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趣味国学小知识,那些你不知道的所以然

 


咳咳,进入正题之前允许小编先卖个关子。

说到这些知识就不得不提到国学,等等,千万别摇头。

大家脑子里肯定冒出了一群人拿着四书五经摇头晃脑的画面。

不过国学的范畴那是相当之大的呢,当然不只是啥四书五经,我们对它还存在一些小小的误解。

所以先给大家科普科普,大餐随后便上!


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所以那些认为国学只是单纯的儒学或是文学等都是不对的。



趣味国学之教育科举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曾经一度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师范“一词有何来历

“师”字最早的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

在中国古文献中,所谓“师范”,意为“可以师法的的模范”。


西汉杨雄在《发言·字行》中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明确强调了老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最早把“师范”二字并用的,见于《后汉书·文苑传·赵壹》。内云:“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师范”已作为一个词组出现了。


现代“师范”一词,成为培养监视教师的学校,尽管名称不同,级别有异,意义仍是指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的,由此可见,“师范”一词的深义,古今无异。


但也有人认为”师范“一词是西方引进,由日本转译过来的。




博士、硕士、学士从何而来?
“小编知道,现在大家上学都想获得这些高大上的学位,不过小编想到读完就变成老姑凉了,微微抹一把汗。“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古已有之,不过呢,和现在的含意是不完全相同的。

博士: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当时是一种官职,也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


徐慎《五经异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实:“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博士种类也颇多,经学博士、卜博士、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等等。西汉贾谊,汉朝董仲舒因学识渊博都被举为博士。


硕士:硕士之称,也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代,凡是指那些品节尊贵,博学多识的人。


《五代史》曰:“前后摆布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宋代闻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


古代常用“硕老”、“硕儒”指那些博学之人,硕士和“硕老”、“硕儒”的含意相似。硕士在古代史籍上不多见,概略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的缘故。

学士:学士一词最早呈现于周朝,原本是指那些在书院念书的人,后来逐渐酿成文人学者。

《周礼·春官》:“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礼仪·丧服》:“年夜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唐闻名学者孔颖达对此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年夜学、小学之学士。”


魏晋往后,学士成了以文学身手供奉朝廷的仕宦。

那时学士无定员,无品序,无命名,有的深受皇帝宠信,有的则地位低下,甚至备受欺侮。


尽管他们的地位、职责不近相同,但有一点是不异的,即学士必需是博学多识或专精一门学问的人。


唐朝设置了学士院,奉旨起草诏命,学士地位有了很年夜提高,学士甚至可以介入朝政。


趣味国学之文化典籍
史书为何又称为“汗青”

汗青本是一种制作竹简的工序.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用竹简记事。

而制作竹简则会颇费一番功夫,首先要选上等的青竹(即绿色之竹),简称为“青”,然后将竹子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因竹了子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有油水成分,不易书写刻字,而且容易被虫蛀。


于是古人想出了用火烘烤的办法,将竹简去掉水分,再刮去竹青部分,这样一来便于书写,二来也可以干燥防虫。烘烤过程巾,新鲜青竹内的水分被蒸发出来,冒出一个个水珠.就像出汗一样,所以人们就将烘烤竹青的工序称为“汗青”。(小编汗颜,在纸未发明之前,古人要想写点字真是困难啊。)

而史书之所以会被称为汗青.这和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有关,当时人们的主要书写材料是竹简,而汗青又是制作竹简的主要程序从而成为竹简的代名词,于是,人们索性就用汗青一词来代称著作了。


值得一提的是,汗青与史册、史书虽为同义词,但在正式的历史记载中,古多用史册,今多用史书,我们在古诗文中见到“汗青一词”多为平仄押韵的需要。小编知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就有“留取丹青照汗青”嘛!


趣味国学之书画曲艺
碑和帖有何区别
碑学以石刻拓本为主,还包括一些摩崖。墓志等刻在石头上汉字的拓本,这些字都比较挺拔、稳重,相比之下少些灵动。帖学就是以手札、书信为主了,随意性比较强,比较真实、自然、随意,能够真实地反映作者的原本写字风格。

目前流传下来的帖子大多以手札和书信为多,但手札书信不宜流传,传下来的上上之作不多。


碑学但大致以碑文为学习方向,碑文因大多都是比较正规的场合书写的,相对来说作者比较认真严谨,且易流传后世,相对来说上上之品多些,但碑文毕竟是需要经过工匠雕琢的,无疑会降低原著的灵气和细节。


戏曲艺人为何又称梨园弟子
人们习惯卜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  据说用“梨园”代指戏曲班子源于唐玄宗李隆基。

据《新唐书·卷二十二》记载:“(庸)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王卜余人”《唐会要·卷三十四》记载:“开无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白教《法曲》,必尽其妙。谓之“皇帝梨园弟子”


由此可见,唐玄宗设梨园戏班大约开始于开元一年,即 714年。

梨园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而出名,后来成为唐代训练戏曲人员机构的代称.据李尤白的《梨园考论》考征,唐玄宗时(705—710年),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的果木园之一,与枣园、桑园、桃园、樱桃园并存.


梨园中设有离宫别殿、酒亭球场等,是供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所,后来因唐玄宗李隆基喜欢戏曲,梨园的性质起了变化,逐渐成为演习戏曲的地方。


趣味国学之军事
三军的来历

在我国'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东周的春秋时期,与现代陆、海、空三军意义也相去甚远。

春秋时期三军为:步、车、骑,这三个兵种。周代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一军为12500人。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

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

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

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

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2 裨为军的编制。 


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但三军的名称仍被用来指整个军队,也就是全军的意思。


八百里加急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

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


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小编这里叹一声,可怜的马啊!)


趣味国学之文字
为什么把犯傻的人称作“二百五”
1.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结果仇人太多,遇刺身亡。

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

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


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

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

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

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

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


2.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

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话说,这名字取得,好歹是个秀才啊!

为何知识分子被称为“老九”

知识分子何以被称为“第九种人”,这要追溯到十三世纪的元帝国时期。


元政府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分为十级:一、官(政府官员);二、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三、僧(佛教僧侣);四、道(道教道士);五、医(医生);六、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七、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八、娼(妓女);九、儒(知识分子);十、丐(乞丐)。


一向在中国传统社会最受尊敬的儒家知识分子,竟然被划分到社会的最底层,比儒家所最卑视的娼妓都不如。

而文化大革命后有极左思想的人把知识分子排在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分子,特务,叛徒,走资派的后面,名列第九。流入民间,对知识分子谑称“臭老九”。


趣味国学之医药科技
杏林为何成为医学的代名词
“杏林”与董奉有关。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

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

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


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

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施舍的粮食达数十万斗。


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


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

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指南针指北为何叫“指南针”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

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 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


东汉王充《论衡》:“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严复 《救亡决论》:“远之蚕桑、司南,近之若书椠、火药,利民前用,不可究言.” 也就是说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

这还与我国对方位的认识有关。

在我国古代文化里,南为阳,北为阴,活人都以阳为尊。

我国古代一直以“南”为南北方位之主,面向南方为尊位,且有“南面为王,北面而朝”之说,即面朝南方位的称帝王,面朝北方的则是朝拜君王的臣子,帝王就座议事都是面向南方。正屋的门窗都开向南。所以指示方向,也以南为主。在我国叫指南针是习惯叫法,当然也可以叫指北针,在国外和军事领域就都叫指北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什么意思?
长知识丨什么是汗青?
弄懂这27则古代典故,从此阅读古诗畅通无阻
什么叫“汗青”、“杀青”、“丹青”?
【元曲三百首】寨儿令 欣赏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帮你读懂诗意中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