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亚唯一造船人吴金泉: 手工造船技艺或将消失


  在三亚市南边海渔村,有一批渔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海上,接受大海的考验和馈赠,面对大海,他们小心翼翼而又勇敢坚韧地从海里讨回想要的生活。造船打渔,是他们求生的手段和本能。

  一艘艘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渔船,从南边海下水,驶向远洋深海,人类的智慧在与风浪的搏击中与日俱增,造船技艺日益娴熟,代代相传。

  船,在历史的长河里,承载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然而,如今的木质渔船,带着曾经的辉煌,披着昔日的荣耀,在不断更新的制船材料与工艺中,却载不动岁月变迁,逐渐退隐江湖,淡出人们的生活,手工造船技艺或将消失。

  随着三亚不断发展及三亚崖州中心渔港的启用,往日穿梭于三亚港的各种渔船越来越少,位于南边海路的南海渔村造船厂也将会因旧城改造而迁址。这是三亚唯一幸存的一家大型造船厂,造船业是否也随着岁月的变迁而走向败落?金秋十月的一个上午,记者探访了三亚唯一造船人吴金泉,聆听他讲述造船的故事。 

造船业从辉煌走向败落

  据史料记载,三亚港码头,货运物流自古就十分发达,造船业也是古老行业。与之配套,三亚历史上也有很好的造船作坊。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建的三亚船厂能修造100吨级以下的木质船。80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家保护森林,限制采伐,原材料涨价,船厂无法继续生产。从1980年到1984年,海南国营、集体船舶修造企业,大多先后停止生产。有的转产制造一些木质农船、机帆渔船和船舶维修,或制造渔业机械、渔具和家具。

  曾经辉煌的造船业,在时代的滚滚大潮中,逐渐丧失了生存发展的空间。随着海洋捕捞业的发展,木质渔船已满足不了现代捕捞技术的需要,由此刺激了造船业的技术革新,铁质渔船几乎取代了木质渔船。传统造船工艺也濒临失传。

  吴金泉说,80年代,三亚还有南海公社造船厂和海南船舶造船九厂,但因经营不好,慢慢败落。目前,三亚也只有他一家造船厂了,主要是建造玻璃钢船和钢板船。

  玻璃钢船和钢板船以材料要求低、造价相对便宜、耐腐朽抗撞击等优势,逐渐取代了木船雄踞江湖数千年的霸主地位。如今在三亚已没人用木材建造渔船了。

  “

围网渔船”获一致好评

  今年63岁的吴金泉师傅,出生在三亚市的南边海渔村的疍民家庭,自小就与船打交道,小时候他常常随父亲打渔。长大成人后,吴金泉开始在榆港船舶修理厂学修船。刚学修船时,只能帮师傅们打下手,做点出料、调浆、补缝之类的活计。“要想学会造船,首先要学会看图纸、学会画图!”小学没毕业的吴金泉从父亲的朋友(造船的叔叔)那里学得要领,他白天在修理厂干活,晚上点着蜡烛自学画图,不懂的就向长辈请教。

  “我不懂就问我堂哥,最后他都搞不过我,因为他不会看图纸。”谈及学习造船的经历,吴金泉说他没有师傅,主要是靠自学。通过几年的勤奋努力,吴金泉掌握了各种海船的结构、特征以及拼龙骨、装船体、灰工、上漆等全套技术,能独当一面的修船、造船了,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1983年,吴金泉自己在南边海路填海造地,创办了一家造船厂——南海渔村造船厂,长期从事造船业。

  “我设计的渔船标准化船型还曾获得10万元的奖励呢。”最让吴金泉引以为豪的是,在2012年1月农业部渔船检验局公布的22个渔船标准化船型中,吴金泉设计的“围网渔船”榜上有名,刊登在《中国渔业报》上,并获得10万元的奖励。获奖理由是:该捕捞作业船型根据海南渔民作业捕捞特点和较小经济投入要求确定其船长在38米左右,设计单位依据规则规范要求,选用原在北部湾和西沙附近作业的渔船以及海南岛周边渔场作业的现有33米、35米、36.5米等船型的综合性能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实船稳性改善、原材料减少、主机功率减小、油耗降低、推进效率高、航海作业舒适性好、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满足渔民对此类船型的要求,获得渔民的一致好评。

