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人间世》篇一:心无旁骛,自强助人
α·Pav - 秋~華恋~.mp36:51
来自无尤居士

人间世,也就是人在世间的生活。庄子所处的群雄争霸年代,充满了暴力,战争,掠夺,反映到个人则是野心,阴险,狡诈的现象。因此,庄子发扬了老子的有用无用之说,旨在从个人的精神层面寻找处于乱世之中如何以自全的方法。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 译:修道不能心杂,心杂就会多事,多事就会自扰,自扰就会招致忧患,忧患降临再自救就来不及了。
  • 无论是修行问道也好,还是为人处世也罢,都离不开凡尘俗世之中的纷纷扰扰。无论是不问世事一心修行,还是想在人世间闯出一番事业,在不同的道路上,所做相同的事是排除杂念,坚定信念一如既往的去实现。若是在途中朝三暮四,难免会节外生枝,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导致无妄之灾。正如为官之人,本应以民为本,做好本职工作,却心生各种贪念,最终东窗事发,而难免牢狱之灾,为时已晚;或是经商之人本应童叟无欺,勤勤恳恳,却道听途说,眼红于歪门邪道,最终走向歧途而满盘皆输。此种行为,在我们的身边数不胜数,皆源于心杂。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 译:古时候的至人,先是充实自己,而后才去帮助别人。如果自己内在空虚,根基不稳,哪有闲暇时间去纠正暴力的行为呢?
  • 若想仗剑走天涯,行侠仗义,自身功夫不好,怎能实现?若想教书育人,自身学识都不够,怎能实现?当有暴力行为发生的时候,如果自己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谈何解救他人,不但无法实施,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在自身实力不足之时不应该盲目冲动,但不是说因为力不能及就冷漠旁观,此时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就好像新闻时常报道的街道上多人欺负一人,或有歹徒之类,自己无法制止时,至少报警总可以。而不只是围观看热闹。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 译:况且你知道道德之所以丧失,智慧之所以外露的原因吗?道德的丧失是由于好名,智慧的外露是由于好争。名是相互倾轧的祸根;智是相互争斗的工具。两者都是凶器,不可以尽行于社会。
  • 人们为了追逐名声,为了名声而逐名,会让人采取不道德的各种手段得到,各种伪善,沽名钓誉之辈不在少数。甚至是打着为善的旗号去从事着恶事,更加的丧失人性,丧失道德。智慧本应是为了人们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未来,但却被人们用于尔虞我诈,阴谋阳谋,争权夺利的凶器。善有上下之分,名亦然,是为己之名还是为民之名,利——为己之利,还是为民之利,智——为己而智,还是为民而智。
  • 万物并无对错,只是用之之人所为何?做事本应一心一意,自然水到渠成,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三心二意者居多,导致自顾不暇,杂而不精,最终一无所获。问道,立业亦或是对待家人皆应如此,从一而终,不要有私心杂念,不要总是觉得别人锅里的饭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武纪:所谓心斋——读《庄子·人间世》有感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精辟)
庄子名言
《老子》《庄子》是一抹微云,轻轻飘进你心里
庄子认为最厉害的人#内求 #修心修行 #觉醒开悟 #智慧人生 #悟人生之道
庄子《人间世》解读:处人与处己的智慧,待人和待物的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