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古发现!苏秦张仪的师傅不是鬼谷子,或另有其人
userphoto

2022.09.03 江苏

关注

最近有人问我,阿信,你哪儿去了?怎么最近发文那么不积极?总结有三,一、天冷了,脑子被冻住了,二、表哥说发文太勤,影响质量,三、最近在查一些资料,关于一场关于纵横家的一场世纪大讨论。看官您肯定打算不屑的说,装啥X啊,这有啥好讨论的?不就是苏秦张仪们干的几件破事嘛,有啥好查,好研究的。你说的都对,但咱们既然是读鬼谷子的,总要拿出点死磕的诚心吧,其实最近发文比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想多读点资料,多吸收点营养,另外第二期鬼谷到研习班即将招募了,年底了,是该给自己充电了。

背 景

BEI JING

言归正传,世纪大讨论并非是噱头,因为这场争论对纵横家有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前面我说过,其实并没有史料记载庞涓、孙膑是鬼谷子的弟子,这段故事主要源于故事传说或江湖野史。所以用物证法原理,暂时先把此二人排除,那么剩下的苏秦、张仪,总没问题吧?至少有史料记载苏秦、张仪就是鬼谷子的弟子,最著名的莫过于《史记》、《战国策》,基本上两千多年来,并没有太大争议。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的事情已经成了老少皆知的故事,也正因如此,他们二人的师傅鬼谷子才进入世人的视野,却一度超过孔子,成为一个神秘的智者。鬼谷子成为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的鼻祖,影响至今,诸如著名的国产动漫《秦时明月》,深受古往今来纵横家故事的影响。如果没有1972年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当然。

对于鬼谷子的四个弟子,庞涓、孙膑、苏秦、张仪,虽然对于此四人存在争议,但他们的故事,不管是民间野史还是官方正式都有确切证据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我们天真的以为,已知即真相,然而1972年,一切都改变了。

重见天日

CHONGDIANTIRNRI

那一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期,在山东铜雀山的一座西汉古墓里,出现了一本古书,引起学术界哗然。因为千百年来,史学家界一直有一个争议:《孙膑兵法》已经失传,《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然而当考古人员挖掘出真正的《孙膑》兵法的时候,一切传说的谎言都改变了。孙膑是个真实的人,关于他的传说和著作都被翔实的史料证实,比如著名的“马陵之战”,在《孙膑兵法·擒庞涓》中就有确切的记载。原来,我们曾经以为的谎言,都是真的。机智的某帅在看到我发的一条朋友圈之后,回复道:反之亦然。有一些我们认为的真实,居然也有可能是谎言,如果没有1972年,发生在湖南长沙的那次事件的话,或许有些故事,我们一直信以为真。

在湖南长沙发生了一件大事,同样是一座宏伟的西汉古墓被发现了,考古专家和盗墓贼纷纷集结到了长沙,在三号墓里,发现了大量帛书、帛画被挖掘出土。对国学界、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影响,《周易》、《道德经》和一本奇书为首的帛书被发现。挖掘出的帛书的价值超出了所有人的想想,甚至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比如:

"马王堆"出土的"德道"经与现存的"道德"经,顺序是反的。

《庄子》一书出土,打破先老子,后有庄子的认知。

帛书中有《易经》,其中乾卦之“乾”做“键”,坤卦之“坤”作“川”。

如此类者比比皆是。然而另一本奇书的出现,才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谁是师兄

谁是MASTER

《史记》记载,苏秦在先,张仪在后,二人一纵一横,扬名于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然而一本叫《战国纵横家书》是著作在在马王堆三号墓被出土之后,历史上一些关于纵横家们的论断有着被推翻的可能。此书共27篇,其中数十篇详见于《战国策》,然而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按照司马迁的《六国年表》,苏秦张仪同习于鬼谷子,且苏秦早于张仪、苏代、苏厉,而该书却记载,张仪其实是苏秦的前辈,且不是一个时代,也就是说张仪的对手其实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至此关于纵横家的世纪大辩论正式拉开了帷幕。其实我并不关心他们的对手是谁?我关心的鬼谷子,如果二人不是一个时代的,那么他们是同窗,同是鬼谷子弟子的论点将会被推翻,尤其是司马迁在“苏秦列传”里说了这么一句,因为苏秦太出名,所以历史上习惯把一些纵横家们的言行实际附着在苏秦身上,最有名的莫过于苏秦的弟弟,苏代、苏厉,《战国纵横书》中有一部分资料比《战国策》更清晰,比如同样的事迹,在前者一些篇幅记述的是苏秦,而后者记述的却是苏代、苏厉。孰真孰假,不得而知。

《战国纵横家书》是否可信?

