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一) .上  大禹晚年,错杀防风氏

史记·夏本纪》:“十年,帝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秋八月,帝陟于会稽。”

 《历代神仙通鉴》:“(禹于)八岁,(岁在)己未,……夏(季)六月上旬,神气清明,众聚视榻前,当卓午而崩。”应是丙辰年崩!

 《诗经.夏颂》“六月抗鸿,(七月庆功),八月禹崩,葬在蕭夷”。

史记》十年,是加了举丧年!总而言之,大禹是在其成为夏帝第八年,公元前2045年,岁在丙辰,夏历八月下旬某日中午,因误食治关节炎的“奈李药酒”而病亡。

考证历史,必须以史为据,否则还能说是什么“历史工程”,没有众多史据为基础,叫得再好听也无用,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与史实的考验,最终必败无疑!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严在此搜经据典,反反复复讲了很多,挺烦人的,但这又有什么办法?

即便老祖宗相信夏的真实存在,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史据内容,但是在当今疑古派宣说下,却少有人相信,而把先秦历史全当神话,不承认夏的事实存在,认为是老祖宗的欺骗,台湾一位名作家柏楊更是认为是儒家的“意淫”,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己不争气,也不反省,也就休怪外人不承认夏的事实存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禹虽圣,但不是神。他在晚年还是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这就是错杀了防风氏,而使防风氏手下许多人不服,要为他喊冤,甚至多次刺杀他,要为防风氏头领报仇,誓与大禹不共戴天!

夏禹很奇怪,就派人调研,结果是弄明防风氏因天目山遇洪水阻碍,而没赶上坡塘抗洪后的真相后,很是自责,所以后来他说,“错杀不辜,宁失不经”,也就是说我们的法律,如果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宁愿废了它重订。他后来还是亲自给防风氏平反昭雪,封了他们新的领地。

关于防风氏,历史上孔子、司马迁、韩非子都没忘记他。孔子把防风氏神化成一个巨人,也就是尊伟大人物,所以在《国语·鲁语》中有了了孔子与吴国使者的谈话。

而韩非子则认为大禹杀防风氏是为严明法纪,在诸侯中树立权威。后人便据此把大禹丑化成贪图荣华富贵的个人野心家。

却不知他是从十四岁开始直到临终,是把一生都献给了治水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豪华雄伟的绍兴大禹陵是后人为纪念他而修建的,是严重违背了大禹生前遗嘱“衣裳三领,苇椁四寸,桐棺三寸,不占良田”的本意。

孔子说防风氏就是汪芒氏的诸侯,有学者认为其封地在封山禺山(今浙江德清县三合乡)一带。其实防风氏地域不小,湖州长兴县防风山也属于他。在这些地方防风氏的形象是正面的治水英雄,是关爱百姓,受到民众尊敬的正义化身;所以在浙江德清等地都建有纪念防风氏的庙宇。

六月抗洪,八月禹崩,防风先死,大禹后崩。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在(公元前2045年夏历的8月25日),诸侯聚会,防风忌日,人们都在防风山下庙宇前举行隆重的集会,祭奠先祖。

梁朝时的《述异记》有:“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皋,三人披发而舞。”为了纪念他,人们还把一种治疗伤风感冒的草药叫做“防风”!

话说夏禹自从湘西永州舜墓一路赶到了浙江苗山之后,那时万国诸侯已先到的已有不少。百姓听到治水有功的天朝夏禹驾到,亦都赶忙来欢迎。每到得一处,只见新建筑的宫观不少,都说是预备给夏禹住的。但那上面的匾额上却题的是“尧台”二字,有的题“舜馆”二字,旁边都有铭记,称赞尧舜之功德。

夏禹见后心中暗想:“他们既然来来欢迎我,却竭力称赞尧舜,就是表明说我之功德不及尧舜而已。我现在已即将出世,何必再与他们争闲气?一切都随他们愿就是了。”

到了大会即将召开的前一日,各地诸侯差不多到齐,独差了一个防风氏。那防风氏国离苗山最近,偏偏不来,夏禹心中自然非常不满。也不表示在臉上。

次日,夏禹大会诸侯,朝觐礼毕,便将平日考察诸侯功德优劣的一张成绩单发表,如某某有功,某某有过,某某平平,某某功过相抵,某某过不掩功,某某功不掩过之类,条分缕析,纤悉不遗,确实允当。众诸侯看了无不震悚佩服。夏禹对于那有功的加之以奖励,而对于有过错的则加之以训戒,其余或奖罚并施,或奖多戒少。自此之后那座苗山就改名为会稽山,就是因为在此进行过诸侯聚会,又是庆祝冶水成功大会的原故。

