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中国,他的字最贵,有些人甚至为此付出生命!

     在中国,说到流传最广,最招人稀罕的书法作品,马文蔚先生的作品绝对是不二之选:因为他的字被印在了我们的人民币上。

第二套人民币

     从第二套到第五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这几个字一直沿用着马老当时所写的字样。但这段传奇到底是怎样发生发展,又是如何能沿用60余年之久,听小编给您唠唠:

     1950年初春,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领导人和中国人民银行准备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并且直接找到了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南汉宸

     南行长就想啊,是继续沿用董必武老爷子题写的楷书呢,还是请人再写呢?为这事还专门请示了周恩来总理。总理说:人民币代表新中国形象,马虎不得。于是,南行长想到了时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的马文蔚。

     1950年的一天,马文蔚来到了南汉宸行长的办公室。南行长为这事,还专门从故宫博物院借来一支宫廷用笔

     “你写几个字怎样?”马文蔚这才注意到,书桌上早已摆好了端砚、白宣纸和各色裁切好的宣纸。他迟疑了一下说:“这笔不如我那支好写顺手。”因为保密的原因,南行也得“略施小计”,说:“那就回去拿吧,今天我要跟你比一比,咱俩的字谁进步得快。”马文蔚拿来笔就问:“写什么呢?”南行长说:“就写咱们银行的几个字吧!”

     马文蔚提起笔,按照南行意思一连写了好几套“中国人民银行”和“壹、贰、叁、伍、拾、圆、角、分”及年号,共十九个汉字。当时白宣纸用完后,就写在各色虎皮宣纸上,有黄色的,也有绿色的。写完后,马文蔚已意识到他写的字可能会用在人民币上,便说:“写得不好,如果哪个有用,可剪开挑一挑,这个‘银’字有点不满意。”南行长仔细筛选后,挑出了一套较好的与其它征集到的墨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最终,还是选了马文蔚的墨宝。“中国人民银行”是写在白色宣纸上,“民”字写在绿色虎皮宣纸上,其余面额文字均写在黄色虎皮宣纸上。“民”字写在绿色宣纸上,字与纸有些靠色,制版时用了白色勾边。每个字都是剪成单个字后拼就组成的。

第三套人民币


     过了几年,设计第三套人民币的时候,票面上的面额汉字改用了印刷宋体字,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六个字仍沿用马文蔚的题字。

第四套人民币

     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时,又重新把面额文字由印刷宋体字改为马文蔚的手迹,同时把行名和面额汉字中的繁体字改成了简体字,异体字改成了正体字,旧体字改成了新体字,但马文蔚老先生已是80高龄,又有哮喘病,握笔已不稳,最后任务就落在了北京印钞厂的专家身上。他们经过细心临摹马文蔚先生的笔体,终于临仿出了简体的“国”和“银”。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国”字的“口”与“银”字的“艮”字还是马老的原迹。


第五套人民币

     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票面上,尽管面额文字改用了印刷宋体字,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六个字仍然沿用马文蔚的书体。

后来人们还根据马老写出的这种字帖创作出来了种新的字体——央行体

其实马老的字体来自魏碑,能看到《张黑女墓志》的影子。

马文蔚《镜心》水墨纸本 37.5 x 25.5cm

注: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确实是由当时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工作的董必武题写的。董老还亲自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华民国"、"壹、贰、伍、拾、佰、仟、万、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年"等字,从中选出上品为第一套人民币所用。

董必武

董必武  《清平乐·会昌》 辽宁省博物馆藏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诗书传家”大拍平台


爱我你就拍拍我吧!

-------------------------------

中国书法网shufa.com唯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每日与您分享有营养的书画图文

官方微信号:shufa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书法出自何人之手?
1983年,山西老人致信央行: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写的
每日咬文嚼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是谁写的
中国各大银行书法标牌,涨知识!
83年人民银行收到神秘来信,总行领导表情凝重:速查绝密1号档案
人民币上的人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