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明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第一版收单字约13,000个,词目68,000余条,其中当代新词语、新义项逾4000条。

第二版历时6年的修订,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收了大量新词语、补充了新义项。本词典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学规范标准编写,是一部综合性语文词典。

第三版于2014年8月面世,严格贯彻《通用规范汉字表》进行了修订,表外字不再类推简化。增补上百条新词语、新义项、新用法。

书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01日

页数

1936 页

开本

32 开

词典说明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领导小组

我们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自2004年2月15日发行以来,受到广大读者和学界的鼓励,有些读者和同仁指出了其中应改进的地方,我们珍重鼓励和批评,改进不足,并对读者提出的若干疑问进行了解答。但是,也有一些人对这本词典从立项编写到出版发行进行歪曲事实的责难,甚至是造谣攻击。为了排除干扰,现将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澄清如下:

一、编写这本词典恰恰是由“国家授权”的

江蓝生同志在她写的“提案“中说:“未经国家授权、未经权威机构审查而自行编写的词典擅自以’规范’自居,是非常不严肃的。”她说得很对。因此,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几位同志编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出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是非常不严肃的;因此,纳入国家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由国家语委常务副主任、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组长王均同志于1993年3月31日签批,课题名称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立项、编写、出版、发行是非常严肃的。

二、国家语委有权力和责任成立课题组

编写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词典

上个世纪90年代,面对时代前进、语言发展的现实,面对国家语委等部门先后发布多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同时又有一些规范标准被废止和调整的现实,国家语委作为主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有权力和责任成立课题组,编写一部旨在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词典。江蓝生等同志作为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对我国目前社会语文生活的状况和国家语委的工作进展情况是十分了解的,然而却对国家语委的这一举措横加指责,这是毫无道理的。

三、书名中为什么要含有“规范”二字

我们从不认为书名中没有“规范”二字的就都是不规范的词典,从不认为有“规范”二字的就都是规范词典。我们这本词典书名中的“规范”二字指的是体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各项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即本词典旨在努力全面贯彻执行这些规范标准。这个含义是在这本词典的三份序言及前言中已经说明了的,是在全书中认真落实的。因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申请这个课题时起,就用的是这个名称,一以贯之至今。对此,江蓝生等同志是完全清楚的,而今却突然发难,其用心令人费解。

四、用规范命名出版系列工具书是怎么回事

现代汉语语文生活丰富而多歧,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努力编写好《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我们对现代汉语通用汉字、现代汉语成语、现代汉语惯用语、现代汉语异形词等进行了先行研究,并以字典、词典等形式形成研究成果,而后将其中的较成熟部分纳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我们这种研究方法、这种工作模式是审慎的,负责的。江蓝生等同志对此也要横加指责,不知是何居心。

五、“规范是法律词,是一种国家行为”

所谓“规范是法律词,是一种国家行为”的说法是非常片面的

规范标准的确是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以至行业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往往是跟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等并提的。但绝对不能由此便得出某些语言学专家所说的“规范是法律词,是一种国家行为”的片面结论。所以,不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而且《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诸多辞书对“规范”一词的释文中均没有上述片面说法。对于“规范”一词的准确全面含义,想来大家是完全清楚的,然而某些人却要煞有介事地讲这种明显片面的话,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为什么呢?早在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明确了新时期要以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为工作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国家语委十多年来制定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联系有的人多年来对待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的态度,对待各项新出台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态度,他们之所以会犯上述常识性错误的原因恐怕就不言自明了。

六、所谓“’规范词典’确实已经使用词变得非常混乱”的说法是十分荒唐的

至于个别人惊呼“现在看来,’规范词典’确实已经使用词变得非常混乱”,此说更值得深思:其一,将“规范”二字写入字词典的书名,非始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其二,我们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行至今尚不足一个月,居然就有这么大的社会效力吗?未免太荒唐了吧!其三,在语言文字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强调“规范”又何罪之有?其四,目前图书市场上书名中含有“规范”二字的字词典有很多种,究竟谁是真货,谁是假货,群众自有眼力辨别,这大概也不是某个人可以一手遮天、自己说了算的。其实,为一本词典的出版如此大动干戈,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明眼人自会悟出个中玄妙。

