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柏拉图《理想国》笔记

​ 一

1.我们几个年纪差不多的人常常聚在一起。正像古话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大家一见面就怨天尤人,想起年轻时的美好时光,仿佛失去了珍爱的宝贝一样,总觉得从前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现在的生活不值一提。有的人抱怨,因为上了年纪,受到亲朋好友的怠慢,非常伤心。

2.上了年纪的确使人感觉平静和自由,清心寡欲。到了清心寡欲、心灵放松下来的时候,真像索福克勒斯所说的,像是摆脱了一个疯狂的奴隶主似的。

3.悔恨和抱怨,归结起来原因只有一个,不在于人的年老,而在于人的性格。心平气和、天性快乐的人,几乎不会感觉到年老带来的压力。

4.不创造财富的人,多半不贪财;只有财富的创造者才会把财富看成自己的产物。像诗人爱自己的诗篇,父母疼自己的儿女一样,财富的创造者爱自己的钱财,不单是因为钱有用,可以获利,还因为钱是他们自己的产品。

5.对于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来说,有了财富就没有必要作假或欺骗其他人了,无论这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当他要去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他也就不会为亏欠了神的祭品或欠了别人的债务而恐惧了。能有这份内心的宁静,财富功不可没。

6.朋友之间交往应该与人为善,不应该与人为恶。正义就是给每个人恰当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7.在订立契约上,正义是有用的。当金钱没用的时候,正义才是有用的。

8.帮助正义的人,不伤害不正义的人,这样才应该算是正义的。伤害任何人无论如何都绝不是正义的。

9.朋友不是那些仅仅看起来可靠的人,而是真正可靠的人。仅仅是看起来而非真正好的人只能当做外表上的朋友,并不算真正朋友。关于敌人,也是如此。

10.政府通常是每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每一个政府都会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

11.所谓正确的法律指对他们自己有利的,所谓错误的法律是对他们不利的。

12.正义有时是不利于统治者,即强者的,统治者无意之中也会下达损害自己利益的命令。

13.没有一门科学或技艺是不顾及它所支配的弱者的利益而只顾寻求强者的利益的。

14.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不顾老百姓的利益而只顾自己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15.匠人得到的报酬,是他们在运用了自己特有的技术之外,又运用了一种挣钱之术而得来的。每种技艺尽其本职,使受照管的对象得到利益。

16.好人是不肯因为名利来当官的。他们不肯为了职务公开拿钱而被人当用人看待,更不肯徇私舞弊,假公济私,被人当做小偷来看。一个真正的治国者追求的是老百姓的利益,而不是他自己的利益。

17.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但要求胜过异类。至于不正义者嘛,则要求自己对同类异类都能胜过。

18.有知识的人是聪明的。一个又聪明又好的人,不愿超过和自己同类的人,却愿意超过跟自己不同类甚至相反的人。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不正义的人则又笨又坏。

19.正义使他们友好、和谐,而不正义使得他们分裂、仇恨、争斗。

20.任何事物的功能,就是非它不能做、非它做不好的一种特有的能力。

21.正义是心灵的德行,而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了。

22.生活得好的人必定是快乐、幸福的;生活得不好的人则与之相反。正义者是快乐的,不正义者是痛苦的。

23.有那么一种善,我们喜欢它,只是喜欢它本身,与它的结果无关。另外还有一种善,如知识、视力、健康,我们之所以爱它并不仅仅因为它本身,也因为它的结果。第三种善,如体育锻炼啦,有了病要求医,因此就有医术啦,总的说来,就是各种各样赚钱的方法,都属于这一类。正义属于最好的一种。一个人要想快乐,就得爱它——既因为它本身,又因为它的结果。

24.正义是心灵本身最大的善,不正义是最大的恶。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而不正义是对自己的利益,对弱者的祸害。正义是至善之一,是世上最好的东西之一。正义本身赐福于其所有者,反之,不正义本身则会贻祸于其所有者。

25.如果我一息尚存有口能辩,而正义遭人诽谤,我却袖手旁观不上来帮助,这对我来说,恐怕是一种罪恶,是奇耻大辱。因此,我最好挺身而起保卫正义。

26.一个城邦的创建人需要:首先,最重要的必需品是粮食,有了它才能生存;第二是住房,第三是衣服,以及其他,等等。

27.城邦是如何满足这些需求的:可能有一个农夫,一个瓦匠,一些纺织工人——再加一个鞋匠或者别的照料身体需要的。

28.备粮食来跟其他人共享呢,还是只给他自己准备粮食,不管别人——花四分之一的时间,生产自己的一份粮食,把其余四分之三的时间,一份花在造房子上,一份花在做衣服上,还有一份花在做鞋子上,把这些工作自己全部包揽免得同人家交换,自给自足呢?

