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点丨父亲挂号见急诊科医生儿子,只为让他歇会儿





在急诊科工作的儿子习惯性地问:您哪里不舒服?这次他听到的是:儿子,我没有不舒服,就是想让你歇会儿,喝口水。儿子这才发现,坐在自己面前的,是父亲。


这不是虚构的医术作品,是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一段视频,视频中的急诊科大夫正是故事的主人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的迟骋大夫。


这件事发生在2014年,为什么时隔一年多又被网友热传?一段5分钟的视频留给我们怎样的感动?



“孩子,忙了一晚上了,喝点水吧!”这个被热传的视频片段,事情就发生在2014年的5月,工作不到4年的迟骋又一个普通的夜班。父亲从济南出差来北京,迟骋恰好夜班,父子俩距离上一次见面,已经快半年的时间。


迟骋说,“本来约好下夜班后去找父亲,但父亲太长时间没有见到我就想尽快看到我。这也是我父亲第一次看到我的工作状态,只知道我很忙,所以他后来回去后都没敢跟我妈说,怕我妈心疼。这个视频出来后,我爸一直都没有完整地看,他觉得每看一次都特别难过”。


医院宣传部门的同事听说这件事后,精心制作了短短5分钟的视频,视频当时就在同行中被热传。但迟骋想不到,时隔一年多了,这段视频被更多不是医生的人再次传播。


迟骋对记者说,第一他很意外,这么长时间了又被传播,第二更多的人并不是医务工作者的人也都在传。


都市中的每个人都在忙,只是连迟骋的父母都想不到,儿子所在的急诊室似乎尤其忙。


迟骋讲述了自己的工作流程,“我们早上8点接班,查房,开医嘱。还会不断有病人送过来抢救,所以一上午都会非常紧张,每个人要管十几张床位,这些病人都非常不稳定,分分钟都会叫我们。我们午饭都是换着去,每次吃20分钟,然后继续忙碌到下午6点。对急诊科的大夫来说,永远没有终点”。


忙得团团转的白班,还有无法正常休息并时刻紧绷神经的夜班,没有完整的周末,节假日更加忙乱,这就是迟骋和他的同事们工作的常态,太忙,太累,迟骋说其实心里惭愧,常常忙到顾不上给爸妈打个电话。最让他内疚的是,父母真正需要他这个当医生的儿子时,他却无能为力。“我母亲有一段时间心脏不舒服,但都没告诉我,就自己去治疗,就怕我分心。但想想父母辛苦养育我这么多年,我也是个医生,都不能帮助他们看病,想想真是非常愧疚”。


即使如此忙累,工作中也难免遇到有患者不理解的,迟骋因为年轻被质疑没有经验,医术受怀疑,他说也有过冲动,想立刻脱下那身白大褂,可冷静下来想,还是舍不得对急诊科医生的喜欢,舍不得这份职业带来的那份无以言说的幸福。


“作为一名急诊科的大夫,当你感受到患者家属的那份信任,感受到生命被救活,那种温暖更是巨大的。当年我选择急诊,真的觉得它是一个可以救命的工作,还是愿意在这个岗位工作下去。”迟骋直言。


迟骋,迟到的迟,驰骋的骋,他说父母起这样的名字原本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干出一番大事业,当父亲在医院与他见面那次之后,父母只希望他平平安安,不那么忙累,就是最好。



锐评热议



老父亲“挂号见医生儿子”的深情

最应被谁看懂?

王聃



怀着好奇心,我在网上找到了这则热传的视频。必须承认,在看完整则视频之后,我陷入了某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之中。白发的父亲,忙碌的医生儿子,他们相见不是在家中,竟然是在急诊科的科室里。此刻,父亲虽然是以“患者”的身份而出现,但他只是想为儿子端上一杯水,叮嘱儿子稍稍休息几分钟。此刻,儿子面临着可能是这辈子中最“奇特”的患者,但即便他是感动的,也不被容许和父亲来详细地交谈,因为,在门外等待着他叫唤的,是下一位病人。


这则“挂号见医生儿子”的视频,无疑就是一则急诊科医生真实工作状态的素描,他们承受的工作压力,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他们所必须呆在工作岗位的时间,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然而,点开这则视频后的网友评论,我却惊讶地发现,并不是每个网友都表达出了对这则视频的感动。譬如有网友称,视频中的场景可能只是一出“双簧”;譬如还有网友称,哪一个职业不辛苦,独独提医生没有意义。“挂号见医生儿子”,为什么没有感动所有人?


在我看来,倘若对其成因条分缕析,其中当然有着少数网友“无事喷几句”的惯性,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有以下两点:其一,必须提醒,这段视频是出现在医院的宣传片中。既然是医院的宣传片,那么只提医生的辛苦,而不提患者看病之难,无疑不那么具有平衡感,容易惹人吐槽。事实上,患者特别是那些外地到北京来看病的患者,他们所遭遇的一切,可能更沉重。要凌晨起来排队挂号,要入院之后苦苦等待空床位的出现,只是,他们没有“表达”的机会。


第二个缘由可能在于,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越来越反感那种“高大上”甚至“不食人间烟火”的表达方式。五年没有回家吃团年饭,固然令人感动,固然体现出医生工作之艰辛。但无论如何,这都不应该是某种常态生活的方式,因为它割裂了亲情和常态的认知。如此认知之下,医院再动辄将医生“五年未回家过年”作为其宣传片内容而出现,就难免令人五味杂陈与不可接受,这正是网友议论的缘起。


正因这样,倘若从医院宣传片的角度来评价,一则“挂号见医生儿子”的视频,以及其背后“医生五年未回家过年”的隐情,显然都难以令人接受,因为它是单向表达的,是不那么契合公众的常态认知的;但倘若站在职业状态的角度来分析,它显然指出了一个真切的事实:医生资源仍是相对短缺的;对医生的制度性减压举措,仍然是不够的,它们共同制造出了“挂号见医生儿子”的深情与悲情。如此而论,所谓“挂号见儿子”的宣传片,它最应该被医卫主管部门所看懂。


-END-


2015TOP热文回顾



点击↓↓↓

热点丨一道高考作文题为何引发网络论争

学霸手记丨全国高考状元经验荟萃!高分就是这么任性!

阅卷名师讲高考丨“高考万一脑袋一片空白”怎么办?有什么万能素材吗?

状元谈丨高考语文148分,她说:语文从来就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高考现场丨高三老师最后叮嘱:“高考等待发卷时应该做些什么?”等19个考场超常发挥技巧


温馨提示:公众号的评论功能开通啦!

将屏幕拉到结尾,点击右下角,就可以写评论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于生命终末期的患者,《急诊科医生》还能做什么?
央视记者蹲守采访 为你介绍真实的急诊室医生
北京一女子午后带娃,因热射病抢救无效去世!急诊专家提醒——
医生拒绝为患者看病,理由不能任性
麻醉值班,这个父亲让人感动
辉县一医生错拿CT片,醉酒患者险被做开颅手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