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棣做了22年皇帝,为什么没再生下一儿半女?2个原因让男人沉默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题木兰庙》”

泱泱华夏,悠悠历史。中国有数千年王朝统治的根基,常常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夏商周开始,绵延至元明清,数千年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王朝,或割据或统一,但相同的是每个朝代都有一定的寿命,从蹒跚学步到展翅高飞再到最后衰亡并且被取代,无一例外,直至如今。

时间总在向前走,不断地制造着历史。而历史就像是滔滔江河,不管的波涛再怎么翻涌起伏,都要一直向前流动,从不复返。任何人都只能回忆曾经,无法改变历史。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历史凭借自己的神秘吸引了无数的人去探究,有专家以此为事业,有爱好者以此为乐趣。刨根问底、追根溯源似乎是人类的天性,所以当人们对上历史也免不了如此。

明朝是我国一个十分强盛的朝代。有人打趣明太祖朱元璋是“开局一个碗”却打出了完美结局的神人,这话其实表达了人们对朱元璋在乱世中以低微的身份登上高位的敬佩,从一无所有到君临天下,朱元璋不愧是一代雄主。

朱元璋一生有许多孩子,其中明成祖朱棣算是比较有朱元璋遗风的一位,然而更让人们好奇的却是朱棣当了22年皇帝,为何没再生下一儿半女?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朱棣的传奇人生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实在传奇,因此许多导演将那段历史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以作纪念,人们也由此得以更加了解朱元璋的生平。就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朱元璋自小就过着贫穷的生活,帮地主放过牛,到皇觉寺要过饭,直到二十五岁那年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反抗元朝的红巾军才算是有了一件正经的事做。

朱元璋是在发小汤和的劝说下才加入红巾军的。当时朱元璋还在皇觉寺要饭的时候,汤和就已经跟着郭子兴的红巾军一起做事了,而且还成为了地位比较重要的千总,这时汤和想起了自己的发小朱元璋,就写信给朱元璋劝说他加入起义军。经过一番波折,朱元璋找到了汤和,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但其实一开始朱元璋只是打算混口饭吃而已。

但无奈,汤和这个发小一直认定朱元璋非同一般,即便自己身为千总也从不顾身份,反而对朱元璋言听计从。在打过几次仗后,郭子兴也见识到了朱元璋的不凡,直接越级将朱元璋提拔为镇抚,汤和也心甘情愿听从朱元璋的调遣,后来还帮朱元璋立下很多汗马功劳,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很是不凡。

然而,乱世并不是那么好立足的。朱元璋遇上了陈友谅,并且一度处于下风,而朱棣就是这个时候到来的。据说,当时朱棣出生的时候正赶上陈友谅进攻太平,朱元璋都来不及给这个儿子取名就奔赴去了前线,后来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朱棣到了七岁才有了自己的名字。

长大后,朱棣受封为燕王,还曾前往凤阳“体验人生“。众所周知,朱元璋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帝,他自贫苦中来,也深知贫苦生活会对人有多大的磨砺,因此将皇子们都赶去接受贫下中农教育,朱棣就是因为这个才到的凤阳,并且经历了凤阳的磨练对先祖的不易和百姓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二、被逼造反成为皇帝

在情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切事物都随着大哥朱标的去世有了不可回转的变化。头一个冒出来的冲突就是皇位之争。虽然最后朱元璋直接传位给了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炆,但朱允炆却不能做到如他父亲那般让几个叔叔服气。朱棣自然也是。后来朱允炆坚决削藩,与朱棣的关系更是势同水火。最终朱棣忍无可忍,直接造反了。

中国自古以来不论干什么都讲究个名正言顺,朱棣要造反当然不会直接昭告天下自己要当反贼,于是他从《皇明祖训》中找了一个理由,“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于是靖难之役爆发,持续了四年之久,直到朱棣42岁才彻底结束。此战后,朱棣成功登上了皇位,是为明成祖。

也许很多人认为朱棣的皇位来路不正,但不得不承认朱棣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明成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军事强盛,郑和下西洋也是这个时期的事情。哪怕后来北边草原上传来了战火的硝烟,朱棣也毫不畏惧。

面对鞑靼、瓦剌等蠢蠢欲动的部落,朱棣有条不紊地实行先礼后兵的手段,在派出使者安抚却没有任何效果后,朱棣直接亲率50万大军踏上了北伐的道路。

三、未生育子女的原因

也许很多人会诧异,为什么谈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到子女的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包含在其中了,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朱棣劳累过度,根本无心生孩子。在朱棣即位之后,不仅要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还要治理经过了靖难之役的国家,朱棣全部的心神都被占据,根本无心入后宫。

第二,朱棣的身体因为征战难免受损。朱棣是一位十分英勇的皇帝,不容人侵犯自己的国家,在位时曾先后五次北伐,最后直接死在了战场上。其实靖难之役时朱棣就是身先士卒的,每次面临战争朱棣总是毫不退缩,而战争就意味着会受伤、会流血,哪怕是朱棣也不例外,因此难免身体会受到损伤。

结语:

明成祖朱棣的一生多次征战,损伤了自己的身体,却护卫了家国平安。作为皇帝,明成祖朱棣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了。大明王朝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治理下欣欣向荣,他们二人为明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他二人身上开了先河,为明朝后世的君主做了榜样,护国安民的精神令人无比崇敬。

不管历史多么久远,无数历史故事体现出的高贵精神却是历久弥新。到如今,君主统治的王朝已不复存在,但华夏人民永远记得英勇抗击匈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宋朝抗金名将岳飞,以及明朝抗倭将军戚继光等民族英雄。有的人死了,其实还活着。他们的精神将千古流传,他们的姓名将被人世代铭记。

参考文献:《题木兰庙》《明史.朱元璋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元璋临终前,连喊三遍朱棣来否,为何朱棣停在南京城外不进城?
明朝16位皇帝,为何陵墓却是明十三陵?少的3位去了哪?
朱元璋给朱棣剥了一个桔子,母亲说:快跑快跑,你爹要杀你!
没有当上皇帝的太子之中谁最可惜?懿文太子朱标只能排第二
明太宗还是明成祖?朱棣:给我一万次机会,我还是选择明太宗
朱标死后,朱元璋若舍弃建文帝,传位给他也就没朱棣啥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