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付头痛,针灸妙法见招拆招!


小编导读

三国时期,著名的乱世枭雄、一代诗人曹操,戎马生涯何等威风,那一句“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霸气十足,但他却为自己长期的头痛而头痛不已。头痛这件事儿,从古至今,被它折磨的人怕是不胜枚举,对付头痛可有良招?针坛巾帼针灸妙法是头痛的克星,却也是头痛患者的福音哟!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节所指的头痛包括高血压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对于颅内肿瘤所致的器质性病变,不在讨论之内。


1.病因病机


依经络学说,手足三阳经、督脉皆上贯于头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又五脏精华、诸阳之气皆上贯于头,又有头为清阳之府”“清窍之说,若髓海空虚、清窍失养或痰浊阻络、肝阳上亢均可循经脉上扰清窍,《素问·方盛衰论》曰:气上不下,头痛巅疾头痛一症,皆由清阳不升,火风乘虚上入所致,说明头痛一证,尽管病因病机多种多样,病变涉及脏腑各异,但总的病机均由于逆气上窜,扰动清窍脑失所养而致。


2.辨经分型


01

少阳头痛

以颞侧或偏头痛为主,实证伴有心烦善怒、面赤口苦、尿黄、舌红、苔黄等症;虚证伴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脉细等症。


02

阳明头痛

前头痛或太阳穴处痛,头痛剧烈、跳痛。实证伴眉棱骨痛,双目发胀,不欲饮食,脘堵,目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虚证伴太阳穴处疼痛、目不喜睁、少气懒言、面色萎黄、便溏、脉沉缓、苔白等。


03

太阳头痛

太阳头痛以后头痛为主,太阳虚证可伴巅顶痛,夜甚昼轻,眩晕、项强,劳累或睡眠不足加重;实证可见后头跳痛,甚则不能入寐,烦躁不安,尿黄、灼热。


04

厥阴头痛

以巅顶痛为主,疼痛以空痛为主,由用脑过度所致头痛,或妇女经期头痛,伴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腰酸背痛、舌红、脉弦细等症。


3.治疗方法


01

少阳头痛

实证以疏泄少阳为法;虚证以滋阴平肝为主。实证先取足临泣、太冲用泻法,后取太溪平补平泻;虚证先补太溪,后泻足临泣,再取头部穴位率谷、风池、百会、角孙、头维、太阳、攒竹、列缺等穴。少阳实证乃由肝胆湿热或暴怒伤肝、肝火上扰清窍所致;虚证乃由肝肾不足、肝阳上扰所致,取本经之腧穴足临泣以疏泄肝胆之火,引上逆之火下行乃以清利头目。太溪乃足少阴之原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且可滋水涵木,平降肝火,二穴一治实一补虚,实证先泻后补,虚证先补后泻,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标本兼治,再配局部腧穴以疏导经气,达到通经止痛目的。


02

阳明头痛

实证治以和解清降,先取隐白(泻)、公孙(泻)、中脘(泻),然后根据症状,如有便溏、少气懒言、体弱,可酌加三阴交、足三里、内关;虚证以补脾益肾为法,先刺左三阴交、右太溪、足三里(双侧)、中脘,女性加气海,男性加关元。局部加用印堂、太阳、头维、囟会、合谷等。头痛一症往往在刺了足部或腿部的穴位以后,患者会立即感到轻松。所以先刺足或腿部腧穴治头痛的效果显著。阳明实证乃由饮食过度、中焦阻滞、阳明之热上扰所致,隐白乃足太阴之井穴,公孙为足太阴之络穴,别走入足阳明胃经,先针二穴以疏散中焦之热;中脘乃足阳明之募穴,胃经之气聚集之处,又为八会穴之腑会、中焦的气会穴,可疏导中焦之滞气,三穴相配,和解阳明,理气健脾,导浊气下行,促中焦运化,更配局部穴调畅经脉,共奏通经止痛之功。阳明虚证为人体久病体虚,脾胃运化失司,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所致。三阴交乃足三阴交会穴,又为足太阴之腧穴,补三阴交既可健运脾土运化清阳,又可补益气血濡养清窍;太溪乃肾经之原穴,取太溪以补益髓海,更配足三里、中脘、气海或关元诸穴,补脾益肾、养血生髓、升清降浊,加用头部穴位通经活血,达到止痛作用。


