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官窑:荣华清雅,君见倾心
userphoto

2022.07.09 上海

关注

一幅《清明上河图》画卷,让一千年前的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繁华,呈现于今人眼前。画面从郊外一直延续到城里,鳞次栉比的店铺,商贩、农夫、酒肆、厨具店、弓箭店、灯笼店、乐器行、金饰行、布庄,甚至还有有瓷器的专卖店,好生热闹。

北宋 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宋徽宗时期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足,美满。宋徽宗赵佶倘若不做皇帝,他定是一位名垂青史的艺术家。宋徽宗虽无政治造诣,但他的艺术造诣却非常高,历史上只有李后主李煜可以与他媲美。史学家们认为:在绘画技巧上,宋徽宗高于李后主;在诗词技巧上,李后主高于宋徽宗。李后主最著名的词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提起宋徽宗,自然会想到与李师师的一段神仙风月。然而,风流随性的背后,是创造“瘦金体”的精乖,其字瘦劲爽利,与其所画工笔重彩最为相映成趣;是对宫廷画派的鼎力支持,他在位期间中国古代画家拥有了空前的社会地位,佳作云涌。艺术的触手在他的时代绵延开来,瓷器更是宋徽宗的心上之物。

宋代 赵佶《秾芳诗帖》(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其瘦金体代表作)

彼时,才华的增长与手中的皇权,滋养着宋徽宗的审美标准。宋代的官窑制度,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官窑是北宋定的主调,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才开始烧造,窑址不明。宋代官窑制度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不能说当时没有官窑制度,只是今天找不到非常明确的文献,记载着从皇帝嘴里说出的官窑。

宋代 官窑青釉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观复仿官窑品茗杯,承袭古法制式,传承官窑审美精粹,愿以诚挚之器,展官窑瓷器臻美。

“紫口铁足”是北宋官窑艺术特征之一,清灵致远,敛气脱俗。官窑虽以汝窑制式为蓝本,却选用含铁量极高的瓷土制胎,与汝瓷胎质差别极大。此胎体经高温烧制,胎骨泛黑紫,器口所施之釉微有下垂,致使内胎微露,便产生出“紫口”特征;又因足底无釉,呈黑红色,是为“铁足”。

北宋官窑厚重,这是其另一特征,南宋官窑轻薄。这个特征区别跟南北地域的人的性格有关。北方人性格粗犷,南方人纤秀。北方人和南方人有时注重点不同。在瓷器烧造中,一般来说北宋瓷器胎都厚重一些。南宋都轻薄一些,所以在分辨南、北宋瓷器时,有时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准确判断。

观复仿官窑品茗杯仿古之工艺,能准确表达北宋官窑的种种特征,殊为难得。一杯在手,温润可人。

“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乾隆皇帝曾如是描绘北宋官窑,其中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观复仿官窑品茗杯,釉层之内气泡遍布,是为“聚沫攒珠”,为官窑显著之特色。

此外,茗器内外壁上均现“泪痕”,杯内积釉处呈“蚯蚓走泥纹”,均匀规律,和谐沉稳。

底部“观”字款识,清晰可见,于整器相得益彰。

知己知音,以杯盏之情,全金兰之义。

高山仰止,以涌泉之水,报垂教之恩。

大音希声,以有形之器,化无形之境。

清辉映月,以乾坤之色,衬官窑之姿。

杯盏已毕茶已烹,请君且赏官窑色。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惠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官窑背后的神秘工匠组织“邵局”
极简造型宋代瓷器
宋代五大名窑,看完这篇再也不会“傻傻分不清”
北宋与南宋官窑的差异(一)
宋代官窑:陶瓷审美的“巅峰”
东京汴梁城一梦,赵宋官窑珍以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