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绍昌
 
邓绍昌
  

邓绍昌

  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湖北麻城人,字文明,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曾在成都法政学校读书,受到一些新式教育。早年参加了当地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也叫做“哥老会”。邓绍昌曾在广安县协兴场的“哥老会”中当过“三爷”,后来升为“掌旗大爷”,即首领。他曾当过广安县的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1936年去世。
   哥老会是洪门的三大分支 (哥老会,三合会,致公堂)之一,    洪门(ChineseFreemasonry)為清代的秘密组织,對外稱天地會。鸿门在中国即共&|&|会组织
  邓小平是邓绍昌的长子,邓绍昌按字辈的排序为他取名邓先圣。进入本村私塾后,教书先生把他的名字改为邓希贤。
  邓绍昌先后娶了四个妻子,共生育九个子女,最后养活下来七人
  

邓小平父母

(四男三女)。第一个妻子张氏,病死无后;第二个妻子淡氏,生三男二女,长女邓先烈,长子邓先圣即邓小平,次子邓先修即邓垦,三子邓先治即邓蜀平,次女邓先珍(10岁时病死),淡氏于1926年病故;第三个妻子萧氏,生一男即四子邓先清;第四个妻子夏伯根,生三个女儿,三女邓先芙,四女邓先蓉,五女邓先群。
  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一度是广安县及其周围地区有影响的人物。邓绍昌精力充沛,乐观豁达,乐于同人交往。据说他对孩子们的管教很严厉,但当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仍愿意倾听他们的陈述。

邓绍昌墓简介

  小平父亲之墓“邓绍昌墓”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距邓小平同志故居西南
  

邓绍昌墓

约500米,距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大约150米,是一座单体土坟墓。墓向西,宽3.2米,高1.6米,长4米,200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绍昌,字文明,生于1886年,卒于1936年,清末毕业于成都法政学校,在协兴场教过书,开过茶馆、饭馆,做过协兴乡团总和广安县团练局局长。由于受过新式教育,跑过世面,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痛感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横行:“这个社会是不像个样子,是应该革命”。他做了协兴“码头”的当家三爷,后升为“掌旗大爷”,奔走呼号,积极从事反洋教和“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前后,广安建立革命军,血气方刚的邓绍昌加入革命军当上了新兵训练营营长,率部参加了地方的武装暴动。邓绍昌在乡里受人尊敬,很有影响,由此当权者极力拉拢。但刚直不阿的邓绍昌不愿同流合污,终不为权力者所容,受到排挤,担任县团练局局长不到两年就被撤换,甚至不得不跑到重庆避难。正是他到了重庆,才知道了重庆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事,毅然把15岁的小平送进了这所学校读书,使小平从此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9年邓小平舅舅去世,邓小平得知后交代了三句话,县委明白了一切
网易新闻
“红色触动”,小平故里行
小平故里协兴老街——广安、达州游之六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邓小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