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吃不惯日本第一的拉面,不妨去试试排名第三那碗

拉面是我最喜欢的日本料理之一。


很多爱美食的人去日本时吝啬于把就餐机会让给拉面。和国内清早营业的面店不同,日本绝大部分的拉面馆仅做午市和晚市,加上分量基本上一碗管饱,这样就要占去一顿宝贵的异国正餐份额;更要命的是名店大都需要一小时以上排队时间,在烈日暴雨中傻站这么久让诸多国内吃货颇不适应……但在如此情境下还要跑去吃上几碗拉面的,可以说是真爱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道可以达到很高完成度、愉悦感十足的美食。各家厨师奋战在不大的面碗中,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最终炮制出打上自家印记的炫目作品,这是我欣赏的模式。所以,我完全愿意专程前往某地尝试一碗用心制作的好面。



日本


“麺屋一燈”,一味霸悍的究极蘸面


在日本各地吃了不下十碗Tabelog 3.8分以上的名拉面后,我终于站到了东京“麺屋一燈”门口,此时离营业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因为畏惧传闻中须等候数小时的长队,我们一行四人早早抵达,想为下午的活动多留出时间。



“麺屋一燈”店临小巷,招牌质朴而并不显眼。店名源自比睿山延历寺(被织田信长烧的那个寺…)的最澄法师名言“一灯照隅、万灯照国”,这句话为稻盛和夫为代表的日本商界所赞颂。企业家嘛,总希望团队上下一心发光发热,不然怎么带队伍,怎么剥削剩余价值?不过拉面店以此为座右铭,大概是想扛起品质大旗,以自身出发弘扬拉面文化吧。



在日本国境内数不胜数的拉面店中,“麺屋一燈”以4.09的高分位列全国第一位,其招牌浓厚鱼介蘸面以鸡汤调和五种鱼贝而出的浓稠蘸汁,以及爽滑弹牙的太面闻名于世。我之前在奈良吃过“麺屋NOROMA”家高达3.95分的鸡汤蘸面,汤之鲜美、面之香滑皆印象深刻,此次终于能尝到类别中的顶峰,实在让人兴奋。


▲上图为奈良“麺屋NOROMA”拉面


我们见店门口还没排队的人,正好拍张正面全景,完事儿再往店里窥视一番,嗯?门怎么打开了?



只见一位店长摸样的老伯示意我们进去点单,并领个号牌,等下到了营业时间就可以按这个顺序率先入场,不用排队。蛤?“麺屋一燈”也改为整理券制了?这个好,那领了号码牌后就可以先去其他地方晃悠一圈了。拉面店专用的点单机看似密密麻麻,但旁边有图和多种语言详细解释,对于这样的世界级名店,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自是常态。



我们早先来时离开店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所以领到了是日3号。店内一共11张座位,不消说,可以开门即入座。逛一圈回来后正好是当地时间11点,店门口已经排起了二十多人的队伍,我们在被核对了整理券编号后径直进店入座,这种感觉,爽……



俗话说“来都来了”,都要尝一尝是人之常情嘛。之前在“蔦”错过了卤蛋,完全不知道需要单点……所以这次我在点单机上单点了一个蛋,全然不顾招牌“特制浓厚鱼介蘸面”样照上已经有了一个。此外见下方仅售250日元的炙烧芝士咖喱饭甚是诱人,于是再加了一碗;隔壁大壕心比我还凶,说点了至尊豪华套装……



落座不到十分钟,全套上来了。



啧啧啧,这汤,表面泛着无数细密的泡沫,可见极为浓稠;表面虽不见一丝热气,但是香气扑鼻。我知道蘸面汤通常极咸,不宜直接大口喝,但还是忍不住尝了一小口。哇,美味!在鸡汤完成打底工作后,那五种鱼介将鲜度拔至极高,再经过盐和酱油的双重调和(俗话说“咸鱼淡肉”嘛),直接将对味觉的冲击拨至承受能力的临界点,暴击!但一旦挺过了刚入口那两秒钟,强而有力的鲜香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要是口味清淡的人,估计要开喷了吧……”我心里想着,开始夹起数根太面(粗面)去汤碗里蘸,边上大壕已经开始憋不住叫了一声:“好咸!”“特制浓厚”这几个字,也许和我们那边“咸呛蟹”一样,已经做了盐度警告吧,毕竟拉面传统上就是重油重盐的劳动人民专享快餐么,嘿嘿。现今人们口味有了变化,开始注重健康,于是各家名店也开始打出“淡麗”字样,希望以更清淡的调味招徕食客。当然,注重拉面本味的厨师和吃货是不会在乎潮流涌动的。



手切得极为工整的面条水分几乎被完全沥干,在浓稠的汤汁中一浸一搅,已经充分挂上滋味,入口的感受堪称顶级享受。就像到了顺德才知道“爽脆”两字的含义一样,吃到这束面条后,我被教科书级定义级的“弹牙”、“劲道”、“爽滑”这几个词所击中,口感绝妙;而在咸鲜汤汁助攻之后,面线本身强烈的麦香和甘甜开始涌现。反差强烈但各具性格的滋味交织在一起,满足感、愉悦感溢出。果然是日本第一的拉面,霸道!



