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南京东路寻找一个地标 | 陈富强

有好奇的市民沿着南京路走到外滩,再穿过外白渡桥直到招商局下洋码头,他们一路走一路数,就数到了15盏弧光灯。已经回家的部分上海市民闻讯外滩一带有奇异的光芒出现,也按捺不住好奇心重返这里,成百上千的民众指着弧光灯发出啧啧惊叹,他们互相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于是他们给这种不知名的弧光灯取了一个名字叫“奇异的自来月”。


  
  2017年初冬,我在上海江苏路地铁站,用自动售票机购买了一张地铁2号线的单程票,目的地是南京东路。我回到地面,天已黑透,灯光是这个夜晚最好的风景。作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步行街上行人比肩接踵。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灯光装饰得色彩斑斓,只有一幢高层建筑例外,窗口没有光,建筑本身也没有光。


  这是华东电业管理局的调度大楼,建成之初,曾经是外滩地区最为耀眼的摩天大楼之一,现在看上去也是,设计独特,色泽深沉。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幢大楼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华东电网的电力调度中心已经东移浦东,这幢建筑已经完成它建造时的使命,将在装修后,以另一种面目出现。



  然而,在我的眼里,这不是一幢普通的大楼,在早期的视线里,它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时刻——1879年的5月28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工程师毕晓普在一幢仓库里以1台10马力蒸汽机为动力,带动直流发电机,点亮了中国的第一盏电灯。尽管当时蒙昧的上海道台大人视其为洪水猛兽,但还是由此开启了中国的电气时代。这一天,后来没有成为中国有电的发端,中国有电的标志是在3年以后,但这幢大楼,以及毗邻这幢大楼的一幢建筑——曾经的上海电力公司调度大楼,能够一起证明,中国夜晚最初的光亮,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穿过人流,向外滩一侧移动。在与上述两幢大楼一街(南京路)之隔处,我找到了一处重要地标,中国有电元年的标志。那是一本翻开的书,青铜铸成,左页是中文,右页为英文,上刻:一八八二年七月二十六日,中国第一家发电公司——上海电气公司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落款是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落款时间为2002年7月26日。这一天,后来成为中国电力主题日。


  即使有南京路灿烂的光,这本青铜书所处的位置,也稍稍显得有些黝暗,路人经过此处,如果不是刻意寻找,这本书通常会被忽略。我从不同角度拍摄这本书,经过的行人好奇地看着我,又好奇地打量我拍摄的对象。也有人好奇地凑近书本,默看书页上的文字,然后匆匆离去。



  事实上,1882年7月26日,南京东路的傍晚亮起的不止一盏灯,从此处开始向东左转,继续往外滩方向,同时有15盏电弧灯照亮了上海的夜空。我可以想象,对于第一次见到漆黑的夜晚突然亮如白昼的上海市民而言,这是一件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抬头,惊讶甚至有些惊恐的眼睛被灯光照亮,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这个普通的傍晚,见证了一个非凡时刻的诞生。


  当时正在外滩观景的市民也看见了这种从未见过的发光体。他们所处的位置与南京东路上的市民不同,所以他们看到的发光体来自外白渡桥上的一根杆子顶端。那是一盏他们第一次见到的葫芦形玻璃体,外罩呈宫廷灯笼状玻璃,这盏玻璃体有别于他们见过的煤气灯,发出的亮度却普照得更远。



  有好奇的市民沿着南京路走到外滩,再穿过外白渡桥直到招商局下洋码头,他们一路走一路数,就数到了15盏弧光灯。已经回家的部分上海市民闻讯外滩一带有奇异的光芒出现,也按捺不住好奇心重返这里,成百上千的民众指着弧光灯发出啧啧惊叹,他们互相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于是他们给这种不知名的弧光灯取了一个名字叫“奇异的自来月”。在他们眼里,只有月亮和星星才能在漆黑的夜晚发出明亮的光芒,而这些发光体既非月亮也非星星,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的奥秘,只好展开自己最为丰富的想象,给它们安上一个别出心裁的名字。


  从南京路上亮灯的那一刻起,中国的夜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告别黑暗。这一年有一个叫立德尔的英国人在征得上海工部局的同意后购买了一套美国制造的发电设备,安装在南京路江西路北角的老同孚洋行的院落,隶属于上海电气公司的中国第一座发电厂就此诞生。那个厂址也就是那本青铜书所在的位置。135年前7月的那天傍晚,上海市民见到的15盏弧光灯电源就来自这里。时隔100多年,当上海人回顾那段有电史时,他们找到了立德尔安装发电设备的旧址,那儿已经耸立起一座智能化程度颇高的建筑,从建筑物门口的牌子上他们看到了华东电业管理局的字样。这座发电厂的容量仅12千瓦,但是它划出了一个时代,中国电力工业因为它的出现而正式迈出了第一步。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它也不算太晚,它甚至于走在了美国与日本的前面。如果要在时间上做一个精确比较的话,它只比法国巴黎北火车站电厂晚建7年,比英国伦敦霍而蓬高架路电厂晚建6个月,但比美国纽约珠街电厂早建了两个月,比俄国彼得堡电厂早建了一年,比日本桥茅场町发电所早建了5年。从这一串数字的对比可以证明中国的电力工业几乎与欧美同步并且略早于日本。


