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业者回归初心,商业回归本质 || 创世纪



文/周紫楠





爱上骑行,并且不想白白爱过自行车


      中国的创业者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如今这个环境下。爱过这个创业时代的人,是因为本身就爱着一些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


张向东,这个时代的连续创业者。从互联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他都亲历,并且享受创业代际的转变。我将其总结为:从现实主义创业者变成了浪漫主义创业者。


所谓浪漫主义,在创作手法上,是指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而现实主义是对现实世界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


如何接近浪漫主义?张向东曾经许过三个愿望:第一个是创立一家公司并上市;第二个是环游世界骑行,路过他认为的五大洲最美的风景;第三个是完成关于创业和关于骑行的思考的书的写作。2013年,久邦数码(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3G门户网)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同年,经过了七八年的独自骑行,他完成了全球五大洲最美路线的骑行;2014年,《短暂飞行》出版。创业、写作、骑行,够浪漫了。浪漫在于,他获得了内心的圆满。就像他在书中记载的:那种喜欢,就像得到了圆满。



我问过他,为什么他的书中有很多禅意,思考生死、善恶、孤独等等,是不是小时候就喜欢读一些传统哲学的书籍。他说他看得书比较杂,并不系统。他在北大是学信息管理的,并没有总结过生活哲学,只是在一个人骑行的时候,一个人自然而然地思考。这一骑行,一思考,七八年过去了。他的上一个创业项目是做移动互联网,整个行业变动很大,工作节奏快,压力很大,最初选择骑行是因为能让他感觉到了放松。后来是越骑越喜欢,还从喜欢变成了爱。


张向东说,写《短暂飞行》的时候正是在公司上市的时候,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时间也就那么多,应该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对一个事物热爱是还保有内心印上不褪色的图腾的感觉。


张向东说,前面做成过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总算有个比较圆满的结束。自己本可以写写书、旅旅游、投投资,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偏偏心还在自行车上,不想白白爱过自行车,想为它多做一点什么。他说,他做决定很纯粹的,不想纠结、矛盾,把自己内心搞得那么撕裂。


他说他去年开始就没有司机了,自己骑车上班、会友、休闲。平路的瞬时速度是59公里,下坡能到61公里。他说他现在用的胸针、袖扣、手帕、袜子、笔记本、切披萨的刀等等都是自行车主题。自己微信微博上关注的信息也是自行车。朋友们每逢佳节都会从世界各地给他寄来自行车相关的礼物。



爱就爱了。况且还有条件去爱。况且还有越来越爱的理由。为什么不去做?他曾经天使投资了700BIKE.COM(以下简称700),2014年11月17日,他正式加入成为700成为联合创始人。他真是一个情有独钟的投资人。



美是有商业价值的


      通过采访,我认为,商业感觉的美妙,美妙在于三点:


第一点是,喜欢与追求的事物刚好还有包括商业价值在内的多种价值。张向东说,最老一代的实业企业家,是为了致富、为了摆脱贫困而创业,寻找的是机会;互联网那一代,充满激情,目标远大,都想改变世界;而“互联网+”这一代的企业家,是一种精神选择的创业,只要自己喜欢和爱就好了,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上一代喊的都是革命,而现在则是要回到商业本质。


当人们都在思考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行业,或者将互联网直接应用到传统行业的时候,知识结构正在发生巨大调整,互联网经验和传统行业经验之间怎么融合?生产消费领域运营能力、知识需要巨大的整合能力。也许这个时代需要更多从互联网行业走向传统行业去创业的人,可能比传统行业人的自身转型来得更快一些。显然,张向东的商业感觉来源于这里,逆向勇敢尝试。



十几年前做互联网的时候,张向东明显能感觉到做产品的辛苦,随时探测市场进行转变。而当他走入自行车这个传统行业的时候,他觉得这个行业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产品创新能力很弱,产品创新需求也来自于渠道商而并不直接来源于消费者,自行车这一行产品创新极度依赖惯性。


像捷安特这样的自行车企业,有30亿美金市值,回报也较为丰厚,成熟的体系下创新能力丧失,消费者难有清晰地品牌认知。


如今,被感知且被高频率倡导的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真正有人在为此付出有效工作吗?中国人原来的消费需求要从无到有,基于“饥饿感”,所以大部分中国制造追求的是“性价比”。而现在,中产阶级的日渐庞大,根据2015年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测算,中国中产阶级约为2亿人,财富总量为28.3万亿,超过美国和日本,是世界首位。马云甚至认为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已经到了3亿人。中国的中产阶级开始对品质感有很大的需求,这已经成为共识。


第二点,动态、发展的角度看待人、事物,总结规律的角度奇妙。张向东说,他是在乡下长大的,全家住在农村。现在他在北京,他父母跟着他哥也早就去了陕西宝鸡的市区。城市化进行了多年,几亿人身份转变了,那么二三十年前就住在城市里的人在发生什么巨变呢?他觉得应该是需要寄托着精神认同的物质及文化需求的升级,他们需要品质感、价值认同感。


