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古易水”位置为“唐河”的最新考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易水歌》中的名句。公元前228年,秦国在灭了赵国后,荆轲受燕太子丹的重托去秦国刺杀秦王,太子丹等人在易水河畔为荆轲送行。多年来,历史学家多数认为“易水”在河北易县,但文献中的其他地名却无法据此对号入坐。
古易水分为南、北、中三条,而南易水发源于太行山区,流经保定安新县的安州流入白洋淀。在战国后期(中山国亡国后)这里正是燕国和赵国的分界线,有“燕南赵北”之称。另两条易水也流经安新县汇入白洋淀,而现今的易县当时不叫易县,叫葛城,也充分说明荆轲别燕太子应该在今天白洋淀附近。燕太子丹送别荆轲在明、清两代的《安州志》上也有明确记载,写的是“三官庙前,旧有秋风台,在城北易水旁,即燕丹送荆轲之处。”在《战国策"燕策三》也对此做了记述:“(荆轲)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这里所说的“祖”,清代大学者王引之、孙诒让均解释为“祖泽”,即现今的白洋淀;易朝志先生认为“祖”应是“祖道”,即饯别。在安新县也发现了古秋风台遗址和刻有“古秋风台”的石碑,在石碑的背面刻有详细介绍荆轲别燕太子丹的经过。
就是说易水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在现易县附近,而是在南边的唐县、定县、安新一带,战国时候属于中山国,而不是燕国。而流经这三县较长的河流只有“唐河”。从而推测古时“易水”有可能指的是“唐河”。一些研究燕赵历史文化的专家正是因为以前对易水的错误定位而得出不太精确的结论。易宪武先生在《易氏源流考辨》及《再论易氏源流》中也认为燕国不可能让齐国易牙和魏国易恺在其易水食采,进而否定齐国易牙和魏国易恺为现在易姓先祖。由于“古易水”属于中山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发现该文有三处值得高度注意:
1、“不周负子”。
2、“水曰寒暑之水”。
3、“禹攻共工国山”。
《楚辞"天问》:“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中“负子”是指商部落(商系子姓)。《大荒西经》称不周负子,说明不周山与古黄河南部的商部落不太远。禹攻共工于幽陵。“水曰寒暑之水”与“风萧萧兮易水寒”难道只是巧合?因此我推断:有易部落不可能自投罗网向南逃往商部落的势力范围。只可能是北逃,但也没有逃远,只是从滹沱河流域稍微向北逃到太行山东侧的古易水流域,仍然是先祖共工居住地幽陵(可能因为向往温暖的地方,从祖居地南移了一点,现在又搬回去了)。就恰好来到了后来鲜虞、中山所在的地区(今河北唐县、定县一带)。《北山经》北次三经太行之山中有鼓(左囟右比)之山,肥水出焉,南流注于床水。有石山,鲜于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滹沱。肥水应即肥国所居地,鲜于即鲜虞,鲜虞族因鲜于水而得名。春秋时鲜虞国及其附属的鼓国、肥国为白狄族。上甲微所杀有易之君名绵臣,春秋晋荀吴所俘肥国之君名绵皋,滹沱河上游流经井陉的支流有绵曼水,均带“绵”字。再反观《楚辞"天问》所说“平胁曼肤,何以肥之”,“击床先出,其何所从”,与《山海经》所记肥水、床水似乎所在均有暗合。
可见后来的鲜虞国是有易部落的延续。有易逃走后以易水为根据地不断繁衍,春秋时期部分族人已经迁居陕北(雍州)。与此同时,商部落活动在山东、河南以及河北及山西南部。
山海经同时记录了太行山、不周山及水寒之水(古易水),说明三者相距不远,目前只知道古易水起源于太行山东侧。不周山已经不存在了。《淮南子"天文训》中载有不周山消失的情况:“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看来不周山是在颛顼时代就已经不存在了,同时伴随着剧烈的地质变化,我估计应该是类似地震。古代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归因于共工发怒所为。不周山靠古易水,可能就是中山国所在区域,也就是现在河北唐县、定县及附近区域。中山国之所以称之为“中山”是因“城中有山,故曰中山”,“山”字形铜礼器为国之象征和王权之象征。不知中山国所崇拜的山是否就是昔日与共工有关的不周山。综上所述:“古易水”的位置有可能指的是“唐河”。这只是一个初步成果,谢绝在在其他期刊和吧贴上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慷慨激昂
易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孙世元词作——《杏花天慢·大寒》(外三首)
河北保定感受燕国名士的传奇故事
战国七雄巡礼——“我要上春晚”的燕国
密探周朝人物(24):一代侠客荆轲,一曲高歌离别路,流芳百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