29.一个人不论做什么工作,失掉恰当的时节和有利的时机就会前功尽弃。一件工作不是等工人有空闲了再慢慢去做的,相反,工人应该全心全意当做首要任务来抓。

30.产品交换正是我们合作建立城邦的本来目的。于是我们需要一个市场,需要有货币作为货物交换的媒介。

31.我们要从邻居那儿抢一块土地来满足我们对牧场和耕地的需要;而邻居如果也无限制地追求财富,不以所得为满足的话,他们势必也要夺我们的一块土地。下一步,我们就要走向战争了。

32.如果说护卫者的工作是最重大的,他就需要有更多的时间、知识和训练。尽可能地挑选那些有这种天赋的人来守护这个城邦。卫士如果要斗得胜的话,还必须勇敢,是本性温和而又精神刚烈的人。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就需要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了。

33.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34.善者并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

35.事物处于最好的状况下,最不容易被别的事物所改变或影响。例如,最健康、最强壮的身体最不容易受饮食、劳累的影响,最茁壮的植物最不容易受阳光、风、雨等的影响。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不也是最不容易被任何外界的影响所干扰或改变。

36.没有人愿意接受谎言,不论在自身最重要的部分(在心灵上),还是在最重要的利害关系上。最重要的是,不论谁都最害怕谎言存在那里。上当受骗,对真相一无所知,自己心灵一直被假象蒙蔽——这是任何人都最不愿意、最深恶痛绝的。

十一

37.儿童和成年人应该要自由,应该惧怕成为奴隶,而不应该惧怕死亡。

38.一个好人绝不会认为死对于他的朋友——另一个好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39.一个人纵情狂笑,就很容易让自己的感情变得很激动。

40.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就是服从统治者;对于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就是控制饮食带给肉体快乐的欲望。

十二

41.如果他样样都干,一样都干不好,到头来一事无成。

42.一个人模仿一样东西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模仿许多东西都能做得很好吗?

43.人性就像铸成的钱币,不可能成功地模仿许多东西,本身也不可能做许多事情。所谓的模仿只不过是事物本身的模本而已。

十三

44.应该从小就开始模仿与他们的行业有正当关系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的、有克制力的、虔诚的、自由的一类人。凡不符合自由人标准的,都不应该去参与或模仿。

45.从小到大一直模仿最后就成了习惯,习惯是第二天性,那言谈举止上不就都受到影响了吗?

46.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城邦是这种地方的原因:鞋匠永远是鞋匠,除此之外不做舵工;农夫永远是农夫,除此之外不做法官;兵士永远是兵士,除此之外不做商人,如此类推。

十四

47.年轻人要做他们真正该做的事,那些高智力、好品格的人的精神状态,这才是真正良好的精神状态。

48.必须寻找一些伟大的艺人,用他们的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踏上健康的道路;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都是好的艺术作品;使他们从小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优美、理智在一起。

49.儿童阶段文艺教育非常重要。一个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节奏与和谐会深深地影响着他,他就会变得温文尔雅;如果受到的教育不好,结果就会相反。

50.一个受过适当教育的儿童,对人工作品或自然物的缺点也是最敏感的,因此会非常反感丑陋的东西,赞赏优美的东西,深受鼓舞并从中吸取营养,来美化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成长得更好。他能不自觉地谴责任何丑恶的东西,像嫌弃恶臭一样,即便他还处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年幼的阶段。等到他长大到有理智的时候,他会觉得似曾相识地欢迎它,因为他受的教育使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51.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与志同道合的人很投缘;但对于浑身不和谐的人,就避之唯恐不及。

52.用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去爱美的有秩序的事物,难道这不是正确的爱吗?

