酒店处在转型路上,企业经营的转型必然会对业绩带来较大的影响,转型是需要持续'输血’的,运营成本的提升是必然。其次是疫情影响,酒店市场的大环境不稳定,业绩波动也是正常的。”

但业绩答卷的不完美,使得格林酒店的股价再度下探。

格林酒店近一年股价变动情况。 截自 东方财富网

据百度股市通显示,截至美东时间5月12日14点,格林酒店股价下跌2.48%,报价3.93美元。拉长时间轴来看,自2021年6月以来,格林酒店股价便呈现出了显著的下探趋势。记者获悉,仅2022年以来,格林酒店的股价便出现五次创新低的情况。

中高端转型受困

从成立时间上来看,格林酒店虽是少年初长成的“00后”,却在扩张和转型上十分坚定。

按照业绩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格林酒店共有4659家酒店投入运营,地理覆盖率同比增长6.4%。按照2021年中国连锁品牌排行榜显示,格林酒店位列第四位,仅次于锦江国际、华住酒店以及首旅如家。

在新设酒店的同时,从经济型定位起家的格林酒店,也在思索品牌如何适应消费升级这一问题。2021年全年,格林酒店新开设722家酒店,其中10家位于豪华酒店细分市场,189家位于中高端部分,415家位于中档部分,108家位于经济型部分。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经济型酒店数量下滑至23万家,同比下降19.9%;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也已经见顶,并开始有波动下降趋势。

不过,中高端转型并不是一件易事。

转型之下的格林酒店,2021年的总负债同比增长40.8%,为25.98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从2020年同期的8.7亿元增长为了12.49亿元。在运营成本和支出总额增长为9.91亿元的同时,运营收入同比下降24.29%,为2.42亿元。

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阶段格林酒店的中高端转型处在相对尴尬的境地。

袁帅向记者分析道,从服务角度出发,格林酒店的舒适度要低于同等价位的头部连锁酒店品牌;从高端层面来说,对比知名高端酒店格林酒店依旧有差距。“这跟会员管理上和后端服务上的不到位有关系,最为直观的直接原因还是在经营管理上,格林酒店目前的运营服务理念和团队依旧需要升级更新。”袁帅认为。

实际上,记者对比头部一梯队的酒店企业发现,目前格林酒店的中高端市场布局仍面对不少强有力竞争对手。例如锦江酒店中国区2023年计划整体开业达到1.5万家以上,未来三年计划新增1万家签约酒店、新增7000家开业酒店。首旅如家的高端酒店建国系列还在冬奥会期间承接了外国代表团的住宿任务。

多元布局能否奏效?

除了向中高端发力,格林酒店也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寻找业绩的第二增长点。

2017年,格林酒店收购国民饺子品牌“大娘水饺”;2018年,收购上海知名餐饮品牌“家有好面”、港式餐饮品牌“竹家庄避风塘”;2020年,收购中国餐饮百强企业“鹿港小镇”;2021年6月,格美集团与湖北中青国际旅游集团签约,成立格美中国文旅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40亿元建设中国文旅康养产业集群。

从餐饮业到康养,经济型到中高端转型,格林酒店的多元发展也被业内视为是“去经济化”的探索。

袁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对于各酒店集团来说都是发展的关键年。更多的酒店资产交易出现,也是争夺好物业的时机,酒店连锁化进一步显现,酒店翻牌增多,酒店集团跑马圈地扩充门店,中高档酒店才是盈利的核心,各酒店集团继续深化布局。

对于格林酒店来说,袁帅建议可以关注优质单体酒店物业。“酒店业有不少优质的地方酒店面临着经营困境,对格林酒店等上市集团来说是一个可以去收购的好时机。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收购优质单体酒店物业对格林来说是可以采取的转型措施,但需要谨慎选择和评估。”袁帅讲道。

2022年,单体酒店的出清、酒店连锁化的强化以及中高端市场的争夺进一步加剧,对于各酒店集团来说都是发展的关键年。处在中高端转型和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点上,格林酒店如何应对资金端的挑战布局新赛道,多元布局能否奏效依旧让人期待,记者也会持续关注。(以上内容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苗诗雨 李未来 北京报道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表示,近日,格林酒店公布2021年全年及2021年Q4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2021年财年营业收入为12.06亿元,去年同期为9.3亿元,同比上涨29.68%;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下降15.1%。2021年全年新开酒店722家,较上一财年增长34.2%,在新开酒店中,豪华酒店10家,中等以上规模189家,415 家属于中档,108 家属于经济型。