到了第三日,夏禹又召见各地耆老,询问他们地方的疾苦。然后又会集各国诸侯,向他们发布两条政纲,一条是叫他们应该普及教育,注重于诗礼;一条是民间所用之铨衡斗斛等应该注意,使它们统一。

先前帝舜时每次巡守,都以此为考察内容中的一种,无如日久顽生,愚民无知,往往任意私造,轻重不等,大小不一,以致欺诈叠生,争讼以起。而有些官僚主义者则认为这只是小事,不去理会它,其实与风俗民情大有关系。以后务须随时审察,使它画一,是亦是为政之要道。”众诸侯听了,皆唯唯答应。

夏禹又说道:“寡人在北方听见众诸侯对于寡人的筑城郭。修戈甲之事大为不满,所以时有反侧之谋。但是寡人所以要如此的原故,亦无非寡人为为国安民而已。

现在寡人与众诸侯誓约,决心尊重众诸侯之意意愿,将已筑成的(三星堆?)城郭统统拆去;将浚治的池隍统统平去;将所有的戈甲统统焚去,与尔等众诸侯以赤忱相见。但愿尔等众诸侯此后对于中央政治亦恪尽臣道,无有离异之心。那么天下将永统一,而无战争,实是万民之福,未知尔等众诸侯以为何如?”

众诸侯听了,一齐稽首道:“我王果能如此推心置腹,臣等如还有不服的,那真是叛逆之臣了。”夏禹亦大喜,即命从人将所带来的戈甲一概先焚去。又发命令叫各地已造的城池即行毁去。将造者停工,未造者勿造。众诸侯见了,无不欢欣鼓舞。

又过了一日,夏禹回想起当初公元前2049年,岁在壬子,大禹夏禹行使王权的开始即位时的情景,“塗山禅位,万国进贡”,那时是多么隆重,声势浩大!秩宗伯夷等将那早已预备好的禅礼物件检点齐集,就率领众诸侯在塗山举行一场大规模的禅礼,以告示天下,成功于天。自古以来,禅位塗山的恐怕也只有夏禹一个人而已。

“涂山禅位,万国进贡”,禹政之初,而现在“群神会稽,计功而崩。”却不到是在大禹终年,是因抗洪救灾,胜利之时。

这一点《诗经.夏颂》讲得非常清楚。“六月抗鸿,八月禹崩,葬在萧夷”。

大禹在位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正好是公元前2045年六月,正值夏暑,在浙江(会稽康县)现湖州德清坡塘,防风氏管辖之地,也因“豆腐渣工程”,发生了坼堤事件,正好大禹南巡先至湘西苍梧,祭拜舜墓后至此,便下令在此各地来参加诸侯聚会的诸侯一同参加抗洪救灾,经过军民共同奋斗,凶猛洪水终于被战胜治服,洪水也没有当地造成太大的损失。

在庆功会上,有人问禹他为什么会治水成功时,他只谦逊地回答说“予辛、壬日娶涂山女;癸、甲日生子启,予不(视)子,以故能成治水土功。”《史记.夏本纪》

正当庆功会快结束时,偏偏防风氏正巧赶到,立即遭到大禹的指责。防风氏一听亦火了,毫不服气,不但不认错,还强调理由,认为自己无罪,且态度极极傲慢。

军令如山,岂是儿戏。救民于水,岂可怠慢。尧、舜、禹时期,国家对各种灾害及百姓困苦非常重视,共工孔壬、崇伯鲧皆因治水失败,而受到追究,因此大禹在治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敢入。

自公元前(2127-2122)年,大禹治水成功,使沿海平原成为良田,受到尧舜嘉奖,人们尊敬。故《吕氏春秋》云:禹娶涂山氏水,(治水五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不以私害公。

大禹初至绍兴,因遇洪灾,还没有来得及调查研究,便主观地认为防风不来抗洪,定是“心怀野心,欺凌他人,不问民苦”,现见防风如此傲慢,立刻火冒万丈,便亲手戳杀了防风氏,还下达了“杀无赦,暴尸三日”的命令。当时众诸侯也一致拥护赞成,皆曰:防风氏该杀。

可怜近百岁的老人,由长期积劳成疾,此次又因抗灾疲劳过度,又遇风寒湿怒火攻心,风湿性心脏病复发,在会后吃了一种能治风湿关节炎,名叫“紫金花柰子”的药酒后,便一命呜呼终结了他劳苦一生。

此就是《史记》等史籍所言:“王会诸侯,计功而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禹本纪(下)
国学共读 | 大禹治水背后的故事,原来是这样
禹合诸侯致群臣的地方,不在绍兴也不在当涂,而在河南嵩县
防风氏_汪芒氏,汪姓的祖先
大禹公祭将至,你真的了解大禹吗?
大禹治完水,为何第一个要杀功臣防风氏?考古发现深层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