53.正确的爱与纵情任性泾渭分明。真正的爱者和被爱者绝对不和淫荡的人同流合污。

54.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能达到对美的爱。

十五

55.邪恶不能理解德行和邪恶本身,但有天赋的德行通过教育能最终理解邪恶和德行本身。

56.天性中的激情的确会导致野蛮;如果适当地加以训练就可能成为勇敢,如果过度了,就会变成严酷粗暴。

57.心灵没有受到启发和教育,从没磨炼过自己的感觉接受能力,他会变得耳不聪目不明。

十六

58.一个人总是最关心他所爱的东西,并且一个人总是最爱那些和自己有一致利益、和自己共得失的东西。

59.必须选择这些护卫者,据观察,他们是最愿意一生鞠躬尽瘁,为国家效劳,而不愿意做任何不利于国家事情的人。

60.一个人学好了,那错误意见的离开就是自愿的离开,一切正确意见的离开就是不自愿的。当人们被巧取豪夺——被欺骗诱惑或者被强力压迫时,往往会发生不自愿的放弃。

十七

61.建立这个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而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

62.在一个有序的、以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为目的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而在一个建立得最糟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不正义。

63.在任用我们的护卫者时,必须考虑,是否应该单独注意他们的最大幸福,或者说,是否能不把这个幸福原则作为一个整体放在国家里来考虑。我们必须劝导护卫者及其辅助者,他们和其他人平等,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来,整个国家将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

64.富有和贫穷,富则奢侈、懒散,贫则粗野、低劣,它们都要求变革。

65.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小,事实上都分成相互敌对的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穷人的,另一部分是富人的,而且这两个部分各自内部还分成许多个更小的对立部分。

66.良好的培养和教育灌输进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再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善越来越多,而且这种改善有利于人种的进步,像其他动物一样。

67.当音乐风貌改变时,国家常常会和它们一起改变。

68.孩子必须参加符合法律精神的正当游戏。因为,如果游戏是不符合法律的,孩子们也会变得违反法律,他们长大后就不可能成为品行端正的守法公民了。

十八

69.当年轻人在静默无声的年长者面前时静默无声,他们要起立让座以示敬意;对父母要尽孝道;还要注意发式、衣着、鞋履;总之体态举止,以及其他诸如此类,都要注意。

70.一个人接受的启蒙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将会决定他未来的生活。

71.好的谋划显然是一种知识。因为,其所以有好的谋划,不是由于无知,而是由于有知识。

72.勇敢是一种保持。就是保持住关于可怕事物——即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这是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在所有情形之下”是说勇敢的人无论处于快乐还是痛苦中,或处于欲望还是恐惧中,都永远保持这种信念而不抛弃它。

十九

73.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控制了某些快乐与欲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很古怪的一句话——“自己的主人”的意思。人的灵魂里面分别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如果天性较好的部分控制了较坏的部分,那就是所谓的“自己的主人”。

74.一个人由于坏的教养或者和坏人交往而使其较好的同时也是较小的那个部分受到较大的同时也是较坏的那个部分统治时,在这种情况下,他便要被称为自己的奴隶和没有节制的人,从而受到谴责。

75.节制的作用和勇敢、智慧的作用不同,勇敢和智慧是分别处于国家的不同部分中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节制不是这样,它贯穿在全体公民中,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不管是指智慧方面,还是——如果你高兴的话——指力量方面,或者还是指权力方面、人数方面、财富方面,或其他任何方面)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

76.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不管是在国家还是在个人——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性和协调。

77.“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分内的事”这个品质在使国家完善方面的能力好像能与智慧、节制、勇敢的能力较量。正义就是拥有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的事情。

二十

78.同一事物的同一个部分关系着同一事物,无疑不能同时有相反的动作或受相反的动作。

79.当一个人想得到什么东西,他的心不会因渴望实现自己的要求而向他的愿望点头赞同(仿佛有一个人在向他提出这个问题那样),让他得到这个东西。每一种欲望本身只要求得到自己本性所要求得到的那种东西。特定的欲望才要求得到特定的那种东西。

80.有些特定性质的东西关系着特定性质的相关者,其他单纯的东西关系着单纯的相关者。

81.灵魂的理性部分,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另一个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部分或欲望部分,亦即种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是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

82.愤怒有时也会和欲望发生冲突,尽管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二十一

83.当一个人的欲望战胜了他的理智,他会骂自己,对自身内的这种力量生气。人的激情是理智的盟友,激情站到欲望一边去——虽然理智不同意它这样——反对理智。

84.个人的智慧和国家的智慧是同一智慧,并且和使国家得到智慧之名的品质是同一品质。个人的勇敢和国家的勇敢是同一勇敢,并且和使国家得到勇敢之名的品质是同一品质,个人和国家在其他所有美德方面也都有这种关系。

85.个人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司其职,那么他就是正义的,即也是在做他本分的事情。