七、所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依照《现代汉语词典》的体例编纂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我们十分尊重《现代汉语词典》和其他各种好的辞书,一直在虚心地学习《现代汉语词典》和其他各种好的辞书。但是,为了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我们的工作蓝图——《编写条例》先后七易其稿,按照这份条例的规定所编写的词典,从收字、收词,对繁体字、异体字的处理,字词的拼音标注,词条的排序,对同音同形词的处理,直至释义、示例、对音形义等方面的提示,跟《现代汉语词典》都有很大的差别。王宁同志所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其实并没有离开《现代汉语词典》的框架”,“是依照《现代汉语词典》的体例编纂的”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第三版修订信息

编纂历史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编写。由外研社于2004年正式出版以来,迄今已历经十载,完成两次修订。词典编纂的初衷,就是严格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用词典的形式指导广大一线教师的语言文字教学,帮助学习者准确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知识。2014年8月26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语委相关领导以及词典编写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修订信息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是一部以中等文化程度为读者对象的中型语文词典。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确定字形、读音、词形等,收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第3版在2版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全面落实《通用规范汉字表》,增补字表有而《现规》未收录的字。这些字大多是人地名姓氏用字、科技名词用字与文言教学用字。

(二)解决词典与字表冲突之处。

(三)增补近年来已经被社会多数人接受、相对比较稳定的新词新语、新义项、新用法,也增补了词典本应收录但前两版漏缺的一些词语。

(四)改正前两版中的错误或不够严密的地方。

发布信息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完成新一轮修订,推出第3版。这是国内首部全面贯彻《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中型语文词典。“微信”“失联”“正能量”“吐槽”“拍砖”被收入,“屌丝”“白富美”“超女”等落选。

增补上百条时代新词

据介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在修订过程中增补了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新词语,“微信”“失联”“正能量”“吐槽”“拍砖”“接地气”“细颗粒物”高频热词都被收入其中。

一些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也被增补到新版中来。例如,“土豪”原本是指“旧时地方上的豪强,即农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地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此前仅收录了这个义项。然而,随着“土豪”这个词语网络新义的流行,第3版在修订的过程中也补充了新的义项,即“今也指富有钱财而缺少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人”。

再如,人们以前使用“理财”这个词,一般就是笼统地指称“管理财务;负责财务工作”。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人们也更倾向于使用这个词来“特指为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对财产进行经营”。第3版紧随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用语的新情况进行修订,使之更加完善,更适合读者的需要。

对热点新词进行实用解读

第3版从实际的用法出发,对热点新词进行了准确、实用的解读。以“网购”为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的释义为“网上购物。即购物者通过互联网查看商品信息、提交订单,商家以邮寄、快递等方式送货上门,或由网购者到指定地点自行提货。有款到发货、货到付款等交易方式”。这条释义不但向读者解释了“网购”的含义,还给读者提供了一些如何在互联网购物的必要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剩男”“剩女”“吊丝”“白富美”“喜大普奔”等词汇未被收入。

修订历时三年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的修订历时三年。据主编、教育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李行健介绍,此次修订严格落实《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精神,增补了近400个表内的汉字,这些字主要用于姓氏、人名、地名、科技名词以及文言教学。这次修订,将缺收的这些字种,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进行了统一,增补在第3版所设的“补编(一)”中,如:“鲿(chán)”“玃(jué)”等。

全面贯彻《通用规范汉字表》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修订严格落实《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精神,增补了近四百个表内的汉字,这些字主要用于姓氏、人名、地名、科技名词以及文言教学。这次修订,将缺收的这些字种,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进行了统一,增补在第3版所设的“补编(一)”中,如:“陎(shū)”“䶮(yǎn)”“崌(jū)”“鲿(chánɡ)”“玃(jué)”等。[3]

除增补字种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还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调整了相应的字际关系近300处。其中包括增减规范字对应的繁体字、异体字,变更异体字的字形、笔画序等。另外,《字表》将52个繁体字或异体字确定为有限规范字,即它们分别在某使用范围之内是规范字,在某使用范围之外则仍是某规范字的繁体字或异体字。本次修订对此逐一予以落实。如:“克”的繁体字“剋”,用于表示训斥、打人时读kēi(不读kè),作为一个独立的规范字使用;读kè时,则是“克”的繁体字。该字在第2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已有处理,但较之《字表》不够到位,本次依据《字表》做了更为明确的表述。

