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楷之|何绍基书学崇古观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媛叟,别号东洲居士,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著名书法家、诗人、教育家。

曾先后做过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总纂协修、武英殿纂修等朝廷史馆文职官员。后又担任过济南泺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浙江孝廉堂等讲席,主持苏州书局、扬州书局的工作,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文化教育事业和书法艺术创作中。

何绍基学识渊博,才华超群。经史皆通,尤精小学,旁及金石考证。书法自成一家,上溯秦两汉古篆隶,下至六朝南北碑,皆心摹手追,草书尤为一代之冠,有“清代第一”之誉。





何绍基书学崇古观

文 | 唐楷之


何绍基幼承家学,其父何凌汉为嘉庆十年进士,博学多识,入京为官,出入结识勋贵,为他奠定了优越的家学基础。

何凌汉擅长诗文书画,据何绍基自述:“先公廷对时名在第四,睿庙谓笔墨飞舞,拔置第三。”可见其父在应试中因书法超群而擢升进士第三,荣名探花。入仕后,何凌汉因书法精妙更获荣恩,以致“入乾清宫侍书,宏光稠渥,可谓极儒臣知遇之荣矣。”这样的殊荣也会使得何家重视学养教育。


节临朱君碑


绍基自称幼年学书:“是年吾九龄,初来自乡谷。尚记戒儿语:不许出书屋。”是年方九岁,至年十九已“惟书爱最真,坐卧不离手。架上三万签,经史任所取。”可见家学之严苛以及其自觉刻苦之勤勉。其经史之学受父亲影响“服膺许、郑之学”,既注重汉学经史,又兼修宋人理学。他嗜书博学,曾国藩曾评曰:“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精,五曰字好。”评论精简扼要,也足见其学问功深。何绍基精通文字训诂,尊崇汉学,同时也养成了溯源篆分的书学理念,这些在乾嘉时期都是备受崇尚的。


临《峿台铭》


《清史稿》载:“(何绍基)初学颜真卿,遍临汉、魏各碑至百十过。”何绍基早年学颜亦是深觉鲁公笔法之篆籀笔意,古朴深邃。曾有诗云:“山阴棐几相因仍,鲁公变法与代兴。”他将颜鲁公变法相对于王羲之山阴一脉,称颜鲁公:“窃谓两公书律,皆根矩篆分,渊源河北,绝不依傍山阴。”此“两公”指唐颜鲁公与李北海,细审书史书风,是从唐人处寻绎古法,但对由王羲之嬗变的新法并不推崇。


 杜甫诗

 
故又言:“鲁公复于篆得筋,东方题额露鄂垠。雄视百代惟两君,目中固无王右军。”直言“目无右军”,将二公比照右军而论,充分体现他对以鲁公、北海为代表的书家是十分尊崇的。

同时,从其论述中可见,何绍基最看重的即是“篆隶古法”,这正是继承了阮元强调篆隶古意的书学观。面临清代帖学式微,笔法失传的境地,訾问“嗟从篆分法已远,千载书家几真手?”何绍基崇北碑,振奋篆隶古法,盛举唐颜真卿,皆因鲁公变法羲之而书通篆籀上法。


李白诗二首


这在清人评述中亦属常见,钱泳称:“北派由锺繇、卫瓘、索靖……以至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钱氏论北派书家传承时,将颜真卿归于其内,刘熙载同持此论,称真卿书出于北碑,可见当时皆视鲁公承古法而特立创变之伟,成为后世入古开新的阶梯。


小影珠吟馆


何绍基以唐碑为奠基,细分书史,嗜金石碑版,溯源秦汉,洞察书体流变,力追古法。其《跋道因碑旧拓本》称:“余学书四十馀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知唐人八法以出篆分者为正轨。”何氏论书以篆分意韵为宗,窥唐人法书,详察今古,惟欧阳询与颜鲁公意兼篆分,继承本源。




