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藏高原矿产受到世界瞩目!2000吨黄金8000万吨铜成战略储备资源

青藏高原,对于这座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其实很多国人的了解都并不算深,在大多数人看来,神秘和落后是这处地方的代名词。

相比于中国的其他地域,青藏高原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地处偏远,缺少资源,地广人稀,这些因素让这片土壤成了很多人逃离的城市,享受片刻宁静的精神圣地。

实际上,在这处未被现代社会染指过的神秘之地,同样拥有宝贵的资源财富。

从1999年起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开始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行动以来,在青藏高原这处宝地,一线的从业者们挖掘出了大量的宝贵资源。

根据统计,整个青藏高原所含矿产资源总量惊人,其中铜有八千万吨,黄金有两千万吨,铅锌有三千万吨。青藏高原,已经成了我国最大的资源储备基地。

那么,在这片神秘土壤下潜藏的巨大财富,是如何一步一步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发现的,而如今这些资源是已经投入变现,还是作为储备资源被有限开发?

八年磨一剑,得万亿资源

在青藏高原的万亿资源被调查队发现之前,这处宝地一直被世人认定为资源匮乏,缺少关键资源储备。

新中国建立以来,百废待兴,中国在发展中不断进步,对国家体制进行完善工作。而1998年3月10日,中国国土资源部的成立,便标志着在矿业资源领域,中国迎来了一次飞跃。

随后在国土资源部的筹备下,相关工作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

在1999年7月16日,承担了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任务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而与之对应的则是负责商业性任务的中国地质矿业集团。

将中国地质的商业属性和公益属性相分开,是基于更好地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地质资源而决定的。

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后,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整个调查活动计划用时十二年,得到财政拨款120亿元,分到每年有十二亿元。

在这每年十二亿的资金支持下,以及全国数万名地质调查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大批矿产资源被发现,诸如内蒙古煤矿,新疆特大油气田之类的研究成果,每一次公布都惹来全世界的瞩目,也颠覆了许多过往对中国地质资源的偏见。

比如说“中国无油说”,曾经西方根据自己的调查认定,中国是贫油国家,而从1956年震惊世界的大庆油田起,中国丰富的石油资源陆陆续续被发掘,此次国土资源大调查同样大大丰富了我国的石油储备资源。

可是伴随着其他大省陆续有资源被地质调查局的同志们发掘,占地250万平方,素来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却一直默默无闻,不见喜讯报出。

难道青藏高原当真资源匮乏,以至于地质调查局的工作人员们无功而返?

昔日有李四光开发大庆油田打破中国“贫油国”的头衔,而今日,则有更多的李四光们,用脚步和工具丈量西藏,用事实告诉人们:青藏高原实是资源大域,对这个问题正面回应:绝不可能

2007年2月12日,距离国土资源大调查行动已经过去了八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外宣布,调查组们在青藏高原又发现了600余处矿床、矿点以及矿产点。

直至2007年为止,我国已经确定了青藏高原地区5000余个矿床、矿点以及矿化点。

长达八年的西藏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阶段性胜利。根据调查人员的评估,青藏高原地区已发现的铜资源预计可达三千万吨,铅锌资源达四千万吨,铁资源更是有十亿吨。

这一则消息公布后,全世界为西藏的良好成矿条件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所震惊,很多专家学者更是断言,未来的青藏高原,必将成为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储备。

面对纷涌而至的记者,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接受采访表示,青藏高原的这些资源将在近期加速评估,并且也必定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矿产资源“大瓶颈”“大制约”的局面。

对于一个工业化国家来说,矿产资源无疑是发展所需的重要战略物资,而在青藏高原矿产资源被发掘之前,我国的矿资源有大部分进口于国外,高昂的价格以及受制于人的风险,让青藏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了解决燃眉之急的良药。

在这次公布了短期成果之后,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同志们继续高歌猛进,深耕于高山之中,只为了为国寻矿,而在这期间,各种成果和发现,也是让青藏高原再次受到整个世界的瞩目。

在2011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更是得到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从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行动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联合了全国上百个地勤,科研,教学机构,每年有上万人被派到青藏高原的大地上,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距离,用双手挖掘未来。

总结下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同志们在青藏高原发现了7个超大型矿床和25个大型矿床。

七个超大型矿床中驱龙铜矿位居全国第一,相当于二十个标准大型铜矿,甲码铜多金属矿相当于五个标准大型金矿,十个标准大型铜矿。

这些超大型矿床构成了青藏高原矿床资源的核心。总计青藏高原矿资源可达铜8000万吨,金2000万吨,铅锌3000万吨,总价值达到2.7万亿元。

为国寻矿的“李四光”们说道

在地质从业工作者的心中,李四光无疑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榜样。在早期新中国刚成立时,李四光正是身负为国寻矿的使命感,先后寻到了铀矿和石油矿,才让中国不至于在关键资源上受制于人。

而在青藏高原矿业开发的道路上,也是有一批李四光们,同样身担重任,为国寻矿,才让青藏高原寻矿工作圆满成功。

其中,作为首批获得“李四光学者”称呼的地质人唐菊兴的故事,便是那一代青藏高原上地质人的缩影。

早在1995年,还在读博的唐菊兴便早早被导师王成善带着参与西藏“玉龙铜矿”的研究,自此,他便与西藏结缘,开始了青藏高原上的寻矿之旅。

博士毕业后,唐菊兴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也就是在此期间,唐菊兴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发现了青藏高原超大型矿床——甲码铜矿。

