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书治要》与《资治通鉴》:中国圣贤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在中国历史上,先后产生过很多资政类著作。编撰这些著作的人,基本都是当时的政治精英。但是,真正通过历史实践,对我国政治产生长远影响的,以唐代的《群书治要》和宋代的《资治通鉴》为最。


《群书治要》作为唐代魏征、萧德言等人编纂的一部资政类的著作,这部书的编撰初衷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希望唐太宗以此为龟鉴,开创盛世之治。后来的实践证明,《群书治要》确实对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由此可见此书的巨大价值。《群书治要》在中国类书中开创了一个先河,就是根据经、史、子的分类法来编辑,后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就是由此而来的。可以说,《群书治要》是唐代的一部小型的“四库全书”。也是现存最早的类书著作。由于历史的原因,《群书治要》自宋代失传,直到清朝中后期才传回国内,所以一直不为人所关注。

《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等人编撰,和魏征一样,司马光同样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用
19年的时间重新编写了战国到五代的的历史,时间跨度达1362年。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历代帝王、大臣没有不读这部书的。有的皇帝不仅读,还留下了御批,比如清代的康熙、乾隆,就留下不少评论。据说,毛主席曾经读了十七遍《资治通鉴》。

《群书治要》和《资治通鉴》可谓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两个巅峰时代的政治文化经典。唐有《群书治要》,宋有《资治通鉴》,这是中国传统资政著作的两座高峰。可以说,这两部书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两面,一部代表经,一部代表史;一部代表理论,一部代表实践;一部代表原则,一部代表通变。

《群书治要》选录自经、史、子的精华,从内容上来说,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哲学,那就是王道政治,也可以说是圣贤政治。《群书治要》的内容,基本以
“修齐治平”的原理原则为主,即便是选录的五朝史书部分,也基本以奏疏为主,对于历史事件的发展则关注较少。例如《史记》,《治要》节录仅两卷,原因就是《史记》以写人物命运为主,议论朝政的奏疏较少。而在《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当中,《治要》节录的内容,2/3的文字都是奏疏。在子部著作中,所选内容也都以治国理政为核心。因此,从整体的结构来看,《群书治要》的核心论的是“道”,是修齐治平的原理、原则,是以理论为中心的。这是《群书治要》的主要特点。可以说,了解中国文化对于修齐治平和核心价值,读《群书治要》这部书就可以基本了解了。


和《群书治要》不同,《资治通鉴》所记录的是史,而且是以编年体的形式体现的。中国的史书主要有两大类别:
一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之后历代的官修史书都以《史记》为范本,采用这种体裁。纪传体的史书主要代表就是历代的官修史书。“二十四史”“二十六史”,都是采用纪传体。纪传体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物为中心,很多大事件都分散在不同人物的传当中。当然,在纪传当中,也是以时间为线的,尤其是很多帝王的本纪,又体现了编年体的特色。和纪传体不同,中国还有另外一种史书体裁,就是编年体。编年体史书的特点,就是以时间为中心,按照年月日来记录史事。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比如,《春秋》就是用编年体形式记录的鲁国的史书。《左传》是对《春秋》的注解,也是编年体。而《资治通鉴》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也和司马迁并称“史学两司马”。


《群书治要》和《资治通鉴》虽然内容不同,体裁互异,篇幅大小不一,但编撰者和理念和初衷是完全相同的,其所阐述的治国大道也是完全相通的。这两部书都是由大臣编撰,希望统治者尤其是帝王,作为治国镜鉴的。这两部书所阐述的治国大道,其根本都是中国传统的王道政治思想,也可以说是圣贤政治思想。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强调以人为核心。正如《中庸》上所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圣贤政治,重点在以人为本。也就是要由圣贤人来主持政事,那么政事就能得到治理,国家就能够兴盛。这一点和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注重选举制度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不要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注重人的因素,不注重制度建设。相反,在中国历朝的政治实践中,是非常注重制度建设的。比如从周朝的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隋唐的科举制,这些制度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而且很好的保证了中华民族长期保持着大一统的局面,这和我们传统的政治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般我们谈到封建专制,都以为中国古代社会是黑暗的君主专制统治,实际上并非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在明以前,君权和相权是有着明确分工的,而且互相平衡,两者之间互相博弈。虽然君主是世袭的,但是大臣不是,大臣是从读书人中来的,这个阶层叫做士。实际是皇帝和读书人一起治理天下。

专制统治达到巅峰,是从明代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宰相胡惟庸谋反,取消“宰相”制度,演变为“内阁制”,加强皇权,皇帝做了宰相的事情,宰相做错了要负责,但是皇帝做错了,不用负责,区别在这里。但是,明朝也有皇帝不怎么上朝的,由内阁首辅来主持政事。到了清代,效法明代,也不设宰相。由于是部族统治,满清毕竟人数少,还是要用汉人,但是怕汉人掌握大权,所以每个部门都是一个满臣、一个汉臣,汉臣的地位在满臣之下。到了后期,满臣无法维持统治了,才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这是说到政治制度的方面。

但是,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里面,人比制度更加重要。我们读中国各种经典,无论《周易》《尚书》《礼记》,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礼记》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就是强调君德和民德;《周易》将蒙卦放在第四的位置,也是体现了这种教育为先的思想,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以人为本的特点。

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政治哲学,才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家国思想,由此而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伦理道德——以五伦八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中将一个成功的政治家称作为“圣王”,中国上古时期的尧舜禹汤,都是这样的典型。对百姓而言,他们往往扮演三种角色——“君、亲、师”,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对领导者的要求。而“圣王”推行的“王道”政治,又以人的教育为核心。早在尧舜时期,就推行“五伦”的教育。(《淮南子》曰: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师,奚仲为工。)“五伦”教育也成为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根本。

在中国人的“五伦”关系当中,夫妇、父子、兄弟主要强调人的家庭属性,而君臣、朋友则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往往和其在家庭中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外王”的显现;要实现这些,需要内在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内圣”的功夫。所以,中国文化,要求每个人从修身开始做起,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所在,从以人为本出发,从要求自我出发。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原点。

《群书治要》和《资治通鉴》作为两部资政著作,其核心在于阐述中国文化中的为君、为臣之道。这两部书,尽管篇幅巨大,但是离不开这个核心思想,就是为君之道、为臣之学。实际上,一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都包含在其中了。

在中国文化中,君和臣的角色都代表其广泛的社会性。也就是,你不再是为个人和小家谋取利益,而是来为天下人办政治。中国人办政治,就是一心为公,为全天下人谋取利益,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某一家,某个群体,某个族群,而是全天下人,这就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天下为公”的思想。

《群书治要》和《资治通鉴》两部书的核心,就是阐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为君之道和为臣之学。我们读《群书治要》,魏征在序言中就指出,这本书讲的是为君之道和为臣之学。《资治通鉴》更是如此,这部书之前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历代君臣事迹》,完全就是记录历朝君主和臣子的事迹的。这两部书,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前者是理论、法则,后者是实践、案例。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政治的思想和实践,当认真读此二书,不可偏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治通鉴
【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1_第十章 中国传统史学
二十四史当中的经典名句,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中国史书的三大体裁
常识判断之文学(一)
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