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文选题的三种类型与高效选题的三种方法


作者简介:

李浩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项目”公派意大利威尼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画论、西方艺术史、艺术家个案研究。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A&HCI、CSSCI收录三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一项。

坦白说,研究主题其实就是选题,在之前分享的讲座中,曾给大家(举例)形容了选题的三种来源类型。
一见钟情型,即突然生发出来的选题。可能是在逛街的时候,也可能是在聊天的时候,还可能是在读书看报的时候,等等,猛地出现在我们头脑中,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这个新生发出的选题非常不错,决定要写。
青梅竹马型,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的领域(或者话题甚至具体到某个问题)。不论是从研究生期间开始,还是从博士生期间开始,大的前提是,我们有长期关注的这样一个基础,进而对主题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这种类型就是青梅竹马型。

婚姻包办型,即导师让我们去写的选题。这些选题可能是导师认为可以去写的,也可能是导师某个项目里面的一部分,尤其是读博期间帮导师完成的某些选题,都属于婚姻包办型
简单分析,上述三种类型的选题,其实各有风险,自由优劣。如一见钟情型,一般情况下,这种选题很快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因为像这种脑门一热,忽然冒出来的东西,往往没有逻辑性,缺少理论基础,很难成功。但也不排除所有的选题都不成功,也会有一些个别案例。而青梅竹马型,基本上没什么问题,长期以来的一直关注,再加上我们对它的了解、研究,这类选题往往是比较成功的。婚姻包办型,一般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也是会有风险的,因为有一些切身的案例,现实中,有同学在答辩的时候出现问题。关于这类选题,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先去查阅一些相关的文献,做一些充足的文献检索工作之后,再去回复导师,可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选题,这是比较稳妥的方法。

而选题的三要素则包括:研究主题,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其中,研究主题就是指选题如何去做,在此,跟大家分享如何去做选题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是我(个人)总结的,也是我自己比较常用的方法。
文献外延法
文献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平时看到的论文、学术专著,也包括报纸或杂志,比如《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汇报》它们都有各自的理论版。在这些文献中,作者肯定会表达自己的一个主要观点,那么在他主要观点之外,一定会有其他的知识点,而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这些知识点来进行外延、扩展,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方法来论证,可以去写作的可能性。

