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镇江史比丹徒县志还全


公元前1140年,勾吴政治中心从横山小丹阳梅里移至今镇江朱方。

公元前559年,古钩吴都城由朱方迁移至常州淹君地,结束了历时581年的古吴岁月。后吴都历迁无锡阖闾城、苏州姑苏台。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联合十国诸侯败吴于朱方。

公元前306年:楚灭越,改朱方为谷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东巡至此,观此地有王气,急驱3000名赭衣囚徒凿断山脉,并更名谷阳为丹徒。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的始作俑者吴王刘濞逃入丹徒,被今丹徒区谏壁镇雩山的当地居民所杀。

年代不详:神话传说“董永与七仙女”发源于丹阳。

公元130年:孙坚之父、孙权之祖父孙钟,由浙江富阳迁移至镇江丹阳。

公元164年:道士葛玄(即道教之太极仙翁)生于镇江句容。

公元191年:乌程侯孙坚葬于丹阳。

公元206年:太史慈葬于京口北固山下。

公元208年:孙权修筑“铁瓮城”,正式迁治所于此。铁瓮城又名“京城”,故丹徒更名为京口。

公元209年:甘露寺刘备招亲。

公元284年:化学家、学者、炼丹家、火药发明者葛洪生于镇江句容。

公元337年,谢玄以过武将军领衮州刺史在此招募流民组织军队,即为名震一时的“北府兵”(“北府”为南徐州即镇江的简称)。淝水之战中,刘牢之以5000北府精锐破前秦50000大军。

公元340年前后?王羲之在镇江焦山留下号称“大字之祖” 的《瘗鹤铭》。

公元363年:宋武帝刘裕生于京口。

公元400前后?刘宋名将、号称“万里长城”檀道济生于京口。

公元403年:刘裕之侄、《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生于京口。

公元404年:刘裕于京口起兵讨伐桓玄。

公元420年前后:音乐家、雕塑家戴颗移居京口黄鹄山竹林精舍。创名曲《游弦》《广陵》《止息》《清旷》,著有《逍遥论》、《月令章句》、《丧礼杂义》、《礼记中庸传》。

公元427年:齐高帝萧道成生于今镇江丹阳。

公元430年前后:《晋书》作者臧荣绪移居镇江。

公元450年前后:祖冲之任南徐州从事使。

年代不详:梁祝故事前身《华山畿》发于丹徒。

公元464年:梁武帝萧衍生于丹阳。

公元482年:齐高帝萧道成葬于丹阳。

公元492年:“山中宰相”陶弘景隐居镇江句容茅山。创茅山道派。

公元510年前后:《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移居镇江南山。

公元520年前后:昭明太子萧统移居镇江南山招隐寺增华阁,在此留下了中国第一部文选著作《昭明文选》。

公元530年前后?《玉台新咏》作者徐陵移居镇江丹徒。

公元549年:梁武帝萧衍葬于丹阳。

公元552年:陈霸先驻守京口。

公元595年:隋文帝设润州。

公元596年:著名高僧道宣生于镇江。著作35部188卷,弟子逾千。尤其以文纲、道岸、鉴真东渡日本一支最为著名。

公元720年前后:王湾于北固山下留下名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公元742年:王昌龄在镇江芙蓉楼留下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公元757年,李白在镇江留下名句:“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公元784年:大书法家颜真卿葬于丹阳。

公元791年:诗人许浑生于镇江。(即“山雨欲来风满楼”之作者)

公元820年前后:张祜在镇江留下名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公元822年:唐代名相李德裕首度任润州刺史,开始了他三次十余载为官镇江的生涯。

公元860年前后:法海(裴休之子)移居金山寺。

公元1129年:韩世忠屯兵金焦二山之间,困金兀术于黄天荡48天,史称“韩世忠大破金兀术,梁红玉击鼓战金山。”

公元1037年:北宋五子之首、道学创始人周敦颐移居镇江丹徒。

公元1039年,范仲淹任润州知府。

公元1045年:著名科学家、世界第一台天文钟“水运仪像台”发明者、世界机械制图的开端《新仪象法要》作者苏颂,丧父葬于镇江。苏颂也由此迁居并落籍镇江。

公元1053年:柳永葬于镇江。

公元1065年前后: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移居镇江并终老于此。镇江四字考评“城市山林”即米芾手笔。

公元1070年前后:释了元(佛印)历任金山、焦山寺上座、住持。

公元1075年:王安石在镇江留下千古名作:“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公元1086年:史学家、《靖炎两朝见闻录》作者陈东生于镇江丹阳。

公元1088年:沈括移居镇江梦溪园,留下传世巨著《梦溪笔谈》。

公元1113年,宋徽宗升润州为镇江府。

公元1128年:南宋名将宗泽在客居镇江数年后逝世。葬于镇江市东郊京岘山北麓。

公元1203年,辛弃疾任润州知府。在此间他积极筹划战船、屯田备战,并在京口北固亭留下两篇千古绝唱。

公元1274年:元征南都元帅阿术于焦山水面以火攻大破宋将张世杰,烧杀无算,劫掠战舰七百余艘。

公元1279年:元大将军、江南至北京的海运路线开辟者罗璧生于镇江。

公元1440年前后:画家杜堇生于镇江丹徒。《水浒人物像》、《绝代名姝册》、《散牧图》、《七峰图》作者。

公元1510年前后: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杨一清自父丧葬于镇江后落籍镇江丹徒。杨一清,明代政治家,计诛刘瑾。

公元1642年:清代名臣、《康熙字典》主编张玉书生于镇江丹徒。

公元1659年:郑成功攻克镇江。后清政府于此设京口副都统。

公元1730年: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淡墨探花”(和刘墉“浓墨宰相”并称)王文治生于镇江丹徒。

公元1782年:四库全书始立南三阁,首部藏于镇江金山寺,号为文宗阁。

公元1840年:著名爱国人士、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生于镇江丹徒。

公元1842年:得到恩格斯赞誉的、鸦片战争的最后一役镇江战役爆发。此役英军死亡180人,失踪600人,超过之前两浙、吴淞战役死伤总和。此战失利后英军抵南京江面,《南京条约》遂成。

公元1844年:汉语语法体系奠基人、《马氏文通》作者马建忠生于镇江。

公元1857年:《老残游记》作者、中国第一部甲骨文研究著作《铁云藏龟》作者刘鹗,生于镇江丹徒。

公元1879年,著名史学家、中国第一部文化史专著《中国文化史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鎮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瓜洲古代历史故事】瓜洲古渡的历史变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七百三十七卷
再谈苏舜钦与镇江
话说镇江古与今
“红宝石婚”之《觅悦循踪:1983-05-0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