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漿果譯文|咖啡館≠精品咖啡館!

漿果譯文|咖啡館≠精品咖啡館!

咖啡

浆果精品咖啡(漿果夫婦) · 2016-01-05 02:39

翻譯前言

記得有位朋友在漿果的文章中留言,說中國的咖啡不應該做精品,應該親民,否則就是暴力,阻礙民主進程。哈哈,我只想說,這就是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後遺症,喜歡給人「戴帽子」。我關上門做生意,趕走不遵守店內規矩的人,就說我任性。我做精品咖啡,就說我不親民,說我暴力,看不起貧下中農。說實話,漿果是在做精品咖啡,也沒有在做精品咖啡。咖啡館叫做Café,而精品咖啡館是Specialty Coffee Roasters!拜託,概念渾殽了好不好!明明是兩種不同的業態。漿果稱自己為精品咖啡館,不是為了將檔次提高,而是漿果夫婦只專注咖啡。因為漿果注重品質不注重出品量,用心去做,前幾天因為店裏知識分子的豆子供應不上,關門數天,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給大家做一杯好喝的咖啡嗎!華夏關門、攆人,很多人罵華夏,我不怕別人罵,因為「罵」就是「怕」,怕我說實話,怕我讓消費者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怕我會告訴消費者,原來咖啡不是那麼難喝,不苦不澀,對健康有利!我攆的人都該攆,活該!他們明知到店裡有規矩,還要近來囂張,故意侵犯,華夏依照店裏設定好的店規攆人,何為任性?何為屌?難道做正確的事情有錯嗎?所以,罵好了,真正做實業的人是客觀的,從不主觀,真正做事情的人,只論理,不會變通的,日久見人心罷了。時代變了,曾經的「會變通的人得天下」已經成為舊理了,2015年後,注重的是「質」,也就是「精品」。漿果永遠做精品咖啡,我樂意就帶「精品」二字,因為漿果用心,對得起良心,給予真心,咖啡當然是「精品」。


華夏在牛津讀MBA的時候,《國際市場營銷學》的McCarthy教授告訴過我:“在中國,要想將新的理念、思想和文化植入進去,必須要由上而下,由內而外,由精品到商業。” 6年了,我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如咖啡,它是一種精神食糧,卻可以使人用味覺、觸覺和嗅覺來感受它,通過舌頭、口腔、食道,緩緩入胃,其精華(咖啡因)通過毛細血管,滲透至中樞、大腦、心臟、肝腎,令人的精神和生理上同時感到滿足並茅塞頓開!多麼奇幻的飲料!難道,此等佳品不能稱為「精品」嗎?至少,當今中國,會品咖啡的人還是少數,待漿果夫婦與國內咖啡業內人士團結起來,傳播正確咖啡文化,將中國咖啡人口做大,將這個代表真正自由的文化發揚,到了那時,你想讓我們叫「精品」,我們也不願意。中國人是時候慢下來了,是時候該欣賞、認可匠心精神了,那些閉門造車,自蒙雙眼、不求改變古老思想的老古董們,哪兒涼快哪兒歇著去!


