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圣“二张”,你了解吗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出现过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书圣王羲之;自然也出现了草圣,草圣分别是东汉张芝,唐代张旭。现在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他们各自风格吧。

张芝(?——约192年),字伯英,汉族,敦煌郡源泉县(今甘肃酒泉)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草书之祖”,独创“一笔书”气势宏大各,行气不断,笔断意连,开拓了今草的先河。也影响了后代的王羲之、王献之、张旭等书法家。现存的有《秋凉平善帖》、《今欲归帖》、《终年帖》、《冠军贴》和《二月八日帖》。

张芝像

《秋凉平善帖》是张芝的章草代表作,全篇六行,八十多个字字体高古而俊秀,下笔沉稳,笔画(线条)刚韧有力。少了隶书的规矩,多了章草的写意和潇洒。笔画间遥相呼应,笔断意连。转折处柔中带刚,圆中显方。笔画收敛有带隶书的雁尾。清代王澍评价“惟《秋凉》一贴,笔法淳古,为伯英手耳。”

《秋凉平善帖》

《终年帖》选自《大观园》现存故宫博物院李宗翰宋拓本,一说汉代张芝书,另一说后人唐张旭书;不过个人从笔法上看更觉得是汉代张芝书。《终年帖》从笔法上看,多以点入纸逆势起笔,含有非常丰富的隶书韵味,有圆笔也有方笔可谓方圆兼备;从字结体上看字势灵活多变,或横有方短势,也有纵向的长方势,字形也有圆有方;有开有合形态多样。

《终年帖》局部

通篇章法上看字与字之间气势相连相互呼应,即使笔断但笔意尚连,隔行而气不断,字字呼应笔笔相连。全篇潇洒中带高古,轻盈中显沉稳。所以更显汉代翰墨的风,故说是张芝的作品(仅为个人观点,代专家考证)。

《终年帖》局部

张旭(685-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好饮酒,世人称为“张颠”,与另一位擅长草书的书法家怀素合称“颠张醉素”。他又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合称吴中四杰。张旭的书法、李白的诗词、裴旻的舞剑是唐代当时“三绝”。现存主要代表作是《古诗四首》,《肚痛帖》。

张长史像

《古诗四帖》现存辽宁博物馆全卷长192.3厘米,宽28.8厘米,40行188个字。选去南北朝文学家的《虚步词》中的章节书写。笔法上刚柔并重、笔画丰满而不臃肿,瘦劲而不单薄,转笔成圆,折笔成方,用笔中锋为主,侧锋为辅相互弥补,遥相呼应;字法上结体上互相礼让,字与字之间有的字字相连一气呵成,有的单独存在,相互对比,和谐共存。

《古诗四帖》

墨法上墨色浓淡对比鲜明而自然,浓淡枯湿悦然于纸上,墨色的浓淡对比配合原来纸张的颜色显得格外引人入胜;全篇章法上纵列笔直而不单调,分段明朗而不呆板,即使段落分开也不显得疏远,笔意依旧相连。

《古诗四帖》局部

现代书法家李志敏教授评价“古诗四帖无一笔不争,无一不不让,有呼有应,浑然自成。”

《肚痛帖》高41厘米,高34厘米,北宋摹刻,现存西安碑林,共六行30字。体现了张长史对的狂放不羁的性格,全篇用笔笔画粗细变化明显,粗时壮如牛,细时细如丝。用笔方圆兼备,笔画虚实相生,变化多样自然。字体间开合有度,字与字间遥相呼应,该连则连该断则断不拘泥与形式。

《肚 痛 帖》

总结: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最难领悟的一门技艺,需要书写者将自然之中万相融入书写的意境,也需要自身熟记草书各个字的写法,不可盲目改动。故而能成为一代“草圣”绝非一时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用墨方法
风范 | 范中:草书鉴赏(二)
这四幅作品,可以读懂林散之!
草书用笔及笔画特点/草书用墨法/用墨歌
行草书正文章法要素研究
草圣张旭秘传颜真卿什么信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