  “这是海南唯一的殊荣,为了这个奖,我还专门飞到南京去领这个奖呢。”吴金泉高兴地说。至今,这个奖状还挂在他办公室的显眼位置。

建造百吨级木质渔船


  提及造船,吴金泉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起龙头、安龙骨、安肋骨、安船梁、封船身、铺甲板、安船楼、填油灰……环环相接,一步都不能少。吴金泉说到兴奋处还在地上画起图纸来。

  “每艘船都有100多道工序,只有每一道都认真对待,才能造出安全、耐用的船。”吴金泉说,选木是造船的第一步,需要树龄几十年以上的老树。为了找到更好的造船木材,吴金泉经常到吊罗山去,有时要半个月才回来。他说,挑选木材非常关键。如果不会挑,买回烂木,根本造不了船,很容易就赔了本。如今,因船体大,质量要求高,造船的原料一般都需要进口的木材。木料备好了,就可以正式开始造船了。

  龙骨立起后,就可以按照四个步骤开始施工,搭骨架、建驾驶楼、打灰和安装机器。搭骨架就是在龙骨上安装横梁、横柴,然后把木固定在船体侧面。骨架搭起后,接着安装船板,形成一个完整的船身。

  最后一道工序是打灰和涂漆。这是一项看似轻松,但技巧要求同样较高的活儿。吴金泉的妻子林阿妹是他最好的帮手,这个活是吴金泉手把手教会妻子的。打灰是用桐油、石灰和旧尼龙网按不同比例调出灰浆,把灰浆抹进船缝里,当缝隙里的灰浆风干后,再涂上桐油和油漆,船就可以入水了。

  2003年10月9日上午9点,三亚南边海造船厂海岸边上的一艘新建的百吨木质渔船缓缓滑入海水,渔民点燃鞭炮,庆祝第一次拥有大吨位的渔船。“那是我为政府建造的第一艘百吨级木质渔船。”吴金泉回忆说。

  2003年之前,三亚的渔船全部是木质的小渔船,不能出远海,三亚市政府提出扶持渔民“造大船、闯远海、捕大鱼”计划,要用3年时间建造100艘百吨级渔船,以推动三亚海洋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批6艘木质渔船都是我们造船厂建造的。”吴金泉说,当时他有两个造船厂,接订单后两个厂同时开工,两个月就能造出一艘新木船来,并很快成功下水试航。

  “建造一艘100吨位的长37米的合格木船,大约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主要是我的工人多,造船设备齐全。”吴金泉说,当年在三亚河上举办的龙舟赛,那些木质龙舟都是他建造的。

  吴金泉告诉记者,从2007年起,他就开始造铁船了,那是他造船的鼎盛时期,在发扬传统手工造船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艺,经过技术创新,吴金泉造的渔船很受欢迎,渔民们都说他造的船好,陵水、文昌、昌江等地的渔民都跑过来订制渔船,工人都忙不过来。

  “以前都是造几十吨位的小船,对船的功能和安全性能要求不像现在如此严格。现在对造船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了。”吴金泉说,可喜的是,现在造船的工具也越来越先进了,广泛使用的电锯、电钻、电刨,取代了以往的斧子、刮刀等纯手工操作的工具,作业效率和工艺精确度已大大提高。

建造“郑和下西洋2号”古帆船

  吴金泉会造船、造好船远近闻名。一名叫徐海繁(音)的台湾航海探险者曾带着两名助理来找到吴师傅,表示想建造一艘像“郑和下西洋”一样的古帆船,他们要驾着这艘帆船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海线路!吴金泉查看资料后画好图纸,在大连水产大学贾教授的帮助下将帆船图纸设计好,随后根据图纸制作了一个帆船模型免费送给徐海繁,让他带回台湾寻找更多支持者。

  很快,消息就从台湾传来:帆船设计方案可行,可实施造船计划。随后,吴金泉开始着手建造古帆船,取名“郑和下西洋2号”。该古帆船长16米,宽4米,仓深1.8米,重20吨。古帆船的每一个部件、每一根龙骨、每一片弧线,对吴金泉来说已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因而建造起来得心应手。

  在吴金泉的造船厂里,记者看那只古帆船模型,木帆船船身曲线感十足,从龙骨到桅杆,从舵橹到木锚等一应俱全,位于船身中央和船尾处的两处船舱更是精细入微,就连高高竖起的白色风帆都缝制得精致,每个细节都很逼真。

  “木船比铁船难搞啊,木材容易裂,造船,主要靠的是经验。”吴金泉凭着多年的经验很快将古帆船打造好。随后,他请来南边海的老渔民制作帆布,并协助徐海繁到有关部门办理好船舶手续后,徐海繁驾着古帆船经香港回台湾,而后继续他们的“重走郑和下西洋之旅”。