  清政府上海道台也注意到了外滩沿线亮起的弧光灯。身着长袍的官员们心惊肉跳,经过观察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是“电灯有患,如有不测,焚屋伤人”。于是以上海道台名义向英国领事馆发出照会要求停止使用弧光灯,并且下令中国商铺不得使用电灯。这纸禁令的发布似乎没有产生任何效力,市民现实地感受到了电灯具有油灯与煤气灯无可比拟的优点,政府的禁令最终成为一纸空文也在情理之中。喜悦的上海电气公司一鼓作气,在外滩南京路与百老汇路主要干道上安装35盏弧光灯,极大地改善了上海道路的照明。上海的电力用户在此后数年迅速增加,尽管到1888年底电气公司还只能供应60盏弧光灯,并且电灯用户大多集中在洋行、医院与工部局各部门,但用户的增加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更加令人叫好的是电扇、电梯与电动机也开始广泛应用,照明则呈普及之势,电力工业的公用事业性质也开始显现。



  继上海以后,在厦门、天津、北京、广州、台北等地陆续出现了中国第一批发电厂,这批电厂的共同特点是容量小影响大并且大多由外商引进。距离上海有电5年后的1887年夏天的某个黄昏,正在鹭江边散步的厦门市民披着渐浓的夜色准备回家,他们偶一抬头眺望对岸的鼓浪屿,忽然发现那儿有一些刺眼的光芒划破了夜空,他们仰脸看天,以为是天上的星星跌落在小岛上,但是岛上的光线略呈黄色,而天上的星星依旧闪烁,它们的位置没有任何改变。市民在第二天的报章上读到了一则新闻,昨夜在鼓浪屿上所见的光线是一种叫电灯的东西发出来的,一个英国商人在岛上的黄家渡安装了一台直流发电机,但是这台发电机所发出的电力只供岛上的外侨照明用电。普通的厦门民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能隔江而眺岛上神奇的灯光。比厦门晚一年,天津市民也第一次见识到了可以让夜晚变白昼的电灯……


  电力的应用得到了当朝重臣的支持,比如张之洞。1889年,张之洞拍板从美国购买了一台发电机,率先安装在广州越华路的两广总督府衙门旁,总督府成为广东最先亮起电灯的地方。一年后,华侨黄秉常集资创办广东电灯公司,广州民间开始亮起电灯。有关黄秉常的生平资料已经无据可查,但是他创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民族电力公司却载入史册。广州电灯公司的创办与张之洞有关,已经在总督府内使用过电灯照明的张之洞对于华侨商人创办电灯公司持热忱支持态度,当时已调任湖广总督的他接到驻美大臣张荫桓的请示,称有位华商黄秉常要在广州试办电灯公司。向来以重西学、办洋务著称的张之洞闻之大悦,连称“甚好”,并回复准办。他还说因为自己已经调到武汉,如果黄秉常愿意到武昌、汉口试办电灯公司也很好。张之洞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华商创办电灯公司大开绿灯并且给予鼓励与保护。黄秉常在得到张之洞的首肯后,很快从美国的华侨商人中招股筹款40万美元,然后从美国威斯汀霍斯电气公司购买了两台100匹马力的发动机和两台1000伏的交流发电机运回广州。黄秉常邀请美国工程师威司出任公司的总工程师,在技术上保证了发电机的顺利运行。从此,广州40多条街道上的商铺与公共场所,成为广州夜晚最明亮的去处。



  2017年的初冬,我在上海南京东路上重温的这本青铜书,划出一个时代,中国工业革命由此萌芽。谁也意想不到,在经过100多年的穷则思变、发奋图强后,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生产国,运行全世界最现代化的电网,并且有能力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


  作为现代工业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南京东路上的这本青铜书,与外滩地区的繁华相比,略显孤单,但作为一个地标,中国大地上所有的璀璨,都源自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光机】电,让“中华商业第一街”光芒万丈
从煤气灯到电灯 上海是怎样“亮”起来的?
老照片訴述上海電車【圖文】
百年前,煤气灯和电灯曾掐过一架
【实拍】上海外滩喜迎国庆众生相(组图)
上海南京东路至外滩,中西经典建筑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