在《道因碑拓本》中亦云:“有唐一代,书家林立,然意兼篆分,涵包万有,则前惟渤海,后惟鲁国,非虞、褚诸公所能颉颃也。此论非深于篆分真草源流本末者,故不能信。”绍基崇碑,所学北碑或唐碑均以篆分溯源为本,曾自述“余学书从篆分入手,故于北碑无不习,而南人简札一派不甚留意。”此晚年自述学书经历,遍览北碑而上追篆分,可概括其书学始终为贯穿“篆分古意”。


《黄庭坚论苏轼法书》



杨翰言:“贞老书专从颜清臣问津,积数十年功力,探源篆隶。”杨瀚与何绍基友情笃深,对他的学书了解至深,《国问备乘》载:“杨翰与何绍基友善,其书可乱何,掩其下款,虽厂贾莫能辨。”杨翰对何氏书法了然于心,甚至仿何书几可乱真,其所言应可采信。


节临《西岳华山庙碑》(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论唐楷遒美源于八分,其最重要的书学观点即是篆隶古法、溯源篆分。何氏《跋张洊山藏贾秋壑刻阁帖初拓本》载:“洊山又有志学书,余劝其多看篆分古刻。”绍基对篆分古法的追求是一以贯之的,乃至在指导书学时,推荐多看篆分碑刻。


节临《张迁碑》(杨白桦补陀洛伽之室旧藏)


咸丰五年(1855),何绍基因妄言朝议被罢官,咸丰七年(1857),已无心仕途,开始游历、著书,直至晚年。仕途阻塞是其人生的重大转折,何绍基谪官后生活窘迫,幸得曾国藩、杨昌俊等好友资助,晚年专心翰墨著录。

咸丰七年(1857)应山东巡抚之邀赴泺源书院任主讲,三年后归湘,而后相继又任长沙城南书院主讲,扬州书局主持,浙江孝廉堂讲席,在其晚年讲学间,参与书籍编纂校刊,可谓著录丰厚。


壬戌十一月十四日通临《武荣碑》(谭泽闿旧藏)


何绍基晚年潜心著书讲学,且勤攻精书。在咸丰六年(1856)秋与弟书信记载:“余比来静得多了,应酬虽不断,而看书作字有意用功,则数年无此胸次矣。”晚岁复归平静,有更多的时间看书作字,究心汉碑、厚积薄发,书风为之变化。


秦史本纪


其孙何维朴曾跋何绍基临《衡方碑》云:“咸丰戊午(1858),先大父年六十,在济南泺源书院,始专习八分书,东京碑次第临写,自立课程。庚申归湘,主讲城南,隶课仍无间断,而于《礼器》《张迁》两碑用功尤深,各临百通。”绍基亦自言“余晨起必课隶数纸”。

何绍基晚年真正能够集中精力,实践溯源篆隶古法的书学观念,金石碑刻凡合乎篆隶皆以为师。马宗霍《霋岳楼笔谈》称何氏晚年临习篆隶:“晚喜分篆,周金汉石,无不临模,融入行楷,乃自成家。”杨翰亦云:“晚年尤自课甚勤,摹衡兴祖张公方多本,神与迹化,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可见何绍基晚岁于篆籀八分用功至深,临钟鼎铭文妙趣横生,神融迹化。以篆分古法融入行楷之中,使其书法古厚拙朴,墨韵遒健,虚和雅致,别具秦汉风度。


节录梁孝元帝《金楼子》



斜阳细雨联



香雪吟馆



黄庭坚《题摹燕郭尚父图》



驾言游好联



贺熙龄墓志



金钟翠竹联


临西狭颂题记


临《道因碑》册



临《张迁碑》册页



黄庭内景玉经



蠹斋



临《礼器碑》册页



集《争座位帖》字长联



《山谷题跋》六屏



黄庭坚书论



僵梅卧柳之庐



《题梅花诗》 



读书延年



行路读书龙门联



苏轼《答杨君素三首》节选



初未有不联



黄庭坚《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论书语轴 



《画史会要·孙位》



 行书杜诗六屏



来源|黔艺空间


「近期征稿」

「精彩回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书法报》2020年第24期(总274期)预览
何绍基篆隶艺术探析
何绍基书艺成因微探
【朵云秋拍】一代书学大儒:何绍基
何绍基的学问
历代名家—何绍基《临汉碑》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