纵观格林酒店数据,虽然全年业绩有所增长,但整体运营成本及负债均有所提升。在我个人看来,格林酒店的业绩表现是正常的。一是由于酒店一直在转型路上,企业经营的转型必然会对后方带来巨大的影响,转型是需要持续的“输血”的,运营成本的提升是必然。二是在当下疫情反复,酒店市场不稳定的大环境之下,格林酒店也开始了多元化布局。格林酒店的发展战略除了迈向多元外,布局上也有了求变迹象,其酒店开发数量在中档和高档的数量要高于经济型,去“经济化”是格林酒店的转型发展目标,意味着格林酒店未来将集中在中高端层面发力,巩固中端、加速布局高收益,从当前中高端酒店的市场份额来看,格林酒店想要实现“经济型”到“中高端”的转变,显然并不是件易事。据了解,2021年,格美集团再次跨越新可能,与湖北中青国际旅游集团签约,成立格美中国文旅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40亿元建设中国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对于“酒店+康养”这一举措,也被业界视作“去经济型”的摸索,在这条路上,当前出现各项投入成本增加,负债有所提升,也是正常。

对于酒店的去经济化,我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资金流上。2022年,对于各酒店集团来说都是发展的关键年。更多的酒店资产交易出现,也是争夺好物业的时机,酒店连锁化进一步显现,酒店翻牌增多,酒店集团跑马圈地扩充门店,中高档酒店才是盈利的核心,各酒店集团继续深化布局。以格林酒店为例,其酒店业去“经济化”可称谓上是一场“不许失败的战役”。而在我个人看来,对于酒店行业来讲,更为重要的还是如何突破酒店在疫情当中现金流保障和增长问题上,通过合理性、创新性的高端资产管理方式方法让酒店增收、减支,也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的专业的机构来打理酒店,让酒店产生健康的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即使出现行业竞争局势下不得不面对酒店出售的局面,也会卖得风风光光,而不是当做甩卖处理。

在疫情之下,单体酒店的出清也在加速,对于格林酒店向中高端行业的转型,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在我看来收购单体酒店不可谓是一个有利的时机,由于格林酒店集团是上市公司,店越多,越可以讲出更具吸引力的“故事”。不过也需要理性分析,谨慎出手,当前随着国内华住、如家、锦江等酒店集团体量不断扩大,店数量不断增加,优质物业已成为稀缺资源,各家酒店集团对于酒店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对于一家上市酒店业集团,其每一步市场动作都需要对市场、股民、甚至消费者负责。

从行业发展的宏观层面分析来看,酒店业在接下来必然会迎来新的机遇增长期,最大的变数还是在疫情的控制上:

近年来酒店消费者对“个性化”和“高品质”的需求亦越来越高,中高端酒店需求空间广阔;

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第十六条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酒店业迎合乡村振兴战略,下沉市场拓展抢占赛道也是大趋势;

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为文旅产业发展,多地政府布局发展文旅,如果疫情能够稳定,文旅产业必将迎来高速恢复和发展,酒店业当地结合文旅发展相关政策及文化底蕴,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度假酒店或民宿,以承接大量城市人“轻度假”和文化精神素养熏陶需求。

以上分析来看,2022年我国酒店业发展方向酒店业结合文旅主题布局是大势所趋。

新冠疫情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首当其冲就是旅游业和酒店住宿业。我始终认为,危与机是并存,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酒店行业来说也是如此。2022年,对于酒店行业来说,如何能在降低运营成本,保存实力的同时,把握当下需求,谋求发展是每一个酒店行业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最近几年,随着在疫情期间和旅游业的停滞冲击下,不断有酒店倒闭,市场的酒店库存也在下降,此消彼长下,酒店产品的价格必然在未来会有回升,留下更多的利润空间,个人相信谁能坚持到最后,并能进行改革创新的酒店,必然在未来将存活的更好,获得更为巩固的市场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业绩下降仍加速布局 国内酒店巨头们能否迎来复苏年
荟智案例 | 汉庭和如家已是过去式 华住打造世界酒店品牌
疫情大考之后,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高参君:酒店还是一门好生意吗?疫后酒店投资趋势展望
酒店业“不思进取”太久,“窗口期”来了
深度研究丨内陆酒店REITs一蹶不振,“活”下去有多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