汤、面之后,再开始吃“浇头”,面中三片肉,低温慢煮的鸡胸和猪上脑,再加上煮五花。鸡胸和猪上脑泛着淡淡的粉色,肉质细嫩,调味也是咸鲜;而五花肉略淡些,肉香浓郁,虽然不似汤面中的肉般被滋润,但完全自成味觉体系,好吃。



吞下一粒卤蛋,内部居然也是有调味的,不如是如何做到……但两枚还是太多了!我这厢正为碗里第二颗卤蛋发愁,隔壁大壕却又叫起来——“来…来帮忙吃片肉…”好一碗至尊豪华大肉面……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助攻了一片,继续吃自家碗里。汤汁碗里还有两粒鸡肉丸子,照例加了“bulibuli”的软骨,一丝不苟。




桌上有热水壶,可以加些在面汤里冲淡了喝。但其实在多次浸面之后,汤底已经有些变淡,我舍不得这般“原味”,将蘸剩下的最后两口汤汁喝完,满足。连同喷枪炙烤过芝士的美味“滑鸡”咖喱饭在内,最终统统光盘。面碗里只有碗底微量存水,可见沥面时之讲究,这样哪怕是最下面的面条被挟去蘸汁时,表面可以还依旧干爽挂汁。



吃完出门,我们四人意见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含我在内二人觉得体验完美,“一燈”大师牛X!另外二人觉得有些失望,主要问题在于太咸……这里抛开个人口味差异,其实上面说了,拉面本来即是重油重盐的存在,某种程度可以被划为营养上的“垃圾食品”。而蘸面为了使太面甚至极太面上味,一方面熬煮得更加浓稠,一方面调味上也会偏重一些,不然还不如直接吃汤面或者荞麦了。



展开说,在吃的领域中,“少吃多怪”是普遍的现象。虽说“适口者珍”,但在推荐他人时不求事之常理,仅从自身有限认知和适口出发,时常会有偏差。所以我只能说我自己很喜欢这浓郁的蘸面汁,咸鲜而不齁。想必那些把“麺屋一燈”推荐至如此高位的食客也和我一样,对这碗调味近“险绝”的蘸面偏爱有加吧。





“麦苗”,平衡优雅的酱油拉面


花开二朵,各表一枝。如果说“麺屋一燈”因为调味“一味霸悍”而有人吃不惯,那排名东京第二、全国第三,Tabelog同样高达4.03分的“HomemadeRamen 麦苗”就是老少咸宜了。“灭灯”后过了一阵子,我忍不住又想去“拔苗”,机会终于来了……



“麦苗”开业仅几年功夫,人气如火箭般升空,不但甩开一干老牌店家身居全国三甲,还被米其林指南列刊录,成为2018年东京米其林指南中24家受推荐之一。话说不知为何东京第三的“煮干鰮らーめん圓”不在此列,看卖相应该也是评委喜欢的那种。



如果想感受到“麦苗”的全部魅力,我建议提前一个半小时以上去排队……因为我那天提前40分钟抵达,门口已经站了20多个人,限定版的自家制土锅鱼饭是肯定没戏了。这个店家每轮营业时间仅做五碗,周末十碗,买价不过二三十人民币,所以基本上前面的人手一碗……后面的人只能怪自己来得晚。



最终在雨中排了一个小时整的队伍,终于轮到我了。嗬,好小的店,仅仅九个吧台位,店主一人在厨房里边热汤边下面,另外一员女将端茶递水,送餐收碗。两个人打理了整家店啊,还真是精干呢!



同样……“来都来了”,我一口气点了数样:一碗招牌特制酱油拉面(还有一种招牌面是用煮干提味),一碗“高级”鱼饭,一份四枚叉烧,以及一杯清酒,额外的一枚卤蛋,共计2000日元整,作为一顿“正餐”来说,无比上算。



当天的酒是“仙禽·无垢”,仙禽是我在日本最爱喝的亲民清酒品牌,旗下有诸多型款,每一瓶都值得一喝。售价仅在人民币100~150元不等,挺适合买一瓶在房间里随意喝。这款“无垢”先用精米步合40%的栃木县山田锦为曲米,再用磨制50%的为挂米,是无过滤而仅加热杀菌一次的原酒,蜜瓜香浓郁而华丽,入口酸度明快。为什么这么好的酒国内不进口呢.…..