目前史学界和国学界,认为可信的如下。

唐兰先生认为,可信,理由是司马迁记述的“苏秦列传”的风格就像是小说故事,且认为司马迁没有严谨的考据。唐先生说,由于司马迁的大意,因而把公元前三世纪初的苏秦事迹,推到前四世纪末;把张仪、苏秦的时序改为苏秦、张仪;五国伐秦错成了六国合纵,还推早了四十五年。时序既差,事迹中既有弄错的,又有假造的,他的《苏秦传》就等于后世的传奇小说了。所以司马迁笔下的苏秦,是后人伪造的。不足信。

杨宽先生说:“今本《战国策》中,既有比较原始的苏秦资料,也有出于后人伪造虚构的东西,可说真伪参半。而《史记・苏秦列传》所辑录的,几乎全是后人杜撰的长篇游说辞。因为司马迁误信这些游说辞为真,误认为苏秦是和张仪同时对立的人物,反而把有关苏秦的原始资料抛弃了,或者把这些资料中的'苏秦’改成'苏代’或'苏厉’。因此战国中期有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苏秦活动有 关的,真相就模糊不清。

马雍先生说:“《史记》中有关苏秦的记载错误百出,其材料来源多出伪造,可凭信者十无一二。马先生直接否定了司马迁的记述。

以上是认为可信的几位专家的想法,认为司马迁和刘向在骗人。

谁在说谎

SHUO HUANG

如果以上专家推论正确的话,那么真相着实让人震惊,司马迁、刘向都是在为纵横家圆谎,耸人听闻?司马迁莫非真会因为祖先司马错是纵横家,且敬仰纵横家就颠倒黑白?刘向莫非也真会忽略手头的《苏子》、《张子》的存在,而故意混淆视听?那么他们的动机在哪里?我们不妨做个对比。

正方:《战国纵横家书》成书是汉初,并非有足够的资料证明,此书内容可信度存疑。

反方:该书较《战国策》而言,篇幅更大,可能收录《苏子》、《张子》的内容。

正方:司马迁作为史官,《史记》虽然存在一些观点上的偏差,但相对于其他诸子百家并未出现过如此黑白颠倒的偏差。刘向编辑《战国策》也是如此,以二者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可以得到相对翔实的史料和高于常人的格局。

反方:司马迁、刘向也是人,二人不严谨,所以造成错误,理所当然。

正方:刘向编辑《战国策》时,《苏子》、《张子》还未遗失。

反方:司马迁太浪漫,刘向不严谨,我们证据充足。

正方:《战国纵横家书》也有可能是伪书,比如《道德经》、《周易》的具体成书年代,也一直存疑。

反方:《《战国纵横家书》详细记载了,张仪、苏秦的出仕年代。可信度较强。

正方:《史记》是一部正史。

反方:《史记·苏秦列传》写的像小说。而且对纵横家的考据不研究。

正方:《战国纵横家书》不足信。

反方:《史记》、《战国策》也不足信。

……

其实不管是《史记》、《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里都明确记载了纵横家在先秦时期的显耀地位,能与《易经》、《道德经》被古人珍藏,足见古人对其重视。但,请别忘了纵横家游说特点就习惯“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说辞是为了说服别人,而非为了整理。所以是真是假,极难辨识。

历史没有真相 只残存一个道理

ZHEN XIANG

真相和真理一样,是知识分子们梦寐以求的东西,然而作为知道分子,阿信赞同马未都的观点,历史其实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那么纵横家们给后人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阿信认为自然是纵横家思维,既是“一阴一阳、一捭一阖、一纵一横”的谋略布局智慧。比如阿信学了鬼谷子之后,认为纵横家不会逞口舌之快,关键在于有没有用处,实用性才是纵横家智慧的价值所在,这也正是阿信苦苦追寻数十年的动力。

其实,区分并不困难,《战国策》本身也存在问题,如《战国策》是史书吗?如果你点头,那就天真了,该书其实是一部国别体著作,是一本记述先秦时期纵横家言行的术。主要目的,不在于记述历史,而是技术纵横家游说方法。如此推论《战国纵横家书》也与《战国策》类似,并非史书,而是一本技术纵横家事迹的书。就如从金庸武侠的故事,论证乔峰、郭靖真有其人,本来就一个无聊且无价值的行为。所以与其势不两立的争论,不妨多学些古人智慧,如鬼谷子说:说者,说之也。

古人花费巨大的精力去为纵横家做传,至少证明了纵横家们的价值,如果非要佐证谁是师父,谁是师兄,谁是哥哥,谁是弟弟,恐怕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证据。

鬼谷
阿信说

最后用马未都的一个故事作为结尾:

马未都问历史学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真的存在吗?

历史学家答道:存在啊,史料上明确的记载。

马未都说:未必,在北宋,还没有那么大的缸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翟玉忠:纵横家游说范例集《战国策》及其时代意义(下)
千古奇人鬼谷子,真实身份竟然是他?
鬼谷子到底有多少徒弟,真有五百人?司马迁只记载了二人
每日一成语:纵横捭阖
职场中的《战国策》(17)
国学纵横家代表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