此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还将所收录的《字表》以外的179个类推简化字退回繁体,即落实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表外字不类推”的精神。

贴近语文教学

新改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及8万余条例证,充分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面貌。词典设立5500多条“小手提示”,重点指出字形、字音、字义及用法上的易混、易错之处,更有800多组辨析展示常见近义词、多音字的细微差别,帮助读者规范汉字使用,助力学生轻松备战中考、高考。以“启用”和“起用”为例,词典除了分别标注了两个词的释义和用法,还在后面特别标明:“E’起用’跟’启用’不用。’起用’的对象是人,指提拔或重新任用;’启用’的对象是物,指开始使用。”

第二版图书信息

图书信息

首席顾问:许嘉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

主 编:李行健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1

版次:第2版

页数:1774

开本:大32开

纸张:字典纸

包装:精装

I S B N : 9787560095189

定 价:83

词典特点

倡导规范:严格按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编写。

内容丰富:7.2万条词目、8万余条例基本反映现代汉语词汇面貌。

贴近教学:5500条提示囊括中高考易错、易混的形、音、义、用法。

突出应用:800多组辨析助你掌握常见近义词、多音字的细微差别。

增补新词:2600余条新词语、新用法体现时代特色,如“和谐社会”“软实力”“低碳经济”“减排”“微博”等。

内设彩图:360多幅彩色精美插图有地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词典序言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范词典》)自2004年1月出版以来,对促进人们树立语文规范意识、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业内同行、专家的欢迎。出版至今虽仅6年多,但这6年来的社会语文生活发展变化很大,对规范型语文辞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基础语文教育在这方面的需求更显突出;同社会语文生活关系密切的规范标准也相继出台了或调整了多份,需要语文辞书及时予以落实和普及,这样也才能更好地适合基础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生活各方面的需要。鉴于此,编写组与外研社通力合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完成了《规范词典》自初版以来的首次修订。

一、调整收字收词,注重时代性

传统的以字头带词条的词典编纂方式至今仍是比较实用的,对于基础语文教育来说也是如此,但所收的字、词必须跟上时代需求。所以,针对近些年基础语文教育用字出现的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用字需求变化,参考国家语委公布的社会用字调查统计资料,本次修订对所收字头做了一些调整。如:增补的600多个字中的“淈(ɡǔ)”“嵁(kān)”“硿(kōnɡ)”等,就是语文篇目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字;“佛”增补的音项bì、“汶”增补的音项mén、“嗛”增补的音项qiè等,就是语文篇目教学中必须掌握的读音。

收词方面的调整同样力求跟上时代需求。本次修订所增补的2600多条词语,既是较为高频稳定地进入了社会语文生活的,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需要知晓以至会用的。如:所增“零和”“减排”“软实力”“硬实力”等词,所增“低碳经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行为科学”等语,就是如此。对一些原收词语在义项设立和用法上的调整也是如此。如:“规整”增设了“使符合一定标准”义项,“世情”增设了“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义项,“导航员”增加了新用法“做好学生的网络导航员”等。同时,从基础语文教育实际及其他语用实际考虑,本次修订也删除了约1400条现已不大常用的词语。

二、引导语文生活,突出规范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以来,用规范字、说普通话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各方面读者尤其是广大师生已不满足于对国家标准的一般了解,而是希望通过语用实例进一步掌握规范标准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认为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修订版不仅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示例等环节上积极落实国家发布的语文规范标准,还通过“提示”对其进行重点阐释,以消除读者在学习、掌握这些标准时可能出现的疑惑和歧解,尽可能知其所以然。