在此之前,地质学的先辈总结出来三套青藏高原的成矿理论。

一是海底喷流成矿,即含矿热水在被喷涌出海的过程中,通过与冷海水之间的作用,使得矿物质沉积下来,形成矿原。

二是大陆碰撞成矿,即由于大陆地底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之后形成的矿原;三是斑岩成矿作用,指的是上升的岩浆在与地下水对流循环的过程中,地下水中的成矿物质进行沉淀和堆积。

基于这三种成矿理论,很多地质人按图索骥,开启了青藏高原的寻矿之旅。

可是唐菊兴却坚信,书本上和前人总结的经验终究只是理论,现实和实操才是硬道理。

正是取之与书,而不迷信于书,唐菊兴用双脚一次次走遍青藏高原的土地,终于打破了前人的三种成矿理论认识,提出了自己实操得到的理论经验:四位一体矿床成矿模式。

基于这一理论,2006年唐菊兴的团队发现了甲码铜矿,这一座超大型铜矿内有1000万吨铜资源,305.5吨金资源,15840吨银资源,106.2吨铝资源,被认定为世界级大矿。

自2010年7月投产至今,这座矿床累计上缴税金已达20亿元,创造销售额98.89亿元,成为西藏地区支柱产业之一。

这之后,唐菊兴主持研究了雄村矿床,铁格隆南矿床等多个青藏高原矿床项目,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矿床勘察理论,提出了诸多理论直到今天依旧被地质人所沿用。

截至今年,今年五十八岁的唐菊兴总计主持和勘察了18个大型铜矿,18个大型金矿,11个大型银矿,以及七个大型青钼矿和两个大型铅锌矿。

勘察了青藏高原铜3900余万吨、金854吨、银30888吨。这些光荣战绩,奠定了他地质人的身份。

从业二十多年来,虽然是一个科学研究者,但是唐菊兴身上却看不出科研人员的娇气,他永远都是奔赴在矿业勘察的一线直击现场,用双眼和双手,去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高原地区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久居的地方,缺氧,高寒,高压,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大量地区处于海拔四千米以上,而唐菊兴所工作的地方则大多处于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

就是这般的恶劣工作环境下,每年365天,唐菊兴有300天是在外操劳,走在寻找矿床和勘察矿床的路上。

最长的一次甚至是连续在野外作业超过了两百多天。

而寻矿的过程也绝不像很多人想象的一样,一群人游山玩水,然后撞运气在某处发现了矿床的踪迹。每次寻矿,唐菊兴都要上山背上一堆专业器材,离开考察点时,也要背走一堆石头作为样本回去继续分析研究。

唐菊兴常常对自己的徒弟们说:“做地质工作就是要吃得了苦,爬得了山,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有发言权,才会有创新的可能”。

事实上,唐菊兴正是这么去做地质勘察工作的,从他出山的甲码矿床工程中,唐菊兴便是不迷信于理论,用吃苦爬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去用事实说话,这才实现了创新,革新了地质业的矿业形成理论。

而唐菊兴的同事们和学生们,也十分敬佩他的这份“较真”。在唐菊兴学生谈到老师对自己的教导时,还特意提及了一次遭遇险境时唐老师的反应。

一次唐菊兴带着几个学生和藏族工作人员乘坐吉普车上山勘察,由于山间道路曲折,在过水时,有一辆车子陷进了河里。

青藏高原山上的水流极度湍急,并且寒冷无比,可是在学生们争抢着下车帮忙时,唐菊兴却让车上的学生和藏族工作人员都不要下车,自己深入刺骨寒冷的水中,用钢缆将车子绑到另一辆车上,然后再把车子拉了出来。

在唐菊兴看来,自己是项目的负责人,就有责任担起职责来,而不是遇到了事情让别人顶在前面。更何况自己的水性更好,高原工作经验也更丰富。

正是这份肯吃苦俯下身子去做事的精神,才成就了这位地质人的显赫事业,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们加入了地质人的队列中。

也正是在这些“李四光”们的带领下,青藏高原矿业的开采才会不断注入活水,成就一番震惊世界的伟业。

可是,伴随着中国更多矿产资源的被发现,一些矛盾的声音却也开始传播。

有的人觉得对煤、铁、金、铜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在破坏环境,同时也是在断后人的后路。毕竟,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或者说要用漫长的时间去再生。

正是基于忧患意识,如今新能源,可再生资源成了热点话题,也开始广泛应用到生活中去。诸如核能,太阳能,风能,这些都是新时代下的焦点资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金属矿物都是不可替代的,而未来对于这些矿物的开发也不会停滞下来。合理,有度地利用环境,先走好经济发展的第一步,再用可再生资源取代不可再生资源,这或许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未来,西藏地区潜藏的八千万吨铜,两千万吨黄金,依旧是我国的战略储备资源,而他们也将在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0吨黄金!8000万吨铜!新的战略储备资源被发现!
大地飞歌
“生命禁区”的地质之歌
中国铅锌矿床成矿规律有哪些?
本人收集的矿床地质相关网站及相关名称
何作霖:留欧归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稀土矿床,占世界稀土产量8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