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忽视的《道德经》说明书,老子的大弟子写于2000年前

传说函谷关关令尹喜得到老子的《道德经》后,也得道成仙,老子授他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所谓“文始”,可以理解为文明之始。因为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诲,从而开发智慧,修证大道。尹喜在他的著作《文始真经》中对道在哪里?如何得道?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他在书中写道:观道者如观水,以观沼为未足,则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津液涎泪皆水。

道无大小之分,观察、道,就像观察水一样,你只知道大江大河大海是水,却忘了你身上的汗液,口中的唾液,眼中的泪也都是水。

道无人,圣人不见甲是道乙非道。道无我,圣人不见己进道己退道。以不有道,故不无道;以不得道,故不失道。

道不会因人而异,在圣人的眼里,没有甲乙的区分,大家都一样。道也没有内外之分,圣人不会今天进了道,明天又出了道。因为道是超越得失的,所以没有有道,也没有无道,没有得道,也没有失道。

无爱道,爱者水也;无观道,观者火也;无逐道,逐者木也;无言道,言者金也;无思道,思者土也。

对道不要产生喜爱,喜爱是水,对道不要进行观察,观察是火,对道不要追逐,追逐是木,对道不要用语言说出,语言是金,对道不要用大脑思考,思考是土。

惟圣人不离本情而登大道。心既未萌,道亦假之。

只有得道的圣人不离本情才能登上大道,心念还没有发芽,道已经在那里了。

重云蔽天,江湖黯然,游鱼茫然,忽望波明食动,幸赐于天,即而就之,渔钓毙焉。不知我无我而逐道者亦然。

乌云密布,湖水暗淡,湖里的鱼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忽然眼前一亮,看见食物在那儿晃动,以为自己幸运,得到老天的恩赐,一中吞下食物,没想到被垂钓的鱼钩钓上岸而死。追求道的人不明白要心无旁骛才能达到至高境界。

方术之在天下多矣,或尚晦,或尚明,或尚强,或尚弱。执之皆事,不执之皆道。

世界上有很多所谓得道的修炼法门,有热门的,有冷门的,有私密的,有公开的,如果你执着这些法门不是修道,放下才是道。

道终不可得,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道终不可行,彼可行者,名行不名道。

道,靠追求终究是难以得到的,那些所谓得到了道,其实叫德,而不叫道。道不能靠行为去获得,可以实现的叫做行而不叫道。

闻道之后,有所为有所执者,所以之人,无所为无所执者,所以之天。为者必败,执者必失。故闻道于朝,可死于夕。

听到“道”的人,有的人为此去执着地追求,到头来他还是一个人,而不刻意追求执念的人,他已和日月天地相融合。追求的人,执着的人必然会失败。所以早晨听了“道”,晚上心里的执念都可以死去了。

习射习御习琴习奕,终无一事可以一息得者,惟道无形无方,故可得之于一息。

学习骑马射箭,弹琴下棋,没有一件是可以一瞬间学会的,只有道无影无踪,所以能够一瞬间就得到。

两人射相遇,则巧拙见;两人奕相遇,则胜负见;两人道相遇,则无可示。无可示者,无巧无拙,无胜无负。

两个射箭的人,可以分出高低,两个下棋的人,可以分出胜败,但是,两个得道的人,因为都拿不出来可显示的本领,所以就没有办法分出高低胜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我之知”认识的是世界本质,“自我之知”认识的是现象|道德经
赵妙果连载759:圣人的境界: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连载380:行自己所讲,讲自己所行,就是修行
道家哲学的人性论
不可钻牛角尖
《道德经》中人生10条“不争”的大智慧,个个精辟至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