等到叉烧上来时,酒已经喝去半杯。小小一碟中猪里脊、鸡胸肉等四片叉烧肉,有酒粕、烟熏等四种不同风味……可以说是赤裸裸地炫技了。



片刻之后,主角登场。这碗拉面的卖相可以说是我所见过的最佳之一,清澈的酱油鸡汤上悬浮着一层鸡油,光彩四溢;浇头丰富到将面盖得严严实实,错落有致。汤底之外的粉嫩叉烧自然是视线主角,但那粒馄饨又在引诱着你……



和“麺屋一燈”不同,这一看就是可以大口喝的面汤,入口先是木鱼花的醇厚鲜香,之后圆润的鸡汤登场,鲜味平和而不张扬。相比尾韵是蛤蜊鲜味的“蔦”,“麦苗”的酱油鸡汤更为优雅细腻,是典型的日式审美,难怪更受本地食客欢迎。先前队列中前有粗糙劳工,后有森女,从第一口汤开始我就明白了,这一碗,谁不爱?



“麦苗”的面条主要使用北海道产的“春恋”麦粉,这也是诸多“国产”小麦最为著名的铭柄。面条香而爽滑,一开始吃就根本不想停下,一心一意地只想一口气吃完,把这份畅快感扩展到最大。



其他叉烧、面码、海苔等均属上乘,而那枚馄饨内馅裹有调味后的虾肉,在鸡肉汤和肉类配菜外带来一些味觉上的变化,可以说是这碗拉面中颇为有趣的一笔。要说遗憾的话,卤蛋的熟度和调味稍欠一些,输于“一燈”大师。



还剩了什么?那碗“高级”(是店家这么称呼的)鱼饭,原来是金枪鱼泥盖饭,女将给了小碟酱油和山葵,示意拌均了一起吃。



我见面条吃得太快,碗里还剩了一些面汤,计上心头——不如做成更高级的“高级”茶泡饭吧!以面汤为汁缓缓浇于金枪鱼泥之上,稍稍盖过米饭,点上山葵一拌……啊~~何等的美味……



“麦苗”厉害之处是烹饪调味做到了平衡和优雅,无论是酱油鸡汤还是面条浇头,都内敛克制,暗藏锋芒。就像剑道表演砍空心钢管,刀落管断,而刀痕不留下方垫木,可谓高手也。这样一面一饭的体验,其实冲击力和满足感当量不输一顿中上水准的寿司或怀石料理。







无论是“麺屋一燈”还是“Homemade Ramen 麦苗”,都是值得专程前往、排队品尝的美味。毕竟达到很高完成度和愉悦感十足的美食,在国内语境下似乎很难和一碗面条挂上钩。也是,哪怕在水准颇高的苏州,哪怕是其中一些苏式面的老店和名店,虽然味道已属上佳,但是差距和可以提升之处都是蛮多的。



这不是说这些面店不好,而是完全可以有更高的高度。


不信?那我列给你看看呗,熬制汤底的食材,猪、鸡、鱼等的品质;调味所用蔬菜和香料的品质;制汤用水以及过滤器的品质;面条麦粉的品质和碱等配料的平衡;且不说开挂的昆布木鱼花,其他酱油、盐、糖等的品质;“浇头”食材的品质和先进烹饪方式;汤底层次和面条熟度控制……有数了吧?我们很多面店最擅长的,一是浇头的数量,二是浇头的奢靡,没了。相对结合得比较好的,苏州御面斋算一家,所以价格也不便宜,起价也近百元了。


▲上图为御面斋野鸭面


各个要点中最关键的是面条。不用我来说,霓虹国的小麦粉质量之高全球皆知,有诸多名产地和“铭柄”。而拉面店家经常用几种“国产”面粉调和,最终平衡出口感、香气、滋味、色泽等多角度达到要求的一束面线,并能顺利挂上对等浓稠度的汤汁。我们身边那些刚用上“品牌高筋小麦粉”的店家相比差距不止一点吧啊。更何况那些为不求煮烂,加碱加到面色澄黄、气味难闻、滴水不挂的量产机制面了。



而“麺屋一燈”和“Homemade Ramen 麦苗”大大方方地把各个用料细节列在自我介绍上。这样的“介绍”和那些国内营销号的吹捧以及自我意淫式的“赏析”完全不同,真正体现在了每一口的滋味中,让人感受到食材的力量。



说到这里,其实最大的差异诸位已经想到了——在于人;

这里一方面是指经营者和厨师,一方面是指食客。


“一灯照隅、万灯照国”吧,祝大家早日“灭灯拔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好面三十碗(来自 方心)
上海最好吃的大肠面,永远在最破的小店里
东京绝赞的十大拉面
吃遍魔都23碗日式拉面,小怪告诉你:豚王 豚骨 福冈 一风堂…哪家最值得爱!
明明白白吃一碗日式拉面——日本拉面全介绍
最疯狂的日本拉面排行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