03

太阳头痛

实证泻昆仑、绝骨、三阴交,补太溪,点刺风府、哑门,针风池、天柱、头窍阴、四神聪;虚证先补太溪,后泄昆仑,加用养老、中渚,局部取风池、头窍阴。太阳头痛重用昆仑、太溪二穴,昆仑为足太阳之经火穴,可通经活络,调畅太阳经气;太溪乃肾之原穴,取之以养脑生髓,二穴相配一阴一阳,协调阴阳。实证先昆仑后太溪,虚证先太溪后昆仑,正所谓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后治其阴(《灵枢·终始》)。实证多由膀胱实热所致,加用绝骨、三阴交,绝骨乃足三阳络(《针灸甲乙经》),既是足太阳、少阳、阳明三经之大络,还可以调畅太阳之经气,又因髓会绝骨脑者髓之海,当灸刺绝骨以泄邪气(《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阴交活血理气,更配头部太阳之穴,活血理气止痛,太阳虚证乃由肾虚所致,酌加中渚、养老,中渚主……头痛、耳鸣(《外台秘要》),为少阳经之俞木穴,又是三焦经之母穴,补三焦经火经中的俞木穴中渚,取木能生火之意,有增强三焦元气,增强命火之功,加用局部之穴,则养髓健脑,通络止痛。


04

厥阴头痛

以虚证为多,可由于肝血虚、清窍失养或肝肾阴亏精不上呈所致。治疗以平肝降逆、通络止痛为法,取穴先刺太冲、行间,配以绝骨、四神聪。太冲乃厥阴之俞土穴,又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灵枢·寿夭刚柔》),治脏者治其俞(《素问·咳论》)。行间是足厥阴之荥火穴,肝属木,行间居位属火,又是肝经的子穴,肝实者泻其子。太冲以平调肝脉,行间以清降肝火,四神聪乃经外奇穴,位于巅顶,诸穴相配,调理肝经,泄气降逆,开窍止痛。巅顶痛虚证较多,可按虚者补其母的法则配穴,同时下肢配太溪、三阴交以补肾养肝,健脾活血,能使肝之虚证得到缓解。


4.讨论


①循经取穴治头痛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济生方》指出:夫人头者,诸阳之所聚,诸阴脉皆至颈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皆知头而皆属阳部也。且平居之人,阳顺于上而不逆,则无头痛之患,阳逆于上而不顺,冲壅于头,故头痛也。从头部的经脉循行看,三阳经皆上于头部,阴经中惟有肝经上入顽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与巅,故头部的经脉循行主要为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头痛的病因多种多样,现代人将其分为风袭经络、肝阳亢逆、气血不足3型(《针灸学》),古人的分类更是多种多样,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热厥头痛、湿热头痛、痰厥头痛、肾虚头痛、肝厥头痛、食积头痛、血虚头痛、气虚头痛、偏头痛等(《中华针灸学》),头痛的病机虽很复杂,但都是通过相关的经络上达头部的,故抓住相关的经络,辨经取穴是治疗头痛的关键,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②上病下取,先下后上的手法具有独特疗效,也是金伯华教授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头痛之因总由气上不下所致,以上病取下,调畅气机,升清降浊而达到止痛作用。实证可泻邪热出于足下达到清利头目的作用,虚证则可平调阴阳,使清气上升濡养头目,需要指出的是,因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与头部关系密切,故选用太溪在治疗头痛中有重要作用。

③辨经取穴的基础上,加用辨证取穴,实则泄之,虚则补之,疗效更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老针灸专家经验集---辨经取穴治头痛(独家)
头痛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四章 闻诊
中医头痛辩证治疗简聊
针灸记忆的方法
针灸学-重点(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