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品读]《红楼梦》中的大宝玉和小宝玉(上)
《红楼梦》中的大宝玉和小宝玉(上)
  
   《红楼梦》中有着两个贾宝玉,强巴以为:一个是十八九岁的青年宝玉,一个是由童年到十二三岁的少年宝玉。不是按时间顺序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生活成长着的同一个贾宝玉,而是大、小两个贾宝玉交织、混杂地生活在《红楼梦》世界之中;成为了曹雪芹《红楼梦》创造的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成书过程漫长。从《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富察明义所阅钞本,非今存本),再到乾隆甲戌年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书中自说是经过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其实,实际创作时间应当在二十年以上。据张爱玲《红楼梦魇》、朱淡文《红楼梦论源》推测考证,曹雪芹在乾隆甲戌年后所作的这一次修改再创作,是将原来已经写成的全书(富察明义题诗本《红楼梦》)结构拆散打乱,重新组织;因而原来在前头的一些章节移到了后面,原来在后面的一些章节移到了前头。那么,是否由于这样挪移剪接,造成了成长中的同一个贾宝玉被拆散,从而构成了今存本中大、小两个贾宝玉交织混杂的假象呢?
  
  
   强巴不这样认为。
  
  
   强巴以为《红楼梦》中确实交织混杂地存在着大、小两个贾宝玉,这是由于初稿【《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和甲戌年后改创稿(《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不同,由于塑造贾宝玉形象依据的生活原型不同,甚至可能是由于初稿和改创稿的作者不相同而造成的。
  
  
   《红楼梦》中的大宝玉,十八九岁的青年贾宝玉,强巴认为他的生活原型是曹頔。曹頔是曹寅弟弟曹宣(荃)的第二个儿子,由孙氏太夫人作主,曾经过继给曹寅为嫡长子,随曹寅及亲祖母孙氏太夫人在苏州、江宁织造府中生活成长;后来,曹寅命其“归宗”即仍回曹宣(荃)家,从康熙四十六年曹寅写《途次送侄骥》(朱淡文先生认为“骥儿”是曹寅对曹頔的称呼)三首诗以后,这个人就从现在所能看到的当时公私载籍上消失不见、“人间蒸发”了。强巴认为就是这个曹頔曾经出家为僧、受过困苦煎熬,在雍正末年写作自传体小说《石头记》(情僧录);稿本传到他堂侄曹雪芹(天祐)手中,成为曹雪芹“披阅增删”创作《红楼梦》的初稿之一。
  
  
   《红楼梦》中的小宝玉,由童年到十二三岁少年,再成长、成熟中的贾宝玉,他的生活原型、尤其是他的思想才华,应该主要是曹雪芹(天祐)的“夫子自道”;少数地方可能还采录了曹頫的一些生活作为素材。这是曹雪芹在乾隆甲戌年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重新创造的艺术形象。虽然曹雪芹这次创作没有最后完成定稿,其中大宝玉行迹删改未净,但是今传本《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仍然主要体现着小宝玉的思想性格。
  
  
   强巴请列位先来看看《红楼梦》中的大宝玉。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出生,甲戌、己卯、庚辰、甲辰、蒙府、杨藏本均作“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贾珠)……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元春)……次年又生一位公子(宝玉)”;这位比元春(原型为曹寅长女、纳尔苏王妃)仅小一岁的宝玉就是大宝玉——曹頔是其生活原型。戚序、舒序本将“次年”改为“后来”,程乙本改为“隔了十几年”,那就是小宝玉了。
  
  
   第十三回,宝玉“从梦中听见说秦氏(可卿)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迸)出一口血来”;甲戌本有脂批曰:“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这里写的就是大宝玉。后面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住进大观园作“四季即事诗”,他是“十二三岁”,那么他此时顶多十二岁吧;秦可卿是贾宝玉的堂侄媳妇,少年贾宝玉仅只在她房中睡过一次午觉,能有几多深厚的感情,竟会为她的死而吐血?书中所写少年贾宝玉不理世务(特别对照第六十二回宝玉对黛玉担心贾府经济的回答),他又怎么会“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因而急得吐血呢!若是风流的大宝玉曹頔,初稿中可能写他和这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的堂侄媳妇曾经有过男女私情;甲戌年后曹雪芹改创宝玉形象,删去了这回事。而今本中宝玉到秦氏房中所见,书中特作香艳描写,又写午睡梦中“可卿”陪他演试警幻秘授之事,应该都是暗示此情,留下痕迹。大宝玉若和秦可卿有私情,骤闻她死而伤心吐血,倒还在情理之中。而甲戌本此句脂批,不过是掩饰之词。其用意就如同回后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命芹溪删去”。可惜欲盖弥彰。
  
  
   去薛蟠、冯紫英处聚会“吃酒”,懂得薛蟠看到的“春宫”画,与优伶琪官蒋玉菡交往,尤其是有妓女云儿陪席侑酒唱艳曲儿,这些应该都属于大宝玉的行径。这些事情的参与者,至少也须“自行束修以上”的十五六岁小青年吧。因而,如今存本所叙当时十三岁的贵族少年宝玉,父亲贾政对他“拘束严密”,甚至都还没有上北静王府去拜会过这位“贤王”(第十四回);应该不会参与这种风流聚会。冯紫英等成年人召妓狎伶,应该也不敢邀小宝玉参与。
  
  
   第三回“批宝玉极恰”的两首词,其中“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似乎与小宝玉原型的曹雪芹不大吻合;而若用来指大宝玉原型的曹頔,则极恰切。从现存的文献资料看,与曹雪芹结交的朋友,有宗室子弟敦敏、敦诚,有塾师张宜泉等;他们与曹雪芹诗酒往来。敦敏《懋斋诗钞》、敦诚《四松堂集》、张宜泉《春柳堂诗稿》,都有多首诗歌记叙与曹雪芹的交往,对曹雪芹生前称扬,死后哀悼。当时的皇家上驷院侍卫富察明义《绿烟琐窗集·题红楼梦》七绝二十首,诗前小序曰“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从语意看,这应写于曹雪芹生前;称曹雪芹为“子”即先生,表示对曹雪芹的尊敬。这些应该都说明曹雪芹在他的朋友中间有声誉。而据强巴推测,曹頔过继给曹寅为嫡长子以后,由于受祖母孙氏太夫人的溺爱,娇养得“行为偏僻性乖张”,失欢于曹寅;以致在生父曹宣(荃)和亲祖母孙氏太夫人死后(康熙四十四、四十五年),曹寅遣其归宗;此后曹頔很可能率性出家为僧(请参见拙文《从“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看〈红楼梦〉作者等问题》、《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更加放浪形骸。于是曹頔被家人厌弃、“世人诽谤”,到了不齿即不屑于提及的程度,以至登录了曹玺及其父祖子孙情况、留传至今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曹氏族谱《五庆堂谱》,均没有收录曹頔。族谱都不收录他,不知他究竟怎样“恶贯满盈”,以致如此遭厌弃、被“封杀”。
  
  
   少年浪荡志四方,浪子回头金不换——强巴题外感叹!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的原型是谁?红楼梦给出了答案
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原作者(
《红楼梦》第一迷案:曹雪芹是谁
“曹雪芹”根本不存在(下)
红楼趣话:江南甄家臆想
《红楼梦》是一部曹雪芹的家史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