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山高卧时起来
友人从美国打来电话,让我谈谈古代文化中的睡眠,他在旧金山做中医,也许要做一个关于睡眠问题的讲座。我说,“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啊,这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自白,或说是念给三顾茅庐的刘备听的。不过,“草堂春睡足”,确实勾勒出了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图,也许可以说,是古代士人的至高人生境界。为什么呢?为什么一个睡眠问题有这么重要?友人颇为困惑。当然了,我说,因为说“春睡足”也好,说“东山高卧”也好,都不仅仅指睡眠,而是有所喻指的。士人一旦出世,或从政,或从商,满腹机心,重重心事,就再也难以睡个安生觉了,这不是有无时间睡眠的问题,而是心境就失去了内在的宁静,如同苏东坡所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所以,如果说,从政入仕为醒,则隐逸山林就是眠。当然,正如睡眠之目的在于清醒,隐逸的目的常常在于更好的入世。李白有诗:“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说自己像东晋时代的谢安,隐逸东山许多年,一旦高卧而起,大济苍生,尚未为晚。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东山高卧的性质大抵有两种,一种如前所述,如诸葛亮,如谢安,如李白,高卧的目的在于济世,一旦出山之后,再也难有草堂春睡了,诸葛亮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谢安也是“雅志困轩冕”“扶病入西州”(苏轼《水调歌头》)。李白则是此中之另类,他的政治理想不过是诗人的虚幻的政治理想而已,故而终其一生,并未有施展“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之才华的机会,倒是在失意与山林中,在醉酒与歌诗中,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所以,李白的所谓“但愿长醉不愿醒”,乃是愤懑不平之语,“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才是真话,所以,李白的“栖遁之志”,都是带有表演性质的,内心里却焦渴着出山的时日。隐逸高卧的另类是陶渊明式的,这一点他自己就看得清楚:“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前者,击壤自欢,就是陶渊明式的人生追求,欲仕则仕,欲隐则隐,在田园的宁静中得到自我,得到人生价值的闪耀。不过,也不能用直译来解读陶渊明的草堂春睡,正如后来的苏轼之类的士人身在仕途而心念田园一样,陶渊明身在田园,目光却也未尝须臾离开世俗社会。“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也不过是表达了对远古时代的企羡,因此,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大多是对白昼现世的摹写,或者也写他的失眠:“不眠知夕永”,因为他痛苦着“欲言无予和”的孤独。因此,陶渊明也不是真的那样宁静,那样的对于现世的淡忘,而是眼光更为高远,使用现在的时髦术语,那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了,是对于人类与自然之关系的关注,是对于审美人生与功利人生的诗意选择。到了苏东坡的时代,就更从外形的隐逸追求而转向心灵深处。有记载说,他因为有了“长恨此身非我有”的感慨,就想象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东坡在当时名气已经极大,故此词写就,墨迹未干,已经被热心者口耳相传,于是,翌日清晨,就纷纷哄传苏轼已经拿舟长啸,舟逝江海了,害得州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舟失罪人,急命驾往谒”,结果呢,苏子瞻却“鼻酣如雷”,高卧未起。徐君猷哪里懂得,苏东坡之所谓寄余生之江海,正在睡梦之中,在“草堂春睡足”中。换句话来说,草堂春睡的苏轼,是更为真实的,更为完美的东坡。东坡晚年贬谪惠州,作诗说:“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说自己在贬谪之地,倒意外地得到了春睡美的享受,实在难得,于是,就连道士敲钟也要轻轻的。此诗传至当政者的耳中,说苏子瞻尚如此快活,于是,再贬海南儋州。但,不论贬谪到天涯还是海角,苏轼总是可以有他的“春睡美”的,在贬谪海南的路上,他就使用方言再次赞美自己的美睡:“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发广州》),并且自注说:“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这显然是有意对当政者的回应。友人在电话的另一端叹息良久。顺便说及,笔者此时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故而无话费之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懒睡
那些浪费时光的雅事(九):高卧
草堂睡足 静待春的消息
论苏轼黄州词中的归隐情结
刘禹锡诗歌清新豪放,也有悠闲隐逸,山水田园诗堪比陶渊明
苏东坡多才多艺,他是如何教导儿子的?他的儿子又有什么成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