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讯 |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看点多多!

点击上方微言教育,一键关注我们!



10月19日,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创业团队满怀信心步入赛场。《中国教育报》记者 樊世钢 摄

【小编说】10月19日,为期3天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吉林大学开幕啦!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确定的100个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大赛最终将决出金奖30个、银奖70个、铜奖200个,从金奖团队产生冠、亚、季军。

本次大赛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在热闹的总决赛现场,参赛的同学们和评委们都在忙些什么,我们一起看看!


“互联网+创意”瞄准社会痛点
参赛项目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在吉林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带队参加大赛创意组项目的王冬梅向评委们介绍说,“端”就是中大普仁研发的中普手环,该手环采用脉搏波等技术,对佩戴者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中普手环这一智能终端将不间断地把监控数据传输到该系统所联通的“云”,即超级计算机中心“天河二号”,系统将通过相关医学算法,对数据存储和计算,并自动生成监测报告;“管”就是与手环所配套的APP等应用平台,佩戴者可在此查阅个性化健康建议,例如注意休息、自行服药、及时就医;如系统检测到佩戴者身体状态突然很危险,就会启动红色预警,如佩戴者不能在30秒钟内按复原键解除该预警,系统就会自动升级为智能报警,从而让佩戴者远离“黑色10分钟”。

在大赛创意组里,长沙理工大学的项目电力互联网故障自愈控制系统也让人眼前一亮。

据该项目负责人芮可欣介绍,安装电网自愈装置的电网发生故障后,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对故障进行远程检测、高精度定位,随后智能控制远方分段开关,将故障与非故障区域隔离开,自动恢复供电。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一条混合线路应用电网自愈装置,减少故障巡线时间100多小时、直接经济效益100万元。

“比赛中,很多项目因其独特的创意让我们眼前一亮。”在大赛创意组评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看来,高校热火朝天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成效初现,选手们创新创业热情高。另外,他们所带来的参赛项目创新性很强,还直面社会痛点,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展现出当代大学生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脚踏实地”技术创新项目频遇“橄榄枝”
创新得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在路演环节,多位评委肯定了武汉大学“星云引擎”创业团队的项目,并抛出寻求合作的“橄榄枝”。

这是一个提供云端操作系统的创业公司,它采用跨平台和云计算技术的结合,使软件运行在服务端,使服务端拥有任意模拟和切换操作系统的能力。“三网融合的瓶颈是终端设备自身难以融合,这个平台在三网融合方案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点。”此次评委、得厚资本总经理张伟民评价这个项目的创新性在于技术突破。

在“100进30比赛”实践4组的比赛现场,多项技术支撑平台项目收获了掌声,获得全组最高分——88.8分。而依靠商业模式创新的传统产业项目则多数名落孙山。

“我看重的是一个项目是否有技术壁垒,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有独创性,被快速模仿的可能性很小,并对现在的产业结构起到升级作用。”评委、洪泰基金执行总裁冯玺清表示。正是因为“星云引擎”在算法上的优势和虚拟机技术的领先性,所以让他对这个项目打了高分。

“创新得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只有概念,没有核心技术,创新是没有根基的。”在“星云引擎”项目创始人余国田眼里,他们在这个领域具有“唯一竞争力”,因为团队自身专利技术的积累,并以开放性的合作方式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撑,基本没有竞争对手可与之匹敌,“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搭建别人的商业模式实现商业模式的变现,目前国内很少有互联网企业可以做到”。

在这些担任评委的投资人眼里,技术支撑平台项目则倍受青睐,这或许与当前的资本环境不无关系。“以前资本虚热,投资人追着各种项目跑,经常可以见到炒‘概念’的微创新,像卖凉皮、米粉等创业项目,它们凭借互联网营销的概念,就可以拿到很多投资,但资本冷却后,投资机构更谨慎了,他们将关注有科技含量、存在技术壁垒的‘老老实实’的创新项目。”冯玺清表示,资本收紧,再加上纯商业模式的创新越来越难,商业模式创新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资本则更加青睐那些“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技术创新项目。

“并非模式创新的市场我们就不投资了,而是有更多的市场空白等待我们去开发,他们还没有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这将是未来互联网创业的方向。”张伟民也看好技术创新的广阔空间。


投资人指点项目评优劣,创业者明晰方向问发展
投资洽谈会,创业团队不仅是为了“找钱”



10月19日,参赛团队与投资机构洽谈会在吉林大学林田远达创业实践基地举办。《中国教育报》记者 樊世钢 摄

“做项目,一定要找到爆点,一开始要么盈利,要么赢注意力,否则很难成功。”

“原以为基于时间,是我们的爆点。”

“那是假概念,平台化的产品,周期太长,必须瘦身。”

投资人与参赛团队代表在洽谈会场言辞激烈的如上对话,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大学生创业者驻足。仔细听下来,才得知原来在今天决赛现场,这位投资人评委给了这个参赛团队一个中肯的评价,参赛团队特意来洽谈会现场再次向这名评委讨教。

“他们‘约时间’P2P时间交换平台项目的创意很好,但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而言,做大而全的平台难度太高,一开始没聚焦的话,做下去会很辛苦。在细分领域为王的时代,建议他们选好单切点,切得越深越好,做垂直领域。”来自新道投资机构的投资人评委马德富说。

在马德富看来,大学生创业者应考虑好该找什么样的人做自己的投资人,这不仅仅是“找钱”,更重要的是找战略投资人,借助他们的经验、资源,梳理商业模式,把细分领域找好。现在不少大学生创意虽好,但商业模式没有那么清晰,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让产业界、投资界的人士参与。


互联网“+”出了哪些创业短板
建议创业的学生细分市场、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开始做起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看大学生创业项目,专业性是一个重要的评价维度。”郭羽说,作为投资人,平时我们虽然非常关注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但有些学生创业团队存在一个“通病”——创业伊始就试图要搭建一个大而全、面向全产业链的大平台。其实,在今天各个业态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评价一个创业项目是否有前景,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关注学生对行业、市场的了解程度“我建议创业的学生一定要细分市场,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开始做起,否则辛苦设计的创业项目就像沙滩上的塔,根基始终不牢靠”。

在实践组的传统行业类项目比赛中,很多创业项目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某天使投资人、大赛评委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大学生创业者对于相关行业调研不足,这也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短板”,而这个“短板”目前还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几门创业课程就能解决的。今后,高校最好的办法还是提供平台,让这些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通过真实的创业去逐步摸索和积累这方面经验。

素材来源 | 综合《中国教育报》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圆梦福利|“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 ”赛事中那些评委提问的“套路”。
“互联网 ”国赛冲金问题辅导(三)
还在为双创竞赛项目发愁?不如好好抓起创业教育
放飞梦想 | 互联网 公益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复盘 | 这个浙大创业博士凭什么横扫千军成为全国终极王者?
【封面报道】你若许我一个创新,我便许你一个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