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周都打到家门口了,为何商纣王却在调兵打东夷?甲骨文揭秘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朝换代事件,强大的殷商王朝经牧野一战崩盘。此后,忠于殷商的奄、丰、薄姑等方国虽然拥立纣王之子武庚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周运动,但仍未能动摇西周的统治。

武庚反周复商的尝试失败,也宣告了商朝这个朝代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周人在叙述这段历史时,往往将自己塑造成正义的化身,而纣王则是一副奢靡残暴的形象。周康王就认为:“唯殷边侯甸与殷正百辟,率肆于酒,故丧师”。(商朝败亡的原因是统治者奢靡酗酒)

不可否认,商朝灭亡的确与纣王个人享乐和举措失当有关,但这仅仅是原因之一,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原因,周朝上下都十分清楚,只不过不适合用来做政治宣传,这就是:武王伐纣时,商朝军队的主力并不在国都,而是远在东夷。

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丧失了对天下的威慑,世人开始重新审视商周鼎革的原因,《左传》就公正地评价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纣王讨伐东夷导致自身实力受损)。

那么纣王为什么要征伐东夷,难道他对西周的威胁视若无睹吗?

事实上,殷商与西周的矛盾由来已久,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在位时,就因东渡黄河征伐余无(今山西长治南,临近殷商都城安阳),被纣王的爷爷文丁处死。

而周文王姬昌继位后仍热衷于开疆拓土,被忠于商朝的崇国国君虎告发:“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于是纣王将周文王囚禁在了羑里,7年后才将其释放回国。

纣王之所以没有杀掉姬昌,一方面是因为西周大臣的周旋,另一方面则是姬昌在西方的诸多方国中颇有威望(《竹书纪年》:“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惧而归之”)。

但被释放归国的文王并没有像他承诺的那样做个安分守己的臣子,归国后,他相继征服了甘肃一带的密须、阮、共等国,此后于四十四年兵峰东向,灭掉了黎国(今山西长治西南),三年后又伐崇国。

黎国距商朝都城安阳不过三百里,距纣王常居的行宫朝歌也不过四百里,可以说西周的军队已经打到了商朝的家门口了。

那么纣王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呢?

就在周文王东征西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时候,殷商的主力大军却在征伐东夷,并且多次征调和途经淮水流域的攸国。

如果说周文王在位时仅仅是扩充实力,还没有对商朝发起直接的军事进攻的话,那么周武王继位后的孟津观兵和兵发牧野,就已经是公然和商朝宣战了。

但奇怪的是,纣王的主力大军此时仍被东调讨伐夷方,以至于周军都打到了朝歌郊外了,兵力不足的纣王才匆忙拼凑俘虏和奴隶进行抵抗。

难道纣王看不到周军的威胁吗?

史书和甲骨文的记载为我们解开了谜团。

“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武乙时国力衰弱,东夷入侵攻入中土)。

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纣王在黎国阅兵,东夷叛乱)

出土的甲骨文卜辞则有如下记述:“在十月又二,往征夷方”、“在十月,王来征夷方,在攸侯喜”、“在三月,来征夷”……

显然,东夷早在纣王的曾祖武乙在位时就已经成为商朝的巨大威胁,而到纣王继位时,西边的周国也崛起,商朝面临着东西双线作战的窘境。

纣王在黎国阅兵,正有震慑西周之意,但纣王大军刚刚调往黎国,东夷就再次叛乱,这种情况下,纣王的军队就不得不再次东征夷方。

而甲骨文为我们梳理了这样一条时间线:十祀九月商王正式出兵,十祀十二月进入夷方交战,十一祀正月踏上归途,十一祀五月回到都城。

商朝大军东征一次夷方的往返时间跨度是6到8个月,而西周金文记载的周武王从起兵伐商到凯旋,前后历时仅78天。换言之,在纣王着手处理西周的威胁前,首先要平定东夷的叛乱,而武王伐纣恰恰就发生在商军主力东调无法及时回援的这个空档期。

某种意义上讲,西周的军事进攻带有趁虚而入的性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朝之后,"商"字为何没再被用作国号?古人:改了,看着不舒服
商朝被灭后,曾想复国四次,失败后迁徙建立国家并延续至今
元始天尊明明很讨厌飞廉、恶来,却为何还要额外给他们封神?
周朝灭商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纣王一直不打周国
【长安万年】之二十五:孟津会盟,周武王奏响了伐纣灭商的序曲
儒家的“神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