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颜体书法”的风格形成与基本面貌

在中国书法艺术漫长的历史中,有无数灿烂的明星照耀着今天书法爱好者的学习、探索之路。质朴平实的甲骨文,朴拙奇崛的金文没有留下当时创作者的名字,从秦代的李斯开始,书法作品首次有了确定的创作者,李斯也是第一位留名书法史的大书法家,从此以后,书法艺术在历朝历代都有发展和创新,并且留下众多书法艺术大师的名字让后人崇敬甚至膜拜。

中国书法的最顶峰在魏晋时代,出现了震烁古今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在楷书书体的完善与确定,在行书与草书创作的开拓上有很大发展;而到了宋代,行书继续它的辉煌,出现了“苏、黄、米、蔡”四大家;元代有赵孟頫;明代不仅有董其昌,还产生了徐渭这样的“字林之侠客”,一心在纸上放飞自我;到了清代,碑学兴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书法领域,篆书、隶书趴在书法史几乎上千年无声无息,这时候终于迎来新的艺术高峰。同时在行书、楷书等领域也有巨大创造,出现了何绍基、伊秉绶、吴昌硕等巨匠。

在群星璀璨的书法史中,最耀眼的一颗当然是“书圣”王羲之。那么,如果我们要找一个可以和王羲之类比的书法家,那这个人无疑就是颜真卿。

米芾在《海岳书评》中曾写到:

“颜真卿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元代的郑枃评价颜真卿书法:

“愤然独悟”“翰回古意”。

颜真卿能得到历代后辈书法家的推崇,他创造的雄浑博大的艺术风格是主要原因,那么这样的艺术风格具体怎样产生的,让我们一起以《勤礼碑》为例,简单分析下:

一、点化动作的夸张与丰富

我们以对比唐朝前期的楷书大家欧阳询来做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欧阳询的“其”字长横画整体粗细均匀,起笔和收笔稍宽于笔画中段。而颜体的长横,起收笔都很明显宽于笔画中段,收笔下按的动作甚至有些夸张的感觉,形成一个显眼的团块。

欧体与颜体中“其”字的对比

我们再看欧体、颜体竖钩的对比,欧体的钩两边都饱满,显得平和、秀美。而颜体的钩下边一侧不是饱满的,明显凹进去一块,可以想象,颜体的钩是先写下去,回转笔锋再出钩,这样多了一个动作,竖的末端圆厚,显得这一点画蕴含了力量。

欧体与颜体中“事”字的对比

颜真卿通过夸张点画起收的动作,在点画收笔处增加动作,使笔画更强健有力。从更深层次分析,这样的处理更强调点画起收,进一步明确了楷书每一笔的独立性,楷书的书写规范和书体特征更加完备,这也是为什么书法史认为楷书到唐朝时才成熟。颜真卿为楷书书体的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点画轻重对比强烈

我们观察“书”这个字,它的点画很多,主要是横画,中间有一条竖画。我们很容易看出,所有横向的点画相对细,中间的一竖显得格外粗壮。我们进一步观察,两个横折,折的部分也很粗,也就是说所有纵向的点画都粗重。

这就类似于大树的主干与分支一般,主干粗重才能稳定支撑起枝干,才能坚实而牢靠,若是粗细均匀,平直相似,则失去了稳定与支撑。

颜真卿《颜勤礼碑》中“书”字与大树枝干类比

我们观察“文”字,文的横与撇捺之间粗细对比也很明显,横比较细撇、捺比较粗。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就好比一个人在扎马步,当下盘稳定而牢固之时,整体就会稳如泰山。“文”字撇、捺的粗重也正是这样的道理。

颜体“文”字与扎马步对比

颜体改变隋朝到唐朝前期楷书点画轻重均匀,总体上含蓄、典雅的风格。通过制造强烈的点画轻重对比增加艺术感染力,不同点画在轻重上变化也增加了书法的丰富性。比如隋朝的《董美人墓志》、唐初的《九成宫醴泉铭》、唐中期的《颜勤礼碑》。

董美人墓志、九成宫、颜勤礼碑

三、结体的饱满强壮

我们看下面的两个字,“事”字中间的竖钩显得很有力量,是整个字中最重的,刻意强调的笔画;“东”字虽然撇捺舒展,最强调的还是中间的竖画,这种对中间纵向点画特殊强调的方法,使整个字显得躯干遒劲,中气十足,就会给人一种强壮的感觉。

这就好比马路的主干道,起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引流和疏通的作用,若无主干,全是支干,则会主次不分明。两个竖笔就是两个字的主笔,有了主笔则主次分明,对比明显,无论在视觉冲击力上还是这个字的结构稳定上,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颜体“事”与“东”字与主干道的对比

我们看“将”字,观察这个字左边的竖和右边“寸”的竖钩,我们可以看出,左边的竖画向左微弧,右边的竖钩向右微弧。左边和右边这种向外侧弯曲的状态,在书法上叫做“外拓”。王献之在书法创作上以这种风格特点著称,到了颜真卿这里,把外拓的审美风格发挥到极致。

这种形态向中国的鼓,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外拓”的结构技巧如下图中红线的示意。

颜体“将”字与中国的“鼓”

我们看“国”字,国字是包围结构,左边是垂露竖,右边是横折的折部,也是一个纵向的点画,左右两边也呈外拓的状态。我们再观察这个字的上下的安排,里边的部分紧靠顶上的横画,最后一横位置比较高,左右两边的下端都伸长,造成整个字向上集中、向上发展的状态,这样的处理,使颜体不仅具有强壮的体态,更给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感受。

颜体“国”字与太极示意

本文主要就颜体风格特征的行形成原因进行探索,颜体书法独特的技巧和值得学习的优点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深入学习,颜真卿的书体虽脱胎于“二王”却能自成面目,独具一格,成为了后世无数书家争相学习的典范!


文/彧白 学者,书法理论家,文艺评论家,三余书社签约书法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归欧体,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钥匙
端雅质朴——解析欧阳询楷书
颜体楷书入门后,转学褚字好还是欧体好?
杨普义:欧体
欧、颜、柳、赵四大楷书的特点比较
欧楷是楷书中最难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