汉字归部是语文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修订,我们根据国家语委新发布的《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对词典的字头排序和部首检字逐一审定,使之切实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科技名词的审定成果、有关部委发布的科技术语规范标准中,涉及社会语文生活的,我们在《规范词典》修订中同样严格、及时地予以落实。比如,根据《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等级》,调整了“热带气旋”“风级”“暴风”“大风”“微风”等19个词条的释文;又如,根据第26届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大会关于冥王星归入矮行星的决定,修订版增补了“矮行星”词条,调整了对“行星”“太阳”“太阳系”及原九个行星等12个词条的释文。

三、指导语文学习,凸显实用性

努力为读者提高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供帮助,是这本词典的编写初衷,也是本次修订的着力点。而《规范词典》中的“提示”恰能较好地起到这种作用,恰能较好地为基础语文教育服务。6年多来不断有读者提出进一步加强“提示”的建议。所以,本次修订,我们既打磨原有“提示”,努力使之更加精准有用;又增加了多音字辨析性“提示”近400条、近义词(字)辨析性“提示”1300多条,使“提示”总量增加到约5500条。比如【稀薄】与【稀疏】,在【稀疏】条增补“提示”:“跟’稀薄’不同。’稀疏’侧重间隔大;’稀薄’侧重含量少,浓度低。”又如新增的【壮别】与【壮行】,在【壮别】条写有“提示”:“跟’壮行’不同。’壮别’多用于生离死别,多用于远行的人,可带宾语。’壮行’①跟’壮别’无意义联系;’壮行’②多不用于生离死别,多用于为远行者送行的人,不带宾语。”

同时,本次修订增加了365幅彩色插图,旨在有助于读者形象、准确地搞清所释词语的内涵与外延。

四、追求内容科学,提高学术性

辞书完善是永无止境的,其中学术水平的提高尤其如此。本次修订,我们积极吸收学界的研究成果和广大读者的反馈意见,对包括附录在内的词典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审改。比如,一些专家提出不应把句法格式的意义归为该格式中某个词的意义,这个意见很好,我们据此更正了十来个词的词类标注。又如,根据学界多数专家的意见,我们将表示事物特征和分类的“区别词”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词类,这于中学生来说也是有益的。

再有,作为现代语文词典,其学术性已经远不限于语文领域。面对百科性词语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语文生活的现实,进入中小学语文课堂,迫切需要把编写组建设成学习型的团体。可以说,6年来的修订过程就是我们不断进行知识的结构性“充电”过程。通过“充电”,才使我们对“扣压”与“扣押”作出了通俗易懂的辨析;才发现“海洛因”等词条释文中的“麻醉剂”“镇静剂”改为“麻醉药”“镇静药”更符合相关领域的规范说法;才更加认识到在语文词典中把“消磁”定为主条、把“退磁”定为副条是合适的;等等。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就辞书建设而言,编写,不易;打磨,更难。本次修订,尽管我们下了不少工夫,也自谓有些创获,但“磨”的成效如何,只能请读者在使用中评判。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和业内同行、专家的教正,争取隔一段时间再行修订,力求使《规范词典》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

2010年6月15日

词典目录

再版前言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凡例

音节表

部首检字表

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典正文(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彩色插图(1~16)

附录

常用语言文字法律及规范标准

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笔画名称简介

部分常见部首名称和笔顺表

汉字笔顺规则表

汉字笔形变化规律举要

新旧字形对照表

文章中数字的一般用法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中国历史纪元简表

标点符号主要用法简表

第一版图书信息

词典定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一部什么样的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以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为主要目的,以收录现代汉语通用词语为主要内容,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型语文工具书。

书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1版

首席顾问:吕叔湘李荣许嘉璐

主编:李行健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1

统一书号: ISBN7-5600-3975-8

开本: 32

书籍价格: 69

书籍介绍: 本词典收单字约13,000个,词目68,000余条,其中当代新词语、新义项逾4000条。

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学规范标准编写的综合性语文词典

收词丰富,基本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概貌

按词义发展脉络排列词条义项

按照词条的不同义项和语法功能标注词性

收录大量新词、新义和新用法,力求词条立目释义与时俱进

提示常见易混、易错用例,引导规范使用

收词量

本词典收录《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000个通用字和一部分“字表”外不十分生僻的字。共收单字约13,000个,现代汉语通用词语约6,8000条,基本上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概貌。