86.(理智和激情)既受到这样的教养、教育并被训练了真正可以起到自己本分的作用,就会去领导欲望——它占我们每个人灵魂的最大部分,并且本性对财富是最贪得无厌的——它们就会监视着它,以免它会因为充满了所谓的肉体快乐后而变大变强,变得不再恪守本分,连那些它所不应该控制支配的部分也企图去控制支配,从而毁了人的整个生命。这两者联合起来不是最好地保卫着整个灵魂和身体不让它们受到外敌的侵犯,一个出谋划策,另一个在它的领导下为完成它的意图而奋勇作战。

87.谁的激情无论在快乐还是痛苦中都保持不忘理智所教给的关于什么应当或不应当惧怕的信条,谁就被称为勇敢的人。

88.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节制美德就是这样的,无论国家还是个人。

89.美德似乎是一种心灵的健康、美和坚强有力,而邪恶则似乎是心灵的一种疾病、丑和软弱无力。

90.如果是由统治者中的一个卓越的个人掌权就叫做君主政治,如果是由两个以上的统治者掌权就叫做贵族政治。

二十二

91.我们一般都是以音乐和体操教育男子的。为了同样地使用女子,我们也一定要以同样的两门功课来教育女子,并且还需要给她们一些军事方面的教育。

92.不同的禀赋应该从事不同的职业,男子与女子有不同的禀赋。

二十三

93.禀赋的同异,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只是因为关联到了行业的同异。例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都有治病救人的本领,也就是有同样的禀赋。如果发现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男性或女性更加适宜于某种职业,我们就可以把某一种职业分配给男性或者是女性。

94.在治理一个国家方面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只有男子可以担任而女人担任不了的。

95.婚姻大事需要尽量安排得庄严神圣,婚姻若是庄严神圣的,那么不管对谁来说都是最有益的。

二十四

96.国家制度的至善是什么,立法者立法所追求的至善又是什么,以及极恶是什么?

97.对于一个国家来讲,难道有比闹分裂、化一为多更可恶的吗?难道有比讲团结、化多为一更善的吗?

98.人与人之间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就是财产、儿女以及亲属的私有。

99.羞耻之心阻止他去冒犯任何是他父辈的人,畏惧之心使他害怕有人来帮助受害者,这些援助者很有可能是他的儿辈、兄弟或父辈。

100.法律要从每个方面促使守护者们彼此和平相处。

二十五

101.如果守护者一心要追求的是一种不存在的生活,而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守护者应有的幸福生活,他对于在我们看来最好的安稳的生活并没有满足感,反而让一种幼稚愚蠢的快乐观念所困扰、所支配,以至利用权力损公害私,损人利己,那么他早晚会发现赫西俄德说的“在某种意义上半多于全”这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

102.女子和男子有共同的教育、共同的子女、共同保护其他公民;无论是在国家内部还是外出打仗,女子与男子都应当像猎犬一样,一起守护一起追逐;并且尽可能以一切方法共有一切事物。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既不违反女子与男子的不同自然特性,又不违反女子与男子之间的天然伙伴关系。

103.一个是“战争”,另一个是“内讧”,当然我们也有两件不同的事情。第一件指内部的或者说自己人的,另一件指国外的或者说敌我的。国内的所有冲突可称为“内讧”,对外的所有冲突可称为“战争”。当内讧发生时,一个国家就会一分为二,并且双方都互相蹂躏土地,焚烧其房屋,对于这种荒谬绝伦的行为,会让人觉得双方都不是真正的爱国者;如果真的是爱国者,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做出这样残酷的事情,甚至还去伤害自己的祖国呢?

二十六

104.全国公民在战争中互不抛弃,并且彼此之间以兄弟、父辈、儿子相待,我觉得正因为这种团结的力量,使他们无敌于天下;如果再加上女兵,甚至是同男兵一起并肩作战或为了吓唬敌人,齐心协力,使他们百战百胜。

105.真理在通常情况下做到的总是比说到的要少。

106.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找到一个国家治理得一切事物非常接近于我们所描述的那样,那你就得承认,你所要求的已经实现,你已经知足了。

107.想方设法寻找和指出在现行的那些城邦法律制定中具体是什么缺点妨碍了他们,如果按照我们所描述的法制去治理它;或者用有什么极少数的变动就可以使他们所企求的符合我们建议的法律;如果一项变动就够了,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一项变动不行那就两项,总之变动愈少愈理想。

108.认真严肃地追求智慧,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凡是在后起之秀身上,所有的缺点你都可以包含,同时也没有什么优点会漏掉而不加称赞的。