每當漿果指出社會上的弊端,會有很多腐朽的人動不動就會讓漿果夫婦「不適應國情就滾回英國」或者說漿果「憤世嫉俗」,對這種人根本無須向他們解釋,他們對平庸生活的妥協和無能早已體現的淋漓盡致。時代需要發展,中國人不缺建立規則的人,但是大部分人卻不遵守規則,自欺欺人。漿果只是指出了一些不正之風,難道錯誤的事情不應該被指出嗎?指出來了才會有機會改正不是嗎?忠言逆耳,不接受指責的人將無法進步,無法超越自己,將會被這個社會所吞沒、遺忘。而社會,需要一些敢於諫言的有識之士,而那些無能腐朽之人終究會在苟全中,自生自滅。


~~~(以下為翻譯正文)~~~


標題《何為精品咖啡?》

作者:Shawn Steiman

出自《COFFEE: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Bean, the Beverage,and the Industry》一書,第102頁~105頁,第17章。


早在2011年舉辦的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峰會上,某報社記者向會上的咖啡專業人士提出了一個極簡單又很Open的問題:“你對精品咖啡的理解是什麼?” 請看下面的精彩回答:


來自英國的Hannah Eatough說:“精品咖啡是具有卓越質量的咖啡,它的所有工具都要具備倫理道德的,任何人喝到精品咖啡都會欲罷不能的一杯接一杯。

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的Chris Demarse:“精品咖啡要具備以下四種要素:工藝透明(Transparency)、出品持久(Sustainability)、民主平等(Equity)、和質量精湛(Quality)。

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Mary Metallo-Tellie:“精品咖啡一定要草雞好喝,用心製作並附有激情,質量一流??要經得起世間所有美好的辭藻來形容她的花容月貌。

來自盧旺達的Jean Mare Irakabaho:“精品咖啡是通過正確處理工序製作出的高品質咖啡,並可以愉悅人心,可以使辛苦的咖啡農們步入小康幸福生活。


到底何謂精品咖啡?

全世界有太多的咖啡等待著世人來享用。你可以買到袋裝的、罐裝的、聽裝飲料、甚至塊狀咖啡,或是烘好的咖啡豆,或是已經磨好的咖啡粉,等待沖泡,還有速溶的,有沖泡好的,還有即開即喝的。你可以在家裡喝,也可以在外面喝,可以是人做的,也可以是機器做的。只要可能,人們可以做出上萬種不同種類的、不同形式的咖啡飲品出來。哪怕是同一家咖啡店,同一種咖啡飲品,每次出品的口味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人類,為了其繁衍和經濟目的,將商品多樣化,力求從咖啡,這一最基本的飲料中,衍生出更多的利益。或許還有一小波人,嘗試不同的咖啡,找到不同的口味,只為了那一杯好喝的咖啡。


根據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管理董事Don Holly在1999年寫道,1978年,Erna Knutsen首次提出了「精品咖啡」這一概念。她強調說,精品咖啡是用來區分不同地理型態、不同氣候,種出的咖啡,風味會不同。她通過觀察發現,不是所有的咖啡味道都是一樣的,某些咖啡,由於具有獨特的風味以及其他特典,可以與商業咖啡區分開來,這種咖啡是特別的,故為精品。Holly對精品咖啡的發掘,致力於咖啡的生產加工工序,他的至理名言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一杯咖啡單單好喝是不夠的,只有與眾不同的卓越咖啡才可稱之為精品咖啡。” 用他尖酸刻薄對精品咖啡的定義是:“咖啡是不是精品,只有到了杯中才知道。”


Holly先生對精品咖啡定義的十年後,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執行董事Ric Rhinehart力求給予精品咖啡的定義更加細節化的解釋。Rhinehart董事認為精品咖啡需要專注於咖啡製作的全部過程及工序,從一粒種子到一杯咖啡,包括了人這一層面。他在文章中說:“對於精品咖啡的最終理解,應該融括其生豆時期、熟豆時期、出品時期的整個產業鏈的質量管控,還包括了咖啡在種植、加工、和杯測給人類帶來的生活質量。”


不幸的是,無論是Holly 先生,還是Rhinehart先生,他們都沒有將精品咖啡與非精品咖啡(商業咖啡)之間的區別進行量化分析。他們只是哲理性的將精品咖啡的性質定義成「應該如此如此」,並會給人們生活帶來些什麼。即使傻子都知道,想給精品咖啡找到一個完美的定義純粹是不可完成的任務,直到世界咖啡第三浪潮的掀起。


早期精品咖啡

或許,曾經幾時,世界咖啡業也成了兩面性。一面是大批生產、批發通用、咖啡因超負荷的商用目的性咖啡;另一方面,咖啡不再是人們所認為的咖啡。後者是匠心,是對咖啡的珍惜和尊重,純手工製作,不注重量產,而注重人的感官與咖啡的激烈碰撞,這是一個新興產業:精品咖啡業。


隨著世界精品咖啡業的發展,它的本質仍然被眾人定義成為「另類」,它是一個模糊的構架,像雨傘一樣將精品咖啡的陽光遮擋起來,它的定義永遠是個謎,讓人揣摩不定。而如今,精品咖啡這一「另類」發展出了更多的「另類」,精品咖啡領頭羊們各個自立山頭,將精品咖啡哲學化,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定義精品咖啡,而不是深究它到底是什麼。


