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⑥ | 当皇帝还不够,他开始沉迷修仙

10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领读 | 辛峰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秦始皇》。

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读到了李斯与他的同窗好友韩非的恩怨,还有秦朝在建立之后对言论控制的焚书事件,以及坑儒事件的真相。那么,在此之后又会读到什么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泰山封禅

即便是如秦始皇一般注重实际的人,在人人都信仰神仙的那个年代也不能免俗。

实现天下统一之后,秦始皇首次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专用称号,还将谁都可以用的“朕”定为皇帝的专属自称,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确保皇权是至高无上是很有必要的,但秦始皇渐渐产生唯我独尊的心理。他以为自己统一了天下,就不再是凡人,而是天地之间的至尊了。也就是不老不死的人,如神仙一般。

秦始皇于登基后的第28年(公元前219年)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这件事也体现了他唯我独尊的心理。“封”即登上被视为圣山的泰山,在山顶筑坛祭天;“禅”,即在泰山脚下的梁父洒扫祭地。

“禅”除了祭地,似乎还有祭祀山水的意思。总之,封禅大典不是寻常百姓和普通诸侯能奢想的,只有统治天下,带来太平盛世的明君才有资格举行。

《史记》记载,春秋时代的霸主齐桓公也曾迫切地想举行封禅大典,是大臣管仲列举了种种不利的条件,劝他打消了这个念头。齐桓公虽然是霸主,但只不过是诸侯王之一。想举行封禅大典,可没那么容易。

秦始皇打算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但无奈这项仪式已经间断很久了。《论语》有云:“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封禅大典间断了何止三年?都过去五百多年了,当然无人知晓该怎么做。秦始皇问了很多儒生,但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有人说要用柔软的草裹住车轮再上山祭祀,还有人说祭祀时必须在地上铺上草席。

最后秦始皇干脆谁的意见都不听了,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办。

 

他命人开山修路,从泰山南坡登上山顶行祭天之礼,再从北坡下山,在梁父行祭地之礼。自从这次发现儒生办事不力之后,秦始皇就对他们产生了怀疑,认为他们说的话都不可信。

祭天完毕之后,秦始皇在下山时遇到倾盆大雨,便找了一棵松树避雨。因感念松树为自己遮风挡雨,秦始皇赐予其五大夫的爵位。

秦始皇登上了泰山,在山顶立了石碑,在碑上刻下了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文章。至少,他上山祭过天是无可争议的。至于他最后有没有完成封禅大典的祭地仪式,就没有人知道了。

此后,封禅大典直到汉武帝时期才重新举行。汉武帝前面的汉文帝和汉惠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但他们认为自己还不够资格,都谦虚地拒绝了封禅的提议。由此可知,秦始皇并不是个谦虚的人。

被迷信冲昏头脑

举行过封禅大典,认定自己是天地间的至尊之后,秦始皇又开始渴望成仙。秦始皇曾向多位方士询问如何才能成仙,也在这时被灌输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信息。

有个方士告诉秦始皇,想要成仙就不能总在人面前露面,如果与人见面,就会被那个人的邪气入侵体内,对体内的神仙之气造成损害。秦始皇听信了那个方士的话,有一段时间都没有见人,连自己在哪里都不让别人知道。

一天秦始皇的藏身之地被别人说了出去。秦始皇勃然大怒,但又查不到是谁说的,一气之下就把当时在他身边伺候的人都杀了。


有文献记载说,秦始皇去金陵的时候,方士对他说:“这一带有王气。”

“王气”即是帝王之气,也就是说此地一定会产生一位帝王。天下有自己这一个帝王就足够了,怎么又有新的帝王要出现?秦始皇断定要取代自己的人就出现在这里。

秦始皇觉得此地有王气是地脉的缘故,只要掘断连冈便可散尽王气。于是他便命人将山凿穿了。

相传如今的秦淮河,便是秦始皇当年凿山引水所致。但据地理学家观测,这条河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工河。百姓们编出这样的传说,或许和秦始皇的为人脱不了关系。