以名为《意大利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文章为例,其实从题目就可以看得出它是讲意大利音乐教育的一个现状和它的发展趋势的,非常简单明了,一看就知道是要写什么。通过这篇文章的题目,差不多我们能够猜测出从婴幼儿时期到义务教育阶段,再到青少年时期再到高等教育的大学时期,肯定是这样子的。进而我们思考: 音乐教育在意大利既然可以发展,说明形式很好,正因如此,才会让其他国家借鉴。既然我们知道了音乐教育在意大利可以发展,而且发展形势非常好,足以说明意大利本身有足够好的教育环境,尤其是艺术教育环境来支撑。很明确肯定的是“大艺术”教育环境在先,然后是分支下的音乐教育环境。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去生发出一些关于意大利“艺术教育”的特点,以及去延伸出一些其他的相关问题呢?我们可以往下推一推,意大利高等艺术教育我们可不可以谈?因为我们已经把意大利的音乐教育扩展到了意大利的艺术教育,那么我们再往下延伸,进而延伸出意大利高等艺术教育(不谈婴幼儿)。是不是可以谈一下意大利高等艺术教育的思想?众所周知,意大利的高等艺术教育很优秀,歌剧、喜剧、绘画、设计等,它的艺术教育的思想是什么?那中国和西方的艺术教育又存在哪些不同?于高等教育而言,我们能否将国外课程与国内课程作比较。再微观一点,我们就谈美术教育,绘画造型或者是戏剧文本或是艺术设计都没有问题。
案例深入法
所谓的案例其实也包括很多,如平时我们看到的不论是报纸上的还是网络上的新闻报道、采访记录等,这些都属于案例。为什么说案例也可以深入,因为媒体性的报道篇幅一般不长(要有阅读的普适性,若文字太多,将报道写成万字以上的专业性文章,于当下时代,很多人是不会去看的),但它们往往会对社会现象或者是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一些观点,批判性也好,倡导性也罢。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这些观点去研究这个现象背后的一些问题,也就是说这些案例这些报道中,一定会有实际性的问题存在,否则,这些内容完全没有报道出来的必要性。那么,我们就通过这些案例去发掘它背后所会产生的社会现象、历史问题等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拟定题目,再去用我们自己的研究视角、研究的理论或者是方法来进行论证。如此,一篇论文也出来了。
以《“丧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解读》为例,这是我自己的一篇发表在C扩的文章,其实写得一般,主要是想做一个尝试性探索,这篇文章的初衷,源自于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葛优躺”。什么是“葛优躺”,我搜索了才知道是《我爱我家》电视连续剧里人物的日常状态。那它的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呢?后来,我就发现“葛优躺”其实是“丧文化”的一种, 拒绝外界的一切工作,把自己关在家里,累了就躺着,整个人物状态都是出于一种消极中,这种所谓的“丧文化”后来传到英国,然后又传到美国,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美国的街舞,其源头即是丧文化。横向比较,大概有这样一个脉络了,我们再看看国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大夫们,天天服用五石散,坦胸露背高谈阔论似乎也有点“丧文化”的感觉。总之,先对“丧文化”进行一个溯源,说明它是怎么来的。然后再解释“丧文化”,怎么有了“丧文化”这样一个文化术语,而在去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时,并非随便拿一个理论,或方法、常识去套用,它一定是要合情合理的。那么,针对这个“丧”的现象,我运用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这样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借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或一个模型去研究“桑文化”,所以题目就是《“丧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解读》,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里面的一个原型内容为理论基础,然后去分析了“丧文化”滋生及其发展的原因。对于这样的一些社会现象,我们是可以把它用作案例形式进行论文写作,以这些现会现象背后的原因作为支撑,只要找到了去阐释它的合理的方法和理论,那么形成论文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模仿借鉴法
顾名思义就是仿写别人的文章。这个仿写基本上是对我们相同或者是说相近专业领域内的一个模仿。比如艺术学可以模仿文学,可以模仿历史学,但我们不能去模仿化学,物理学,因为差别太大了。那么我们进行模仿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包括: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理论框架。这三种都可以进行模仿,也可以进行单一的模仿,比如,我们只模仿其研究方法,或者是研究框架;也可以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模仿。
以《作为艺术史核心概念的“风格”的概念史——艺术史知识建构的方法论探索》这篇论文为例,从题目看,我们知道它是对“风格”这个概念进行了溯源,作者认为风格这个概念是艺术史中的核心概念,而且它还是艺术史知识建构的一个方法论。其实,在艺术史中“风格”这个概念始终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但作者依然对其进行了溯源。
之所以将这篇文章拿来作为范文,首先是因为它具备的严格性和逻辑性。在严格性方面,作者在整篇论文的写作种都是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的步骤来的,没有一句废话,要么是先出观点,文献接着证明;要么是先给出文献,紧接着再承接上观点,环环相扣。其次是因为它有非常清楚的脉络,溯源“风格”的产生、发展、成熟到当下我们对风格的理解,整体的构建是很清晰明确的。再有,本文虽是一篇综述类文章,但是作者依然有自己的结论和观点,并非是对原有文献的简单梳理。由此三点,就综述类论文而言,这篇文章是一篇难得的范文。
在我的训练营课堂上,我们的学员很多是艺术类的,有设计学的、有美术学的、有电影学的、有音乐学的等等,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其实我们都可以进行这样一个方向上的尝试。比如(模仿)美术学的可以写《作为美术史核心概念的“气韵”的概念史——美术史知识建构的方法论探索》,我们学绘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气韵”这个词应该是由来已久,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一直到现当代,“气韵”这个词,在评价中国画的体系中,还是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的。因为它不只是一个品鉴用词,它里面还包含哲学等方面的东西,所以“气韵”一直以来也随着我们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其内涵有了变化,但其表征是否也有变化,这可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去探索溯源“气韵”的发生,以及在历代演化过程中其内涵与表征的变化。
同理,设计学的同学也可以(模仿)写《作为设计史核心概念的“符号”的概念史——设计史知识建构的方法论套索》。如果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可能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而音乐学的同学也可以写《作为音乐史核心概念的“乐”的概念史——音乐史知识建构的方法论探索》,其实这里的“乐”跟“气韵”是一样的,它们都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演变过程,都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意蕴,探索起来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电影学的同学同样可以写《作为电影史核心概念的“类型”的概念史——电影史知识建构的方法论探索》,电影的“类型”化是从好莱坞开始的,之后到其他国家会有在地化的现象产生,即类型片从美国生发,到了其他国家(中国、日本),结合当地的国情或风土人情,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或意义。类似这种模仿借鉴法,仿写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自我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廷信 |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定位、存在问题和应对方法
开题报告:DBA研究的基石和灯塔 ——来自张世贤教授的忠告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基本写作规范-教育研究技术-中国教育人博客
2019年第80篇:【教研有味】之教育写作与科研选题
思政论文写作训练营:带你写出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思政论文
“课题”概念全解读:入门→进阶→实操……课题研究必知的九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