109.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他对智慧的爱好不仅是一部分,而是爱好它的全部。一个不爱学习的人,特别是在他还年轻的时候,还不能判断哪些对自己有益,哪些对自己无益,我们就不能说他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或是一个爱智的人。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哲学家。

二十七

110.完全不能有的东西是完全不可知的;完全有的东西是完全可知的。

111.意见与知识因为是不同的能力,所以它们必然有不同的相关者。知识自然与有相关,知识也就是知道有和有者的存在状况。使我们可以有意见的力量唯有形成意见的能力,不能是别的。

112.如果“有”是知识的对象,意见的对象就一定不是有,而是其他一种东西了。意见既非无知,也非知识。意见就是存在于知识和无知两者之间的东西了。

113.对于那些专心致志于某种东西本身存在的人称他们为爱智者。

二十八

114.哲学家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而做不到这一点,被千差万别的事物的多样性搞得迷失了方向的那些人就不是哲学家。

115.永远酷爱那种实体知识(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是哲学家天性方面的东西。他们永远都不愿苟同一个“假”字,他们爱真恶假。真正的爱知者应该是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在追求全部真理。会参与自身心灵的快乐,而不去注意肉体的快乐。眼界广阔,用心观察研究所有时代的一切实在。

二十九

116.关于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问题,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

117.真理的队伍里倒是有一个由节制伴随着的健康的和正义的心。勇敢、大度、聪敏、强记是这种天赋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118.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

119.敏于学习,强于记忆,勇敢、大度是哲学家的天赋。

三十

120.理性只有通过奴隶般的艰苦磨炼才能得到。如果构成哲学家天赋的那些品质本身受到坏教育或坏环境的影响,就会跟所谓的美观、富裕,以及所有这类的生活福利一样,成为某种背离哲学研究的原因。

121.在他们年少时,他们学习的哲学功课就应该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当他们正在长大成人时,他们的主要任务应是好好注意身体,为哲学研究准备好体力条件;当他们的灵魂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达到成熟阶段时,他们应当加强对心灵的锻炼;当他们的体力转衰,过了为政治军事服务的年龄时,就应当让他们自在逍遥,一般不再担当繁重的工作,只专心从事哲学研究。

三十一

122.一个真正专心致志于真实存在的人,是无暇关注琐碎的人事的,也不会充满敌意和妒忌地与人争吵不休;他永远专注于永恒不变的事物,当他看到这些事物不会互相伤害,而是按照理性的要求有秩序地活动着,他会竭力模仿它们。哲学家们和神圣的秩序亲密交往着,并且在人力许可的范围内,也会使自己变得有秩序和神圣。

123.必须确定哲学家为最完善的国家护卫者。

124.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关于正义等的知识才是有用和有益的。三十二

125.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

126.这个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灵魂把可见世界中的实物作为影像,那些实物本身也有自己的影像;只能由假定出发进行研究,且不是由假定上升到原理,而是由假定下降到结论;在第二部分里则相反,灵魂是从假定上升到原理,这高于假定;不像前一部分那样使用影像,而完全只用理念来进行研究。

127.四种灵魂状态:最高一部分的是知识,第二部分的是理智,第三部分的是信念,最后一部分的是想象。

三十三

128.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合于理性行事的任何人,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129.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来学习的器官,好比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朝向光明的。同理,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跳出变化世界,直到它的“眼睛”能够正面观看实在,查看所有实在中最光亮的,即我们所谓的善者。

三十四

130.凡是那些将最不热心权力的人定为统治者的城邦里一定有最善、最稳定的统治,凡有与此相反的统治者的城邦里其统治必定是最恶的。

131.感性的东西有些是不需要借助于理性思考的,因为感官就可以独立判断了。但有一些还是要借助于理性的,因为感官对它们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

132.有的事物不要求思考,有的事物要求思考,并且把那些不同时造成相反刺激的事物定义为不要求理性思考的事物,把那些同时给感官以相反刺激的事物定义为要求思考的事物。

三十五

133.运动是有多种而不是单只一种。

三十六

134.当一个人不管感官的知觉而只靠辩证法通过推理来寻求发现每一种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感悟善者的本质时,他就到达了可知事物的顶峰了。

135.唯一的研究方法就是辩证法,它能够不用假设而一直升华到第一原理本身,从而在那里找到可靠的依据。

136.第一部分称为知识,第二部分称为理智,第三部分称为信念,第四部分称为想象;又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合称理性,将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合称意见;意见是与产生世界相关的,理性是与实在相关的;理性与意见的关系就好比实在与产生世界的关系,知识与信念的关系、理智与想象的关系也如同理性与意见的关系一样。