另外,春秋时代的吴王葬在苏州虎丘山。吴越之地盛产名剑,所以那里的国君会在墓里放很多剑来陪葬。秦始皇听说吴王的墓里有数千把名剑,便令人前去挖掘。当年被挖过了的地方,如今就成了剑池。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一块陨石从天而降。随之有人在陨石上写道:“始皇死而地分。”秦始皇得知后派人去找写字的人,却没有人站出来承认。

 

于是,秦始皇杀光了住在事发地点附近的人,并且焚毁了陨石。只因他觉得这是不祥的预兆。

秦始皇一边信仰神仙,一边又做着违背信仰的事。得到天下之后,秦始皇经常会去全国各地巡视。有一次,秦始皇坐船途经湘山时,忽然狂风大作,以至船无法继续前行。

湘山供奉着水神湘君。秦始皇认为是湘君让风吹个不停,拦住了自己的去路,气得命人砍光了湘山上的树。他对神仙就是如此缺乏敬畏之心。

长生不老的愿望

秦始皇信仰神仙,也渴望成仙。在当时,成仙往往与服用丹药挂钩,以方士为首的一群人都对秦始皇说世上有长生不老药。

《史记》记载,在这些人当中,最有名的就是齐国人徐福。据徐福说,东海上有蓬莱、万丈和瀛洲这三座仙山,去了那里就会有神仙赐予长生不老药。

 

徐福又说要给神仙准备贡品,又说仙山上的神仙想要童男童女,想要这想要那的,对秦始皇提了一堆要求。他以寻仙求药为借口,顺利要到了数千童男童女,和一笔数额相当可观的盘缠。

如今想来,徐福大概是想要逃离秦国这片让人不得安生的土地,又害怕独自前往陌生的地方,所以想带着童男童女去开拓新的天地。徐福是齐国人,也许他是听住在海边的人说,东边的海上有一个国家。

那个国家应该就是日本,在那里不会动不动就有人被砍头,也不会因为有人在陨石上写几个字,住在附近的人都会被杀光。

“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冒点叛国的风险也不是不行。坐大船去应该很安全,但造船也要一大笔钱啊!”徐福或许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欺骗、利用了秦始皇。

徐福拿到钱后,却迟迟不肯出发。恰巧秦始皇经常去全国各地巡视,过了几年他又来到琅琊时,发现徐福竟然还没走。

秦始皇生气地质问徐福为什么还没有走,徐福回禀道:“启程时被一条邪恶的大鱼阻碍,请求增派一批弓箭手来对付这条鱼。”这徐福不仅要船,还要军队。

 

不过秦始皇死在了这次巡视返回的途中,徐福后来有没有出海也就成了谜。他或许东渡到了日本,也或许就留在了琅琊。

大约七十年后,《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出生。但司马迁并没有在书中写徐福留了下来,那就说明徐福应该还是离开了。在中国浙江省慈溪也流传着徐福东渡的民间传说,相传徐福就是从这里往东边去的。

在日本,疑似徐福当年上岸的地方多达11处。熊也、新宫以及佐贺县的吉野里附近也流传着徐福的传说。

徐福抵达日本的时候,正是绳文时代与弥生时代交替之际。由此可以推测,当时有许多懂得农耕技术的人随徐福一起到达了日本。日本民间也一直尊称徐福为“司农神”以及“司药神”。

徐福东渡给日本带来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生产生活技术,在日本也大量出土了带有中国汉字铭文的文物,这为相关历史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素材。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秦始皇泰山封禅的过程,以及他的种种荒唐的迷信行为和派遣徐福东渡寻求长生不老药的事情。那么,在此之后我们会读到什么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封禅”到底是什么,为何皇帝要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泰山与名人——司马迁
真正的神仙世界—梁唐篇:(廿三)太清(六)上古生神,金丹化仙
求仙痴迷的秦始皇
千古一帝之七:封禅泰山,除了祭天,秦始皇还想干什么?
汉武帝本纪中的怪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