第三点,如果商业也能传递愉快感,鲜活的模式就诞生了,让人思想上有了一种理论和实践的完整感和成全感。张向东说,城市自行车在中国的自行车品类里面很少,还算是新品类,而在国外,城市自行车占比超过百分之六七十,中国加上折叠车才百分之三十左右(在所有自行车品类里面,中国一年卖4千万到5千万的自行车,折叠车占到25%)。所谓城市自行车最初源于国外,在欧美国家人们把它视作城市出行的首选工具,在作为自行车王国的荷兰,fiets叫做自行车,stadfiets才叫城市自行车(它通常是有直立的骑行姿势,全封闭链盒,后轮挡泥板,环形锁,轮毂传动,电机轮毂,小型手动车铃和内置灯具)。城市自行车,让人感觉到的是减负、轻松、淡雅、愉悦,他们的新品发布会,是一场自行车爱好者的嘉年华。



互联网+传统行业,这个时代能诞生一批新的人格化的品牌。有趣味、健康的人拥有多样化的、有趣的、品质高的产品。张向东说,自己非常幸运,能够刚好踩准了时间点,自行车行业,它的市场空间很好,现有品牌又已老化,生产资源过剩给整合带来很多条件。他从事这个行业是愉悦的。


张向东说,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人,都觉得自己是相当聪明的,能够解决很多事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如此,他们研发一辆叫“银河”的折叠车,从研发到上线只用了14个月(80%以上零件自主研发,且获得多项专利),传统行业是做不到的,需要18-24个月。但另外一点,传统行业知识积累的难度更大一些,它是一种岁月里面积淀的东西,这一点是互联网人并不具备的。所以他在公司里面并不是“一言堂”,除了原则性、战略性问题之外,他都听团队的。他喜欢创造新的东西,喜欢制造愉悦的氛围和轻松的感觉。而这些有着互联网个性的自行车人,他的研发总监,为了完成一个好的作品不惜代价,即使是在工厂里已经开了模,研发部的人也有权直接更换,而传统公司肯定是要层层报告才可。至于销售上,互联网思维给了自行车人新的销售方法,他最得意的就是去年的盲订,没有任何的自行车外观信息、价格信息,三天之内就有2万人支持。这跟传统自行车行业的分销渠道也是差别很大。



张向东说,美是有商业价值的。这里所说的美,不仅是外观、形式的美,而是包含内在价值观,以及外在的设计、工艺和品质的双重含义,我们相信这一点应被置于消费升级之上,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开始变化。



为了城市更美好


      张向东说,他的城市自行车,是用欧标生产的。讲到城市生态,谁不想要更好一点的生活。现在的大城市拥堵厉害,中国车主过度使用汽车了,有些人甚至1公里路程都还在开车。年轻人,从气质上就该变得轻松愉快一点。生活压力那么大,在路上的交通又令人暴躁,这样精神生活如何转好?多骑自行车,不仅交通问题可以缓解些,个人通行效率也会提升。社会价值,值得现代创业者关切,张向东说,他比较开心,因为他觉得他的这个创业,个人爱好、商业价值、社会价值能够结合在一起。



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居民楼宇、办公室、公交地铁、公路等如何确保更好的自行车便利性?这是一个整体系统化配置协作的问题。张向东介绍了很多情境:在自行车之都荷兰阿姆斯特丹,自行车道分为高速自行车道和低速自行车道;很多国外酒店会专门提供自行车的干净又安全的存放场所;特斯拉公司会给自行车上班打卡的员工每天发几美元的环保补贴;有些发达国家的公交车上有自行车的卡槽;他学习硅谷的公司,在办公室设置了自行车的存放地和洗车的设施……等等。我国的类似条件还要随着时间和群体意识慢慢培养,但是无疑这是为了城市更加美好。让这个城市更美好的情境有很多,张向东的目标就是将这些情境都填满适宜的自行车该出现的影子。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城市自行车的全部品类都在他的脑海中,他的这种诗意的创造体现在很多细节里,比如他的自行车的系列名字,“后街”、“美术馆”、“百花”、“银河”都是来源于他曾经呆过的办公室的地址“美术馆后街”、“百花深处胡同”、“银河大厦”……



他用高标准去生产,一开始就是着眼全球化的,自行车市场本身就是全球市场。他说去年是欧盟与中国建交四十周年,很多欧洲大使喜欢上这个自行车;日本快时尚品牌无印良品MUJI也在跟他谈跨界合作定制。中国制造若是以品质优良、品味卓越走出国门,那么必定蕴含着另一层重大的意义。据说现在,互联网思维加上工匠精神,将是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的巨大推动力,张向东显然是个好代表。采访中,他提到700Bike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设计一定要尊重传统。张向东说,“我特别喜欢设计大师柳宗悦《工艺之道》里面的一句话,‘忠顺之德、谦逊之美、慎用淫贱之躯’,而后面这句话更是特别强调的。因为很多人把智能过于夸张地放到自行车里面。”而对于700Bike来说,智能联网只是一种功能的标配,最重要的还是自行车的设计感与实用性本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业】“智”行车是刚需么?
张向东转身14个月:纳斯达克敲钟之后,他又在自行车界策动了“盲订风暴” | 转型
700 Bike 联合创始人张向东:我不想白白爱过自行车
互联网营销、高管创业、一夜成名,“小米式”创业能改变世界?
【原文】'互联网 '创业者的逆向选择:回归传统行业!
张向东:用自行车叛逆全世界 | 吴晓波下午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