  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新船下水的古老习俗

  吴金泉说,船,是渔民流动的家,因此,从造船的第一步“起龙头安龙骨”开始,船东都要看好良辰吉日,看好生辰八字后拿着好酒好菜到他的造船厂来搞祭拜活动,祈求造船顺利。等到新船建造好后,还要按照古老的风俗,举行隆重“新船下水”的仪式。除了敲锣打鼓放鞭炮外,还要杀鸡祭拜天妃娘娘、东海龙王、南海龙王、水尾娘娘甚至包括土地公、鲁班等各路神仙,祈求神的护佑,祈祷出海航行平安。同时还要在新船的船头挂红布,时辰一到,新船就在鞭炮声中下水试航。试航成功后,大家还要聚在一起喝酒庆贺,过一天中国式的“喧嚣”。

  据说在西方古代,新船下水要举行“掷瓶礼”。由一位女士(如船主的夫人)将一瓶香槟酒掷在船首击碎,名为“掷瓶礼”,让酒的醇香布满船头意在驱邪消灾。在古代,航海这个艰苦且又危险的职业,船员要在遇难前,把将要说的话写在纸上,装入酒瓶,封口后抛向大海任其漂流,希冀能被其他船只或岸上的人发现。“掷瓶礼”即是祝愿海上不再有那样的漂流瓶。所以香槟在船头摔得越碎越好,预示这艘新船将永远航行平安。

  如今,新船下水的“掷瓶礼”习俗依然存在,但已演变为具有传统色彩的喜庆仪式,我国有的沿海地区还发展成了旅游项目。

传统造船技艺面临消失

  由于现在机械造船速度快,比人工造船效率高,原始的造船技术渐渐没落。虽然安装了发动机的木船制作精良,速度快,但木头易腐朽,平日里也需要保养,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机械造船厂造出的玻璃钢船。“失去了市场,没有了活接,一些做船的工匠师傅们都放弃了这一行,有的外出打工了,有的改做别的生意,再加上制作木船工艺复杂,过程又苦又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学习造船技艺了。”谈及造船技艺,63岁的吴金泉师傅满脸沧桑。

  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造船作坊也慢慢萎缩逐渐消失。随着船动力、材质的更迭,造船的手法与过去大不相同,不少传统的手艺正在渐渐消失。不过,一生与造船业结下不解之缘的吴金泉依然舍不得他挚爱的造船行当,舍不得丢掉这门手艺,坚持造船。

  “如今在三亚已没人用木材建造渔船了,进口木材价格高,且造船工艺复杂。”吴金泉说,“玻璃钢船和钢板船以材料要求低、造价相对便宜、耐腐朽抗撞击等优势,逐渐取代了木船雄踞江湖数千年的霸主地位。传统的手工造船技艺或面临消失。”吴金泉显得有些无奈和失落。如今,在三亚,吴金泉成了唯一的造船人。

  为了不丢掉这门手艺,吴金泉让他的男孩吴真兴跟着他学造船,并将他送到大连水产大学学习造船设计技术。他希望儿子能继承父辈从事造船业。

  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一生对船的依恋,对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手艺生涯的难舍情结。


传统的匠人精神不能丢失

  从手撑木船到木壳渔船到钢板大船,是船舶业的发展,也是时代的更替,那都是疍家几代渔民勇敢地与未知风浪搏击的痕迹,凝结着几代渔人的记忆。

  资深媒体人、海南民俗文化研究者黄岱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有一些旧技术被新技术替代,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的。但是面对这些即将消失的技术,我们要持有一种历史观和文化观来看待,从历史观来说,这样的技术曾经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手工造船的技术已经被新的造船技术替代,但手工造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种传统的匠人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出来的是专注、是严谨、是态度,是精工细活。匠人精神不能丢失。

  黄岱先生还说,手工造船作为一种独特的渔家技术,在某种的程度上是海洋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前辈向大海挑战的一种见证,这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人文资源,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必须要对这种手工造船的技术,有所保护,有所纪录,将传统的匠人精神进行传承,并发挥到新的技术中去,这也是手工造船技术的匠人精神对后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文章转自三亚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造船的木匠有一种老工具,它长的模样有些怪,究竟是干啥的
探访盖州手工建造木渔船
守艺 | 没有设计图纸的手工木船
这对香港父子可能是中式三帆木船的最后传人了
木船还有出路吗?
2019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创作笔记 | 阿占:与半岛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