當然,SCAA(美國精品咖啡組織,以下簡稱SCAA),這一最原始的、最大的、最有影響力和聲譽的咖啡貿易機構,在世界精品咖啡舞台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SCAA將精品咖啡來明明自己,它的使命就是發展精品咖啡業,這一新興的行業。SCAA有能力將模糊不清的精品咖啡世界格式化,規範化。在某些程度上講,SCAA及其他精品咖啡組織已經建立起了最基礎的規則。


SCAA標準

SCAA於2009年公布了修訂版的咖啡生豆準則。通過該項準則,制定了一系列對精品豆的管控,比如說,精品豆的杯測分數不能低於80分,該分數根據已經擬定好的評定標準來進行客觀杯測品檢程序。其杯測評分系統滿分為100分,總體來說,只要是該咖啡口味過得去,不存在雜味和不惹人討厭的味道,大部分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80分。(漿果旁白:這麼說來,不到80分的商業豆都是什麼鬼?)


目前來講,絕大多數業內人士對此評分杯測系統非常認可,極少數人對80分這個分界線有質疑。如果一種咖啡在80分左右,其實是很難被人接受的,嚐起來“湊合”怎麼能稱之為“精品”呢?還好,有好喝的咖啡進行比較,所以不好喝的咖啡也無法混水摸魚。但是不幸的是,起初SCAA內部劃分等級制定標準的人對其風味絕口不提。(漿果旁白:原來任何的剛剛興起的行業都有不規範的時候,看來中國咖啡業現狀是必然的,玲玲華夏和其他咖啡業者就認真的、放心的去做就好了)


精品咖啡:一個灰色區域

按常理說,精品咖啡應該是精心採購生豆、精心烘焙、精心沖泡、杯測、品檢及打分的。但是由於商業行為的「第三者插足」,很多情況下是拍賣場上的賄賂、打廣告、炒作、標榜自己的咖啡是精品咖啡。所以說,一些商業行為,讓精品咖啡業無法守住節操,從此走入灰色地帶。


精品咖啡狂熱愛好者一致認為,只有拒奶拒糖的黑咖,用心保存熟豆並專心沖煮的就是一杯精品咖啡。看看現在的咖啡市場吧,大大小小的咖啡館,每個館子的出品品質三六九等,理念完全不一樣,在美國很少有看到兩個館子做出的咖啡是一樣的(漿果旁白:這個在中國可以實現,很多館子出品的咖啡一樣難喝)還有很多自家烘焙的館子,他們的生豆採購源頭不同,也不知道怎麼採購來的豆子,是否達到生產許可標準,是否有機等等。還有的精品咖啡館做外賣,把所謂的「精品咖啡」倒到外賣紙杯裡,降低了溫度,那一杯咖啡不可能稱為精品咖啡,因為很不新鮮。其實,80%的SCAA會員都承認其實自己店裡的咖啡不是精品咖啡。


更有甚者,有些館子往咖啡裡面加各種糖漿,(漿果店裏也有摩卡和焦糖瑪其朵,沒辦法的,想在中國普及精品咖啡,只能出此下策,何況漿果夫婦還不算是最沒有節操的,有的還賣各種飲料、啤酒、油氣葷腥的飯菜等等)那些糖漿早就掩蓋精品咖啡的風味。真正的精品咖啡,在這裡,只定義為「黑咖啡」,即使加了奶不加糖的咖啡,嚴厲的說也不能稱之為精品咖啡。(漿果旁白:所以拿鐵、卡布、福瑞白其實都不屬於精品咖啡,可笑有些來店裡踢館的傻X們還用勺子推奶泡,檢查我的奶泡厚度,傻X啊!純傻X啊!)


其實,SCAA制定的對精品咖啡打分的那100個點,本來是為了給生豆打分的,而且評分規則是如何在以80分為基準分之後往上加分的,而不是減分。因為咖啡在生豆的狀態是決定了它的命運,所以現在杯測給豆子打分對於精品咖啡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非常片面的。烘焙的結果對於一杯好的咖啡來講,其所佔比例是生豆質量的二分之一。


Holly和Rhinehart兩位元老對上述的問題心知肚明。這也就是為什麼到現在為止,他們對風味輪從來不做任何的評論。他們知道精品咖啡不是像大碗茶一樣喝的,而是用心去品的。所以對於SCAA用分數來衡量是否是精品咖啡真的有些傷天害理。慢慢的,精品咖啡的勢頭逐漸由注重咖啡的質量轉移到咖啡文化、時代、和消費者對一杯咖啡的看法。所以,精品咖啡的定義真的需要重新商酌。精品咖啡真正的意義不在於它有多少風味,而是在於享用它的人如何與它互動。


精品咖啡是一個理念,一個直接或間接與人形成網絡、相互表達的理念。對於咖啡從業者來說,他們的收入和職業自豪感應該提高;對於消費者來說,品味不能總是停留在舌頭上,而是應該提升到精神境界中去。正如Rhinehart所說:“精品咖啡象徵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漿果旁白:是啊,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腰包鼓起來了,必然會將錢投向精神方面的事物。)


更進一步的去理解,是咖啡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感知。精品咖啡與商業咖啡的不同之處就是:精品咖啡使我們思考,而商業咖啡不會。它讓我們思考我們的品位,我們的感覺,並且讓我們意識到了咖啡這一神奇飲料在影響世界。




 微信原文  分享到微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必须要认识的咖啡名人们
单品咖啡=精品咖啡?一篇文章带你认识咖啡的种类与定义
SCAA和CoE咖啡杯测的常见因素
你真的喝过“精品咖啡”吗?
【素材】咖啡风味轮
看得懂的“咖啡杯测”大宝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