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拆书帮创始人赵周教你一一这样读书就够了





拆书帮创始人
赵周教你

——这样读书就够了


关于赵周


赵周老师是拆书帮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邀专家《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出版作品《这样读书就够了》自2013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为亚马逊职场指导类图书榜首,另有著有《拆出你的沟通力》1、2,掀起一股拆书热潮。让我们一起与赵周老师共同学习如何将一本书“拆”为己用。


每个人参加100天阅读训练营目的各有不同,有人为了考试,有人为了兴趣,也有人是为了纯粹的阅读,而拆书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最适用于致用类的图书。有人说拆书是现代人高压快节奏生活下读书的无奈选择,但赵周老师说拆书并不是快餐式读书,拆书的“拆”不是‘拆散’的意思而是‘转化’,他强调要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进行以学习者(自己)为中心的学习。


拆书学习之调查录


1
关于读书



大多数人都存在以上的问题,那么学习的重心应该是知识还是自己?当我们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时发现并不能简单的区分,但需要强调的是学习应该分为不同类型,一种是以考试、知识为中心,称为学院类学习,另一类是一自己为中心的致用类,后者的目的并不是把书读完,而是自己能掌握相应的能力,去改变行为和问题,提升自己的价值,我们要认清学习的重心是知识还是自己,才能用正确的方法阅读。


2
关于学习



赵周老师说不少人有做笔记的习惯,但记录原话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对于致用类学习来说也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并没有引起更多思考,像不假思索的转发之后其实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在环境变化快,知识更新快的今天更要求我们具备把知识转换为能力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一些训练获得的,具体有三种不同的训练方法,也是本次分享的主要框架。


3
关于组织学习



对于技能类的书,当主题、内容一样时,如果不用考虑成本,我们更倾向于听一场6000块的培训,而不是看一本书,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倾向于现场学习,而自己学习却达不到现场培训的效果?因为学习方式主要区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类,被动学习的保持率最多在50%,而主动学习效率更高,像参与调查与演练,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更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但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教会别人”。


拆书学习之疑惑点


1
没时间,没精力



没时间没精力,有人认为是借口也有人觉得是事实,100天阅读计划看似简单,但是要坚持下来养成习惯也是一种挑战。赵周老师说无论如何现代职场工作者,与五年前十年前相比,压力越来越大,加班的时间越来越多,能用于阅读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同时社会对学习的要求又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小伙伴对致用类的学习要学会一种高效能的方式——通过有限的时间,能够达到更好的产出。


2
读不懂,记不住



关于这点,赵周老师说还是要区分下学习目标,如果是为了考试,那这是致命的问题,但如果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读不懂记不住掩盖的是能否用的上的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练习:阅读一个片段,看完这段之后你是否读懂了它?




大家对于乔布斯的经历还是比较熟悉,有人说乔布斯是怎么成功的,有人说逆境成就英雄,也有人说乔布斯的成功源于他的失败。赵周老师说对于它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有对错之分;有的小伙伴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比如“对乔布斯来说,最好的事情是我们解雇了他,叫他滚蛋”这话是亚瑟·罗克说的,作者是否认同这句话呢?下一行作者说“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以及倒数第二行作者的转折“一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经验”,作者用了三次转折来强调乔布斯真正成功的原因是市场的历练,而如果你仅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概括,没有注重中间的区别,就可以说是没有读懂,所以我们需要常常问自己是怎么理解的|?一个月后是否还能记得住?是否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


3
看不下去



看书常常分心做其他事,是成人学习常出现的问题,但也是最不应该出现的问题,赵周老师说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出现这种情况情有可原,但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看不下去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一个想要搭讪妹纸的男生,不懂得如何发短信给她,这时候看见一本《搭讪学》里第九章“如何给刚认识的女孩发短信”,他一定不会从第一章看起,也不会匀速往下看,而是挑重点,这就是有目的的学习。如果你很清晰自己的目的是什么,那么阅读致用类图书应该是它为你服务的;从前把书当老师,现在是把书当医生,也就是说曾经读书是按照书的顺序、铺陈展开,而现在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匹配的点,有目标性的学习,以个人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看不下去的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


拆书学习之理念观


拆书学习之方法论


当然,阅读类型还有很多分类,读书方式各异,但致用类图书赵周老师更倾向于阅读纸质版,当遇到心有所动的书时,简单标记,划下划线,拍照发朋友圈并没有太大意义,下面我们将介绍拆书三个层面的运用和三大方法:


1
个人学习层面(个人读书法):


如何自己阅读一本书,能够达到同主题培训的效果?便签读书法适用于致用类图书,目的是提升能力,解决问题。




找出3张不同颜色的便签,以前面的乔布斯为例:


I:这个便签看似简单,却容易出现总是用自己已经熟悉的语言与知识点来描述的问题,这便失去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学习者,不应该只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固步自封,而要在学习中,发现新的东西,这样才有新的收获,所以I 便签应该要写自己新想到的内容。


A1:写上自己经历的失败,沮丧,但是许多人会泛泛而谈,讲不出具体的经历,多以“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也曾经失败”形容,大家应该从时间、地点、人物,将事件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但是大部分人缺乏这种能力,所以更加需要锻炼。


A2:这里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写感受,表决心”,应该将之写成可衡量,可行性的计划;问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改变什么,例如如果是写体育锻炼方面的,用“买一本健身方面的书,制定计划,每日打卡”来代替“我以后要锻炼身体”这样表决心的话,会更加有效。


A1指向过去,A2指向未来,用这样3张便签能够让自己在成人学习领域将知识拆为己用,不在乎形式,而是形成一种思维方式,正如前面所说用工具实现“转化”。


而这三张便签的理论是源于成人教育原理——成人学习的5大公理:


2
组织学习(培训读书法)

通过RIA培训读书法,一个人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尝试作为拆书家,以培训的形势带着身边一群有兴趣的小伙伴(不需要读过这本书)进行一场现场学习,你不需要是专家,只要和大家分享经验,让学习者学以致用。


3
社群学习(社群读书法)


社群中主要有这三类学习者:


初级学习者

以知识学习为主,学习方法仍以背诵为主。

高级学习者

熟练运用便签学习法,将知识拆为己用。

学习促进者

相互交流促进,帮助别人,提升自己表达,催化他人、寻找案例演练等技能。


在学习社群中大家角色互换,相互促进,让每个人收获最好的学习效果,圈子和社群的差别是:圈子是一群人因为共同的喜欢、出生聚在一起,而社群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成员要有成长;赵周老师再次强调: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教会别人。


结束语:感谢赵周老师的精彩分享,作为倡导阅读的社群,十点读书会也期待小伙伴们在享受阅读、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尝试多种学习方法,相互督促,一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拆书帮线上讲座第一期回顾:这样读书就够啦!
教育3.0摘编
读书有三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拆书思考 │为什么要写I便签
这样读书就够了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拆书帮:专访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