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 焦 | 郭刚举 篆刻 《隐居十六观》

郭刚举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师

这里的翡翠,矿区直供,无中间商,一件...
广告

新华学院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副秘书长

安徽省直书画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

安徽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安徽美术出版社《书画世界》特邀编辑

合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合肥市蜀山区书协副主席

2018.6——安徽省第六届篆刻展获优秀奖

2018.11——篆刻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

2019.3——刻字作品入展第十一届全国刻字艺术展

展开剩余94%

题记

余友刚举先生,铁笔精妙,神乎其技,其所治印精微处则愈大,整饬处则愈放,以笔写意,以刀传神,刀笔相融,神采飞扬,步入先贤堂奥。今见其所刻《隐居》组印,皎然自新,美轮美奂,一息吐纳,堪称佳品。

冯剑星于磨剑堂

时在己亥小暑也

1651年中秋之夜,

陈老莲醉酒西湖边,

他提笔为友人沈颢作《隐居十六观》图册

并题赠予他。

《隐居十六观》为老莲晚年极品,

老莲以简洁的白描绘出隐士生活中的十六个状态:

访庄、酿桃、浇书、醒石、

喷墨、味象、漱句、杖菊、

浣砚、寒沽、问月、谱泉、

囊幽、孤往、缥香、品梵。

与一位古时隐逸高士人物对应,

如庄子、刘辰翁、苏轼、陶渊明、班孟、宗炳、孙楚、魏野、李白、鱼玄机等。

有的则是老莲自己,

是他生活与心境的写照。

在我们今天看来,

这隐居十六观,倒更像是一本隐居指南。

访庄

访庄的意思不是过访别家的庄园,

而是访庄子。

酿桃

隐士乐山水与酒,

春来满山桃花,花尽结桃果,

夏天正可酿桃酒,从秋喝到冬,

待到来年春天,

又是一个新的周期。

浇书

昔日,苏东坡好茶酒,说过:

“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

他认为,饮茶饮酒须分时候,

茶是午时茶,酒是卯时酒。

晨饮卯时酒,

依白居易的说法是“神速功力倍”。

在东方即白,清晨五六点之时,

畅快饮酒,顺便浇灌腹中诗书,

此举谓之“浇书”。

醒石

东晋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赏石,每每于醒醉之间,倚石为榻。

时醉卧,时醒观。

喷墨

唐人段成式在给温庭筠的一封书信中,

说起“班孟成文,喷墨竟纸”的典故。

女仙班孟是道家隐士,

擅飞行术,又擅隐身术,

还能口中含墨,舒展纸张,

嚼墨之后喷向纸面,即文字满纸。

味象

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澄怀”,

荡涤胸中俗念,内心净澈,纯然无杂欲;

“味象”,

将身心感触一心一意体会。

漱句

西晋文人孙楚,

年少时向往隐居生活,

本想对友人王济说:“当枕石漱流”,

却无意说成“漱石枕流”。

王济则问:“流水可枕,石如何漱口呢?”

孙楚回答:“枕流是为了洗清耳朵,

漱石是为了磨砺牙齿。”

杖菊

苏东坡有诗云

“杖藜晓入千花坞”

隐士持杖,纵游山水,

于千姿百态的群花坞间沉醉。

陶渊明爱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杖头挂菊,

轻装而行,

菊花三两,

跋涉江川,

如此与天地山林同欢。

浣砚

在池塘中洗砚,

谓之“浣砚”,

昔日苏东坡的洗砚池中,

传说鱼饱食墨汁化龙而去;

昔日卫夫人的洗砚池,

不知在何处,

王冕之说: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且不要人夸颜色好,

自家树,自家事,落得何等自在。

寒沽

唐代诗人杜荀鹤说:

“踏雪归来酒倍香。”

古来隐士爱雪夜沽酒,

东晋陶渊明也有此意兴,

他一生嗜酒,

天旷地阔,吟风咏月,篇篇有酒。

问月

天地之间,人最孤独。

李白曾在花间独酌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光照出他的身影,他发出叹息:

“月既不解酒,影徒随我身。

端起酒杯,他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时空无尽,造化无穷,

古往今来,

孤高出尘的月亮,

始终似皎然新生。

谱泉

唐陆羽遍访泉林,

寻觅最宜烹茶的山泉水,

最后终于得出结论:

最上乘的水来自乳泉石池,

缓缓漫流,为至佳。

汲泉煮茗,

是高士生活里不能忽略的一部分:

“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石中泉清而甘,

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清而厚。”

囊幽

“囊幽”是一种自珍自惜。

陈老莲画中主角是白居易,

书箧在侧,琴囊在手。

若将琴音拟作仙方,

与药炉茶鼎同效,

调丝弦,称草药,

一些不急不缓的病,

都可治了。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事》里,

就列着银丝供一味。

尘世的浊与俗,便是一种病。

缥香

缥香又称缥缃、缥帙,

通常是淡青淡黄色的丝织品,

用来裱装书衣。

是古人书卷的代称。

品梵

梵语、梵境、梵学,

僧人也是隐,白衣也是隐,

红尘之外寻一处清修地,

孤往

隐者高士大都愿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陈老莲画中的这个孤独来去的人,

置身苍茫天地间,

正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

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年我若要隐居,就照这本隐居指南活一遭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
#乔茗星ART#十六观之门
人,应当诗意地隐居
菊---柳----酒 隐士陶渊明
[轻音乐] 超好聽抒情曲....《白衣沽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