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将(qiāng)进酒》还是《将(jiāng)进酒》?


六月“声如夏花”系列:《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随后表演艺术家郭达老师一段用陕西话演绎的《将进酒》占领了B站首页。欣赏郭森斯坦达老师场景重现式朗诵的同时,我也被弹幕说得有些疑惑,“将进酒”的“将”到底是念jiāng还是qiāng

那问题来了,到底是念jiāng还是qiāng?
qiāng在这里比较贴合语境,李白明显在劝酒。
中国古诗词吟诵学派都认为读jiāng,这符合吟诵的发音习惯,也符合古诗词的创作理念。

在表演中,郭达老师读的是“jiāng进酒”,引发部分网友质疑。因为90后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主张“将进酒”中的“将”字应念“qiāng”,取“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为“请你再喝一杯酒”。

事实上,这个读音在学界一直都是有争议的。“将”本身就是多音字,jiāngqiāng的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如果读成jiāng,则是做介词使用,意思是:且,那么“将进酒”的意思其实是“您且喝酒”(也有说“将为君斟一杯酒”的)。如果读成qiāng,则作动词用,表示“请喝酒”。也就是说,从字面上不管取哪种意思,都是能解释得通的。

词典溯源

 在编于1908年的《辞源》四卷本第二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修订本)第874页,“将”字注有三个读音,分别是:

读音一

jiāng,即良切,平,阳韵

读音二

jiàng,子亮切,去,漾韵;

读音三

qiāng,《集韵》千羊切,平,阳韵。

在第876页,“将进酒”词条却没有标注读第三个读音,千羊切qiāng,,所以《辞源》认为,“将进酒”还是读“jiāng进酒”的。此外,清代改琦所注的《李太白全集》中,改琦把很多容易误读的字都进行了注音,可是“将”并没有,所以很大可能上我们可以认定在改琦时代“将”的读音应该是更为常见的jiāng而不是需要特殊注明的qiāng

把“将进酒”读为“qiāng进酒”,始于1970年编纂的《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810页“将进酒”词条的“将”字旁边注了一个小小的数字3,意为该字读“将”的第三个读音,即“qiāng”。其依据在于《汉语大词典》认为“将进酒”是“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而宋代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解题说:“古词曰:'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言”。这里应该是“请”的意思。至今而言,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辞源》第三版,内陆语文教材等均将字注音为qiāng

《惜罇空》与《将进酒》

其实我们现在读到的《将进酒》并不是最初的版本。在众多版本的《将进酒》中,最接近诗歌原貌的,是敦煌残卷B2544S2049B2567,以及殷璠的《河岳英灵集》。而我们语文教科书上的《将进酒》,已经是明清通行本了。

  在三份敦煌残卷中,B2567最为珍贵,质量最优,是《将进酒》的1.0版本:

惜罇空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迥。君不見床頭明鏡悲白鏨,朝如青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鳟空對月。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盃。岑夫子,丹丘生,與君哥一曲,請君為我傾。鐘鼓玉帛豈足貴,但願長醉不用醒。古來賢聖皆死盡,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谑。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与爾同銷萬古愁。

这个版本的即兴色彩更加浓厚,如“古来圣贤皆死尽”等句。后代宋刻版将“圣贤皆死尽”改为“圣贤皆寂莫”,并添上“将进酒,杯莫停”这句话。

古今音与方言音

有观点说“将进酒,杯莫停”是在闽南地区酒宴上常用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我将要为诸君再斟上一杯酒,诸君请不要停下来,要一杯接着一杯地痛饮”,加之闽南话(河洛话)的存古度较高,用闽南话吟诵及翻译时更为通顺,所以应该是取jiāng音,而且台湾的《将进酒》一直都念作jiāng

  但在视频评论区里,来自闽北、赣语区、河洛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的网友们纷纷表示自己的方言里仍有qiang(多为三声)音,表示“请”的意思。

那么或许jiāng/qiāng之辩不在于古今发音或者方言音的不同,而是语义指向的问题。

学者争论

  从词典的编撰就可见大多数学者还是支持qiāng音的,比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戴建业老师就专题讲过qiāng音源自《诗经》的理据。《诗经·郑风》中有一首诗为《将(qiāng)仲子》,其中“将仲子兮,无逾我墙”就是“请仲子你不要再翻我家的墙了。”而我们所熟知的《氓》中也写道“将子无怒”,译为“请你不要生气”。同时在最权威的五版李白诗文集注本:《李太白文集》(清王琦注)、《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注)、《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旗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詹镁主编)、《李太白全集校注》(郁贤皓注)中除王本和瞿、朱本没有注明读音外,安本、詹本和郁本都主张“将”字读“qiāng”,其依据也来源于“将”的“请、愿”之意。在《将进酒》这样一首劝酒诗中,说“请喝酒,不要停”确实十分合适。

  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则强调“将”字应该读jiāng,她从两点论证了这一观点。一是从吟诵的角度。吟诵多在意师承,叶嘉莹先生以南开大学的范曾先生为例,范曾的曾祖是清代同光体著名诗人范当世,他们家吟诵的调子是一脉相承的,可知在清代时是读jiāng的。二是叶嘉莹先生认为qiāng音“将”的意义不是单纯的“请”。叶先生认为《诗经》中的“将仲子兮”“将子无怒”都来自女子对男子的表达,更多是温柔婉转甚至嗔怪的语气,且《诗经》中这两处地方“将”字比起实词“请”义更像是填补字数的语气词,而《将进酒》这首诗明显是豪放的语气,与《诗经》中的并不相同。另外“将”读“qiāng”时,有其固定搭配的用法,即“将+宾语++谓语”,比如“将子无怒”。“将进酒,杯莫停”,明显不符合这样的语法规则。


我们再从诗歌对仗和修辞传统来看看“将进酒”。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中,“将进酒”并非孤例,比如:“鸭绿满缸将进酒,花光凝婉正歌茶”(明. 區越);“河桥将进酒,津树远含情”(明.张萱)等。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将进酒”无论是与“正歌茶”还是“远含情”对仗都是个副词, 表达“将要”的状态,而非“请、愿”这样的动词。所以,起码这些诗句中固定出现的“将进酒”应该是读jiāng的。

  纵看两方观点,都有道理,jiāng还是qiāng的争论到如今也没有定数,这个字究竟取何意取何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于要考试的学生党来说自然先以教材为准,学有余力再来探索这两音之辩。但希望也相信朗诵和钻研带给我们的先是对于李太白的豪情和文采的深刻体会。



作者简介:

孙钟玥,北京语言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

转自|语标

本期编辑:陈钰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进酒》的“将”,从来就不读qiāng
《将进酒》的“将”究竟怎么读
杨剑桥 | “将进酒”的“将”是读qiāng吗?
有此一说 | 《将进酒》的“将”字读音再议
《将进酒》的“将”究竟怎么读?是读 qiang 还是 jiang?
向蒋维崧先生求证“将进酒”的“将”字的读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