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蚯蚓走泥纹”,见到就是福气!
userphoto

2022.09.14 上海

关注
民国以前的收藏家,苦苦追寻的“蚯蚓走泥纹”钧瓷,如果拥有一件,就罢藏了,收手了,知足了。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纹饰呢?

如故宫收藏的这样的稀稀疏疏的几个纹线吗?非也。

难道是这样的满眼的浅浅的纹线吗?似乎有点感觉。

这件看着有点意境,如雨中窗户玻璃上的水线。如果拥有,当然也是知足了。
我们要是拥有一个大的意外,器物满身都是那样的“蚯蚓走泥纹”的钧瓷呢?那可是喜从天降啦!
可别说,真的有,民间真的有这样的宝贝。

这样的钧瓷“蚯蚓走泥纹”,显然是人为的。

这也符合宋代人的审美特征。即以开片为美的欣赏习惯。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底部的一边有个磕碰。当时的收藏者小心翼翼的又用泥土给补上去了。

这件钧瓷真的很珍贵的。因为月白釉的钧瓷本来宋代就很难烧造。

这样的月白釉不仅仅是釉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窑火的温度控制问题。把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出来月白色的效果。笔者估计是温度尽可能的低一些。既可以把乳浊的、粘稠的釉料融化,又不至于温度过高,把釉色烧成玻璃质感的效果。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釉色烧制出来有的地方偏青色,有的地方发白色。因为是柴烧的,我们发现一侧的釉色靓丽一些,一侧的釉色暗淡一些。

观察发现,因为柴烧要比煤烧的时间要长一些,釉料在炉中沸腾,气泡过大,破烂的大洞就比较多。

再一个情况就是,感觉这件“蚯蚓走泥纹”钧瓷洗,釉色不够莹润。看上去如久旱的土地一般,起着一层大小不一的皮皮。

但是,这件钧瓷洗,制作细节一点也没有少。我们看口沿下边那一圈的小鼓钉,也是制作的恰到好处。
在民国以前,如果谁收藏这样的一件“蚯蚓走泥纹”钧瓷,那可不得了。在眼下,我们民间出现这样的钧瓷,没人认的。专家不认,这就是自己也会怀疑,不认为是一件宝贝的。
笔者估计,这件宋代钧瓷洗,如果在香港拍卖,就是这样底足有残破的情况下,也是要买个几千万块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钧之蚓--宋瓷美学之十三
宋钧瓷的“蚯蚓走泥纹”
釉彩,陶家寂寞的顏色
破解钧窑蚯蚓走泥纹
从一件民钧仿品浅谈钧瓷的几点鉴赏
走进匠人黎跃龙:炽热之心 烧绝美建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