收词依据

国家语委和教育部曾发布过《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与之配套需要一个《现代汉语通用词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承担了研制“通用词表”的任务,成果已经通过专家审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原则上收录了《现代汉语通用词表》中的全部词语,同时还补充了少量词表中未收的词。与此同时,《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还补充了将近4000条新词语和部分常用词语的新义项。

词典特色

规范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

规范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凡是国家有关部门有明确规范标准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坚决全面贯彻执行。

比如严格按照《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范字形,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范词形;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范注音;按国家有关文件(如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规范技术术语名称和计量单位。

2.没有规范标准的,从语言事实出发,按约定俗成的原则处理。

如“空穴来风”这个成语,词典既有解释为“事出有因”的,也有解释为“无稽之谈”的,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把它的意义概括为“原比喻出现的传言都有一定原因或根据;现指传言没有根据”。这样分清了历史和现在,便于读者理解。

3.国家在不同时期颁布的规范标准也有内部不统一的地方,编者通过整合消除其矛盾和不确定性,使读者真正有据可依。

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在收词方面,词典以《现代汉语通用词表》为基础,结合语言使用现状,确立了词典词目。收词68000条,作为一部中型语文词典来说,收词丰富,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概貌。

2.词典按历史引申脉络排列义项,为科学地研究词义历史发展、学习词义古今不同用法提供了依据。

3.词典还按不同义项和语法功能标注词性,为词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些特点既是科学性和学术性的体现,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增加了使用功能。

新颖性

第一,这部词典收录了新词、新义项4000多个。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词语、新用法。比如收录“非典型肺炎”“界面”“蓝牙技术”等新词汇,给“桌面”“财富”等词赋予新义项。

第二,词典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了环保意识。如对一些野生动物词条的解释中,只说明其生物特性,而不提食用价值,有的条目下明确写有“属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些还专门用了提示来说明。如“熊掌”条中明确提示:“为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有关法规禁止把熊掌列为食品”。

实用性

原因有以下三点:

1.设立了丰富的“提示”,辨析易混、易错用例,对字词的形、音、义、用法都进行了比较和区分,不仅说明什么是规范的,还有针对性地说明了哪些是不规范的,用一种的人文关怀精神,一种方便读者的精神,去贯彻规范标准。

2.按历史引申脉络排列义项,便于老师把一个字、词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区分古今不同意义和用法。而标注词性便于学生对句子、段落进行正确的语法、语义分析。

3.词典正文后面还附有丰富附录,把语文规范标准通过表格具体体现出来,便于教学中随时查阅,避免老师们花大量时间去查阅大量规范文件。

其它信息

小手图

词典中的“小手图”主要提示了:

1. 字头部分的提示侧重在字音、字形、字义容易产生混淆和出现错误的地方。

2. 字音的提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的统读音,提示为“统读×”。

2)易误读的字,提示为“不读×”。

3)多音字易混读的,提示为“这里不读×”。

3. 词条部分的提示侧重以下几方面:

1) 提出对异形词规范的处理意见;

2) 指出词语在读音或写法上应注意的地方;

3) 指出词语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地方;

4) 对一些易混的同义词、近义词着重在用法上进行简要的比较。

收录姓氏

我国的姓氏文化悠久而丰富,为了有助于读者对我国现代常用姓氏有个整体性的了解,我们将我国现代常用姓氏列为一表,附录在词典正文之后。为了节省篇幅,这本词典正文中的字头下不再列姓氏义项(只有姓氏义项的字头,要在正文中列写姓氏义)。所以,当在正文中查找不到您所要查找的姓氏义时,可到《附录·中国500常用姓氏》中去查。比如“单”字,无论读dān时还是读shàn时,都不是只有一个姓氏义项,所以要到那份附录中去查它的姓氏义。经查得知,“单”作姓氏时,既有读dān的,又有读shàn的,但“两音分别来源于不同的两个姓,今shàn姓居多”。

这份附录中每个姓氏前面的序号是按其现代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列的,即序号的数值越小,使用频率越高,可详见姓氏表前面的说明。比如,“萧”排为第62位,“肖”,排为第75位。这一页的注释②介绍了“肖”作为姓氏有两个读音,介绍了作为姓氏的“肖”与“萧”的关系,只要留意一下就不会闹出“不许姓’肖’”的笑话了。

