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四评管子,何以前低后高

【经典与修持】

梁启超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两个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半个是指曾国藩。

我的老师庞鹤鸣先生说,历史上内圣外王做到圆满境界的有三个半人,所谓“三个”:一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二是明代的王阳明,三是北宋的苏颂。苏颂的知名度不高,简单介绍一下:宋代天文学家、医药学家和发明家,做过多个地方主官和朝廷官员,官至宰相,政绩丰硕,且有七项重要的发明创造,被李约瑟写进《中国科学技术史》。他为人耿直而稳健,为官清正,服务了五任皇帝,但只做了一年宰相就辞职,急流勇退。

“半个”是指三国时的诸葛亮。管仲、王阳明、苏颂这三个人,内圣境界与外王事业兼备。诸葛亮辅助刘备建立蜀汉,外王事业够格,只是在内圣境界上有所欠缺——仁心不够。

“三个半人”中,没有孔子。儒家以内圣外王为进德修业的方法和目标,但“圣人”的标准不等同于“内圣外王”。孔子是历代公认的圣人,他的修行达到了圣人境界,七十岁以后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深悟境,他的思想更是影响了中国2500年,立德、立言都无出其右者。从建功立业的角度上说,孔子的教育事业是极其成功的,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他之所以没有被列入内圣外王的圆满典型,是因为他在“王”的事业上并无突出的建树。孔子曾经任职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也就是兼任宰相事务。当时,鲁国的政权实际掌握在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手中,而三桓的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为削弱三桓及其家臣的势力,孔子大刀阔斧“隳三都”,试图拆毁三桓所建的规格僭越的城堡。因三桓势大,隳三都的举动半途而废,孔子不得不从鲁国出走,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但他的政治主张也没有被列国的国君接受和采纳。可以说,在外王事业上,孔子是怀才不遇的——大道不行。当然,“王天下”的事业不成功,并不减损孔子的伟大。

“三个半人”中,庞鹤鸣先生首推管子。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生年不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前723年,还有公元前735年、公元前716年等说法。去世的时间倒是确定,公元前645年。他去世94年之后,孔子出生。

管仲是时间上离孔子最近的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实践家。他在世时,“内圣外王”还没有正式提出,且管仲的思想并不被列入儒家,而是归为道家与法家,但这不影响我们用内圣外王概念来评价他(事实上,最早使用“内圣外王”概念的是道家的庄子)。

管仲是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其思想体系可以说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又与道家思想有相通之处,所以又有人将其归为道家,或称道法家。其实,在他留下的著作《管子》中,也有丰富的儒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的思想。庞鹤鸣先生认为,后世对管仲的评价可能偏低了。

管仲的主要建树在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齐桓公元年(前685年),管仲得到他的好友鲍叔牙的推荐,担任齐国国相,此后40年,他一直指导齐桓公治国理政,对内大举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于使齐国成为雄踞东周各诸侯国的霸主——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生活的年代比管仲晚了一百来年,他对管子应该是熟悉而且有研究的。他的弟子也曾经多次问到他对管子的评价。《论语》记载了孔子对管仲的四则评价,有趣的是,四次评价前低后高,差异很大。

第一则评价见于《论语·八佾》。原文如下: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白话文大意是: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器量很小啊!”

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获取了本该缴纳公家的许多市租,他的属官都是专职而不兼任其他职事,这哪里说得上节俭?”

这个人又问:“那么管仲懂得礼吗?”孔子说:“国君在门口立屏墙,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屏墙。国君为了与他国国君友好交往,设有反坫(专门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也设了反坫。如果说管仲懂礼,那还有谁不懂礼呢?”

第二、三、四则评价都见于《论语·宪问》,第二则原文如下: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译文:

有人问孔子,子产是怎样的人。孔子说:“他是个宽厚、乐于助人的人啊。”

又问到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表示不愿意说他)

又问到管仲。孔子说:“这是个仁人啊。他剥夺了伯氏骈邑三百户的封地,使伯氏只能吃粗劣的饭食,但伯氏至死也没有怨言。”

此时,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明显不同于以前。从器量小、奢靡、不懂礼,变成了“仁人”。孔子引述的事情,似乎意在说明管仲公正执政,不徇私情。

第三则评价,原文如下: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管仲却不跟随而死。”他问:“管仲这是不仁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不再使用武力,这是管仲所起的作用啊。这就是他的仁,这就是他的仁!”

理解这段话需要简述一下管仲与齐桓公交往的历史。公子纠与齐桓公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是个昏君暴君,容不下兄弟,齐桓公由鲍叔牙护驾逃往莒国避难,公子纠由师傅召忽和当时辅佐他的管仲护驾逃往鲁国避难。齐襄公在国内忽然被杀,齐桓公捷足先登回到齐国,被立为国君。鲍叔牙与齐桓公设计逼迫鲁国杀了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自杀。管仲却得到鲍叔牙的推荐,归顺齐桓公,并担任了齐桓公的宰相。

以子路的眼光看,管仲这么做显然是对原主人不忠,应该是不仁。孔子的回答,主要强调了管仲主政齐国取得的功绩:协调国际关系,不战而屈人之兵,大大减少了战争,从而保障了各国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最大的仁。这个回答,重在教导弟子要分辨何谓真正的仁。

第四则评价,发问与第三则几乎一样,原文如下: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译文: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仅不跟着死,还担任宰相辅佐桓公。”

孔子说:“管仲任宰相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举匡正天下,百姓至今还受着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现在大概都是披散着头发,衣襟左开,跟那些不开化的蛮族一个样子。难道要让管仲像那些俗男俗女,守着所谓的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而不被人知道才好吗?”

这段话,是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再一次问孔子:管仲不为原主人尽忠,却去辅佐齐桓公,这样是不是不仁?孔子做了进一步的解答,强调管仲实行的是仁政,“民到于今受其赐”。像孔子及其弟子这样的人,如果不是管仲当年的仁政,很可能还在野蛮时代徘徊。孔子最后以一个有力的反问句,教导弟子要学会区分大义与小信,为大义可以舍小信!

《论语》的主要内容是孔子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谈话,但并不是按照时间序列编排的。虽然《八佾篇》顺序在《宪问篇》之前,我们不能因此认定,孔子对管子的第一则评价的时间,就一定在后边三则之前。但从内容判断,应该是第一则在前,其他三则在后,而且,三则评价的时间顺序与书中的编排序列大致是一致的。

我的老师庞鹤鸣先生说: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之所以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孔子到了晚年才真正开悟,此时他才真正理解管仲!

孔子的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五十岁初悟(知天命),六十岁悟境显著加深(耳顺),七十岁彻悟(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对管仲后两次评价——“如其仁,如其仁”与“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应该发生在他七十岁以后。这是悟者之间的理解,所谓与古圣先贤携手同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蚨园之管子——为何有瑕疵的管仲比孔圣人还成功?
【名臣名将】管仲:一位极为务实,功勋卓著的政治家
4.难道非要守着小信小节?
他不去殉主,反而投靠了杀主之人,孔子却为何还给他点赞?
管仲阻击失败导致公子纠彻底出局,齐桓公谋求霸业主动进攻鲁国
论语启示录317:圣人看人看两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