三十七

137.在一个安排得非常理想的国家里,妇女和儿童必须公有,全部的教育也公有。各种事情不分男女一样干,不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平时。那些被证明文武双全的最优秀的人物就是他们的王。

138.四种制度。第一种是受到广泛赞扬的,被叫做克里特和斯巴达政制。第二种是少数人的统治,在荣誉上居第二位,有很多害处的,被叫做寡头政制。第三种是接着寡头政制之后产生的,又是与之相反的,被叫做民主政制。最后,第四种,是城邦的最后的祸害,乃是与前述所有这三种都不同的高贵的僭主政制。

139.制度正是由习惯产生的,不能是由别的产生的。政治制度的所有变动都是由领导阶层的不和引起的。

三十八

140.劣根不是天生的,只是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受到了坏影响,所以两种力量的争夺使他成了一个折中性的人,自制变成了好胜和激情之间的状态,他成了一个傲慢的喜爱荣誉的人。

141.在一个国家里尊重钱财,尊重富翁,善德与善人便不尊重了。什么受到尊重,人们就去发展它;什么不受尊重,人们就去忽视它。

三十九

142.崇拜财富与朴素节制的生活不能并存,二者必去其一的道理在一个国家的人民中不是不言而喻的。

四十

143.民主制度堂而皇之地践踏所有这些理想,从不考虑一个人原来是干什么的,品行如何,他从政时只要声称自己对人民一片好心,就能得到尊敬和荣誉。在这种制度下把一种平等不加以区别地给予所有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四十一

144.极端的自由无论是在国家方面还是在个人方面,其结果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

四十二

145.大家身上或许都有非法的快乐和欲望,有些人受到法律和以理性为友的较好的欲望控制,可以根除它们或者只留下微弱的残余,而在另一些人身上,留下的还比较多、比较强。

146.在一个主宰激情完全控制了一个人的心灵之后,这个人的生活便是铺张浪费,纵情酒色,放荡不羁等。

四十三

147.每个人的心灵也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人用一个部分来学习,用另一个部分来发怒。还有第三个部分——这个部分由于内部的多样性,我们很难用一个简单而合适的词来概括它,我们只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最强烈的主要成分来称呼它。我们称它为“欲望”部分,是根据它强烈的关于爱和饮食的欲望以及各种连带的欲望而来的。或者我们称它为“爱钱”部分,是因为金钱是满足这类欲望的主要手段。

四十四

148.在灵魂的三种快乐之中,我们用以学习的部分的快乐是最真实的快乐,而在灵魂中,这个部分占统治地位的那种人的生活也是最快乐的生活。

149.一类事物是食品、饮料、肉等各种各样的食物;另一类事物则是真实意见、知识、理性等不同类的美德。

150.一个人将他的激情化为行动,不加思考,不顾理性地追求胜利、荣誉或意气,那么他的爱胜利、爱荣誉和爱意气的满足便会导致强制、嫉妒和愤慨。

四十五

151.智慧和控制管理最好来自于自身内部,否则就必须从外部强加,以便让大家可以在同一指导下成为朋友和平等者。

152.制订法律的意图是将它作为城邦所有公民的盟友。

四十六

153.凡是在多数事物能用同一名称称呼的场合,我认为我们总是假定它们只有一个形式或理念的。

四十七

154.所有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一个是使用者的技术,另一个是制造者的技术,第三个是模仿者的技术。

155.一个东西远看和近看在人的眼睛里显得不一样大。同一事物在水里看和在水外看曲直是不同的。同一事物外表面的凹凸由于同样的视觉错误看起来也是不同的。我们的心灵在任何时候都是充满无数这类冲突的。

156.法律会以某种方式告知:遇到不幸时有耐心是最善的,尽可能保持冷静而不产生急躁情绪。

四十八

157.不能让财富、荣誉、权力,也不能让诗歌诱使我们漫不经心地对待正义和一切美德。

四十九

158.灵魂不能被任何恶毁灭,无论特有的还是外来的,可见,它必定是永恒存在的。既然永恒存在,就必定是不朽的。

159.灵魂本质上实实在在是这样一种事物:它内部有许多的不同、不像和矛盾。

五十

160.美德是自取的。每个人对美德重视到什么程度,将来就会有多少美德。

161.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善和恶,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道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想国
柏拉图的对话
理想图思想
柏拉图的正义观解析
《西方哲学史专题讲座》(四)
柏拉图《王制》中的血气与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