有些姓氏在读音、与其他某姓氏的关系、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等方面比较复杂。对于这样的姓氏,附录中加有注释,以供读者了解。比如,排在第83位的“阎”与排在第118位的“闫”是两个不同的姓氏,不是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对应关系,因此对“阎”姓加了注释:“不可简化为’闫’,’闫’是另外的姓。”又如,对排在第285位的“凃”加了注释:“与’涂’本为一姓”。

解答读者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自2004年2月15日发行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鼓励,有些读者指出了其中应改进的地方,还有些读者对这本词典中某些问题的处理提出了疑问(提出疑问本身同样是一种鼓励)。我们珍重鼓励,改进不足,并就读者提出的若干疑问解答如下,且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指出我们的不足,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


我们从不认为书名中没有“规范”二字的就都是不规范的词典,从不认为有“规范”二字的就都是规范的词典。本词典书名中的“规范”二字指的是体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各项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即本词典旨在努力全面严格地贯彻执行这些规范标准。这个含义在本词典的三份序言及前言中已经说明。

二、字头、词条中某些问题的处理

1. 关于姓氏“肖”的处理 本词典正文中的字头下不列姓氏义项(只有姓氏义项的除外),而是将常见姓氏以附录方式列在正文之后。像“肖”姓,根据使用频率列在“附录·中国500常用姓氏”的第75位,并加有注释:“历史上有肖(xiào)姓。今’肖’多为’萧’姓的俗写,读作xiāo。注意’肖’不是’萧’的简化字,萧姓最好不要随意写成肖姓。”所以,不必有“不让人姓’肖’”的疑虑。

2. 关于异体字“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就将“淼”确定为“渺”的异体字,我们对此自然要按照异体字处理。

3. 关于“荫”的读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1985年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将“荫”审订为“yìn(统读)”,并规定“树~”“林~道”应作“树阴”“林阴道”。这份规范标准的第10项“说明”中已经明确:“人名、地名的异读审订,除原表已涉及的少量词条外,留待以后再审”。所以,像“柳荫街”的“荫”只能“留待以后”解决,作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自定规范标准。

4. 关于“国际公制” 这是一个专用概念,内涵与外延都很明确,它主要规范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容量单位,而不是对所有计量单位的规范。所以,国务院1984年2月27日发布的命令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而不是简单化为“国际公制”。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既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及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也包括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基于此,在“国际公制”的释文中写明“我国政府规定,以国际公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

5. 关于“共生” 这是一个百科性词条。由于它已经进入社会语文生活,使用频率较高,我们收录了这个词条。它包括共栖和寄生两种情况,我们在释文中指出了这一点。其中“寄生”未必都对被寄生体(宿主)有害。如根瘤菌对豆科植物就无害(可参阅《辞海》的“根瘤、根瘤菌、根瘤菌剂”等词条)。又如,人体皮肤表面都有保护性菌群。

6. 关于“红彤彤、湿漉漉”的注音 我们在这本词典的“凡例·三、注音”的第一条规定:“全部字头和语词条目均按《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用汉语拼音字母以普通话语音注音,按四声标调。不注变调和变读,必要时用文字说明。”所以“红彤彤、湿漉漉”都是标注的本调。但据我们调查,“红彤彤”中的“彤彤”在普通话口语中读阴平的频率明显较高,所以加提示:“在口语中’彤彤’读tōnɡtōnɡ”;而“湿漉漉”中的“漉漉”在普通话口语中变读为阴平的频率很低,所以未加这样的提示。

7. 另外,关于“首席顾问”问题 这本词典的首席顾问是按照担任工作时间顺序排列的,这在书的作者页中已经说明。三位先生是在不同时期先后分别担任首席顾问的。其中吕叔湘、李荣两位老先生已经作古,我们永远怀念这两位献身于现代汉语规范事业的先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做”的用法
《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发布
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入"微信""吐槽"等词
“土豪”新定义
198.《汉语大词典》“秋娘”词条释义指瑕
《新华字典》第12版是怎样编辑出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