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势汹汹的VR/AR演绎“现实很骨感”

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的VR/AR行业似乎很贴切。2016年过去,元年的定调犹在,泡沫的阴影既存,VR/AR的前景似乎更蒙上了一层阴霾。尽管来势汹汹,然而在过高定调后,VR/AR行业上演的还是一场场“现实很骨感”的剧目。

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 VR/AR的进阶之路还很长

“VR/AR将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不知从何时开始,这句话就成为了科技媒体文章的显著标题,行业内人士演讲时的开场白,甚至成为支撑创业者在VR/AR道路前行的“定心丸”。然而事实却是,VR/AR行业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却给“下一代计算平台”的乐观论调蒙上了一层阴影。

VR/AR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还有很长进阶之路

在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上,PC与智能手机被认为是两大计算平台,而5到10年被认为将有一次计算平台的转移,VR/AR是下一个“种子候选”。AMD楚含进曾在文章中畅想VR/AR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后的场景:VR/AR这一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平台将支撑人类能从一个世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交流、自由穿梭。人类将在虚拟世界完成办公、购物、游戏、搜索、社交等日常应用场景,甚至人们吸取知识的过程也将是从虚拟的大脑转移到人类大脑的过程。此外,因为VR是技术的集大成者,VR中的任何一项技术一旦成熟,单独拿出来在其他领域都会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计算平台的转换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技术的发展需要历经长时间更迭。计算机经历数十年演变方走进千家万户,智能手机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却在2007年才迎来爆发式增长。尽管此前已历经两次发展浪潮,VR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VR所能带来的沉浸体验毋庸置疑,然而目前VR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阻碍并不在于沉浸体验或者高昂成本,而在于其便携性。需要成为承包人类生活中的工作、学习、娱乐等功能,其硬件必须便于携带,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兴趣的缘由。尽管目前VR/AR硬件最终形态难以预测,但与现今的还需整个套在头上的盒子一定有巨大差别。如何将VR/AR设备做的更小更便捷?与此相关的是处理器、电池、传输技术等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无法一步登天。

三大头显销量均未达数量级

与正值壮年的PC和智能手机相比,VR/AR只是尚处襁褓的婴儿。而要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VR/AR必须在与手机、PC的“注意力争夺战”中取胜。而这场战役将旷日持久。

难以打入消费级市场 VR变现还是“痴人说梦”

VR体验的炫酷让许多人对VR爆发的前景极度乐观,正如在2016年初,行业人士就预言VR元年已至。然而“元年”过去,事实证明VR仍在消费级市场外打转。

VR头显厂商对自家设备销量均三缄其口,而关于VR头显销量的预测却层出不穷。近期,ABI就预测VR头显到2021年总销量将达1.1亿台。然而诗与远方在前,面前的苟且却仍旧刺眼,VR头显销量离数量级还有很远距离。

2016年底,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曾宣布过三大VR头显在2016年的销量,Oculus Rift卖出40万台,HTC Vive卖出50万台,索尼PSVR以80万台成为三大赢家。而对国内市场而言,HTC Vive及PSVR中的多数设备还是流入了线下体验店及开发者手中,真正的C端消费者还是少之又少。

阻挡高端VR设备进入消费者市场的原因有很多。一,体验有待提高,在画质提高、晕眩感降低、视角扩大、交互提升上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二,价格较为昂贵,对于远不是刚需的VR来说,PSVR仍算高价;VR文化有待塑造,多数人对VR陌生,停留在尝鲜的认知。当然也有人认为,缺乏爆款内容为VR硬件助跑,但87君认为,优质内容缺乏并不是硬件不达标的借口。

VR创业之路十分艰辛

有人认为,VR硬件最开始的迭代期将为2年,最终将稳定在1年左右。而迭代期稳定为1年的VR设备或许才将迎来大规模爆发,那时VR设备不仅将体验更优,更为轻便,价格也将更加亲民。然而在VR尚未打入消费者市场的今天,VR硬件厂商还没有实现盈利,VR内容、线下体验等市场的变现或许都是痴人说梦。

门槛低乱象生 VR/AR创业不是你想创就能创

如果要评出2016年最火热的创业项目,VR/AR可谓当仁不让。前有谷歌、Facebook、微软等巨头开路,后有资本疯狂砸钱投入,让许多年轻人内心生出“错过VR/AR就将错过一个亿”的想法,并毫不迟疑地在VR/AR领域开启创业之旅。

都说年轻人,或死于创业,或死于创业公司。而2016年,许多年轻人都死于VR创业,或死于VR创业公司。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VR/AR界就不断传来创业公司亏损、裁员、倒闭的消息。尽管90%的VR/AR公司最终或都将走向死亡,然而在元年还未结束的2016,这样的死亡似乎来得早了一些。

VR技术的门槛并不低,技术的方方面面还需攻破,目前巨头道路尚未构建技术壁垒。然而技术门槛不低的VR行业却呈现出创业门槛较低的现象,原因在于许多创业公司尤其是国内创业公司并不以技术为本,而是瞄准市场,以挣快钱为目的,这在山寨之风盛行的国内似乎表现地更为明显。正如谷歌纸盒眼镜推出之后,各类或有品牌或无品牌的山寨盒子横空出世,将市场“一网打尽”的同时,也对市场造就了无尽的伤害,在一时的风光后,也断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而更多这样低门槛造就的VR/AR创业公司,更是悄然而生,悄然而死,去留无痕。

尽管创业并不只有“唯技术”的打法,“唯市场”的打法也有可行之处。然而在VR消费级市场尚未势起的当下,沉淀技术或许是更为稳妥的方向。

然而,所有对VR/AR的唱衰都不会阻碍其发展的步伐。对于现今的VR/AR行业而言,认清现实比憧憬未来更为重要。从骨干现实出发,才更能演绎丰满理想。

盟云VRA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空间计算?
关注 | 玩着玩着,AR技术就引发了“淘金热”
“真还传”接近杀青,罗永浩断舍离
【0916韭研公社】语音会议纪要精华(下一代互联网:AR技术、即将爆发的赛道XR)
XR行业空间远超万亿元!(亿道信息)
深度解析:手机之后,下一代计算平台会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