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给世人的大智慧:少私、清静、寡欲、乐观,为修身养生的根本

导读: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是道家的始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界尊为“老庄思想”。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有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这样评价《庄子》一书:“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鲁迅先生也曾这样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庄子的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好; “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的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倾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智慧启示:

庄子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少私、清静、寡欲、乐观。

庄子认为,人对物欲的“私心”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有私心,必然会伤身害命。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平易恬淡的心态,“无为而治”,没有私欲,那么邪气就不能侵入,就不会形劳精亏导致积劳成疾。

庄子特别重视修心养性,认为人的心境会影响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一个人要做到心境平和、超然自在,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心理平衡。心理修养着重于两个字:静、清。一个人若是整天忙得神不守舍,难于达到静的状态,健康就会受到威胁。

寡欲庄子在《庄子·天地》里指出: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思想,都存在欲望的要求,对这些欲望应把握好尺度,决不能放纵。并且特别强调“人欲不可饱,亦不可纵”,纵欲必招祸染病。

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要乐观豁达,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情绪乐观,因之得以保生;而笼中的鸟儿,郁郁寡欢,意志消沉,羽毛憔悴,低头不鸣,因之难以全生。


热爱华夏大地,弘扬中华历史之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我读先秦诸子——易中天
庄子:顺乎自然养天年
静神与养生
庄子的智慧有哪些?
庄子的最大智慧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