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知道该什么时候撤离丨安全警示灯


事故案例1

1995年4月,美国新泽西州,一家制造厂正在制备一种混合型的产品,它包括固体状的连二亚硫酸钠、铝粉、碳酸钾以及少量的苯甲醛液体。混合工序在一个容积为6m3的搅拌器里完成。可能是因为混进了水,搅拌器内发生了放热反应。员工们因此从建筑物内撤离出来,但是随后几名员工返回现场,试图清空搅拌器。正当他们操作时,搅拌器发生了爆炸,导致5人死亡,另有4人受伤。


事故案例2

2004年4月,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家聚氯乙烯生产厂里,一名操作人员不小心看错了反应器,打开了该反应器的一个阀门。当时这个反应器正处于反应过程中,里面有带压的氯乙烯单体。大量易燃、有毒的氯乙烯因此释放到了建筑物内,形成蒸气云。操作人员和轮班值班长试图控制泄漏,但未获成功,他们也没有撤离现场。易燃蒸气云随后被点燃并发生爆炸,整个厂房损毁。事故共导致5人死亡(包括试图阻止泄漏的操作人员),另有3人受伤。


事故案例3

2005年6月,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一家气体充装和分配站发生火灾。场所内存有数千瓶易燃气体。由于天气极度炎热,一个丙烯瓶上的安全阀自动打开了,释放出的气体被点燃并迅速蔓延,在4分钟内就吞噬了几乎整个工厂,引起其它气瓶也发生爆炸。这个设施内的所有人员立即撤离,消防人员也没有贸然进入。尽管有一位邻居的死亡归因于浓烟刺激的哮喘发作,但是该工作场所里的工人和参观人员却因撤离迅速而没有出现伤亡。


你能做什么?

在上述的前两个事故案例中,工人面对严重的异常事件做出响应时,受到了致命的伤害——一个是容器中意外的放热反应,一个是大量物料泄漏进入建筑物并形成蒸气云。可能当事人认为他们能够“化险为夷”,但是,他们或者缺乏充足的信息,或者就没有去考虑这样做的风险。在第三个事故案例中,现场工作人员迅速撤离了现场,消防人员也与大火保持安全距离,最后工人和消防人员没有出现伤亡情况。


如果容器内发生了预期之外的反应,你并不知道该反应什么时候会产生足够的压力致使容器破裂。当出现大量泄漏而形成易燃蒸气时,燃烧和爆炸的发生就只差一个点火源。如果工厂里发生此类情况,千万不要在此区域停留,而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要清楚工厂的应急响应计划、参加演练、知道何时该撤离或在安全的地方避险。


要知道工厂会出现何种紧急情况,知道何时该撤离,何时在安全地点避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程安全警示灯】第三十七期
易燃物质泄漏在建筑物内引发爆炸!丨安全警示灯
施工现场防火实现零事故.ppt
牢记博帕尔: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事故
从台塑爆炸事故来看瑞士奶酪模型在管理中的应用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